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跟“智慧”。那什么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么?--“六度诠旨”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修这个六度,祂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事实上它有两个面向(简单来说两个):第一个,这个六度可以让我们众生因为修学六 三摩地

2018-07-22

能够增长三宝,那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出家菩萨的出家知道八种智慧以后,就能够在中得到利益,就能够因为这八种智慧,乃至实证法界实相,而有这个清净解脱法的受用,那么就能懂得感恩,感念佛恩与师恩,所以就懂得精勤供养师长和上,能够住持了;因为他本身知道,什么是能够住持如来的,什么是相似,他就会在这里能够生起这个法眼,能够教导跟随他的众来学习真正的佛法,然后能够 三摩地

2018-07-22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大悲经》卷三礼拜品说:阿难,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着袈裟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乃至一 三摩地

2018-07-22

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是名自他俱共供养。《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 三摩地

2018-07-22

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四)、法随法行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 三摩地

2018-07-22

……“自己的身、财、受用,一切的善根所有,都要为根本上师而行布施。身的方面,以虔待承奉等仆行来达成上师的行愿。也就是说凡是根本上师所想的、所愿的,皆尽力来虔待承奉不得违背。行的方面,根本上师心中所思之事,只要一说出口,吾等便思之令成。”弟子当知,凡是可以令根本上师心生喜悦的皆要尽力去服侍,凡根本上师的教敕皆要去实践。如帝诺巴尊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这里面是有布施因果的。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你这样做,就是把供佛的无量无边来世福德交给别人来控制了。这个因果后面会说明,现在且先不谈。所以凡所供养时都应该亲自去供养,不要使唤别人替你去做。假使你今天得到了很好的、极品的供物,可别教别人帮你带到正觉讲堂来供养,应该亲自来供养,所以佛说不使人做:不使唤别人替你做。供养时也不要为了胜过别人而做供养。有些 三摩地

2018-07-22

那菩萨也修四圣谛、也修十二缘起观,那更重要的是修六度诠旨: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因为修四谛缘生还有六度诠旨(菩萨六度万行的这个法)所以能够证悟了如来藏,也能够逐渐的解脱烦恼,所以就成为大乘的菩萨僧,这个就是出世的僧宝。出世的僧宝有四向五果,也有菩萨十地。菩萨相同的也修解脱法,解脱法是在修大乘法的过程里面,其实是附带的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你开公司面临经济上的危机,你第一念想到的是自己过去生没有很好的进行布施,而导致现在出现这样的状况,进而开始反省并积极的准备布施;还是想到,是不是我经营手段采取的还不好,是不是我包装的还不到位,我应该怎样调整才能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钱,我是否应该换一个思路来赚钱?如果是后者,就表示你对于佛法还没有升起信心。你安身立命是靠自己、还是靠佛陀、还是靠法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这里面是有布施因果的。供佛的福德无量无边,你这样做,就是把供佛的无量无边来世福德交给别人来控制了。这个因果后面会说明,现在且先不谈。所以凡所供养时都应该亲自去供养,不要使唤别人替你去做。假使你今天得到了很好的、极品的供物,可别教别人帮你带到正觉讲堂来供养,应该亲自来供养,所以佛说不使人做:不使唤别人替你做。供养时也不要为了胜过别人而做供养。有些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民俗普渡的活动,以各种饮食普施于一切鬼神,虽然也可说是利益众生的佛法事业,但是要心无所求之下行之,未来世才不会与鬼神纠缠不清,这才算是真正的布施。再说真正的胜义菩萨僧了知生命实相故,知道舍报只是表示他已完成此阶段性的任务,故对生死已无所罣碍,内心充欢喜;而且确定知道不久当可继续他的弘法度众事业,因此绝对不会寻求鬼神的帮助,让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跟“智慧”。那什么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么?——“六度诠旨”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修这个六度,祂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事实上它有两个面向(简单来说两个):第一个,这个六度可以让我们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语者若说布施调伏拥护。义者知施戒忍入于平等。语者称说生死。义者知生死无性。语者说涅盘味。义者知涅盘无性。语者若说诸乘随所安止。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语者若说诸舍。义者三种清净。语者说身口意受持净戒功德威仪。义者了身口意皆无所作。而能护持一切净戒。语者若说忍辱断除恚怒贡高憍慢。义者了达诸法得无生忍。语者若说勤行一切善根。义者安住精进无有终始。语者若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所以这五戒就是五种无畏施。离哪五种怖畏呢?第一个、如果是持不杀戒的话,就能够让众生远离命根毁损、命根损坏的怖畏。因为像众生—&mdas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提到:有智慧的人实行布施,不是为了报恩,不是因为人家对我有恩在先,所以我要布施回去;不是为了要要求某件事,所以用布施的手段来完成这一件事;不是为了护惜悭贪之人,希望悭贪者能够守住财物不要漏失,所以才去布施;不是为了自己未来能够生于天上,或者是能够留在人间享受胜妙的五欲之乐;不是为了要求自己的好名声,要让名声流布在外;不是因为害怕落入三恶道的苦,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要布施,也要有波罗蜜,也就是要以佛法的智慧来作布施。那么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也要有波罗蜜。就是要以佛法的智慧来作布施。那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 三摩地

2018-07-22

人一世的福报是从过去世布施来的:往世布施而在这一世收获。因为往世的定期存款,到了这一世就到期了,所以在这一世得到本息果报。如果往世没有布施过,这个人就没有金钱、财物的果报,所以悭吝的果报就是资财乏少。众生了解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原来佛叫我布施的目的,是希望我未来世广有资财,那是好事。原来佛不是要从我口袋里掏钱,是要我未来世越来越富有。财富要用累积、滚 三摩地

2018-07-22

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你命由你造,命运少有定数,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转变的,那么你现在完全可以振作起来,重新扭转自己命运的走势,将恶运转为好运,有何不可呢!所以从现在起,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尽量播种下善的心念,让不善的心念在发生的当下就将它掐灭,绝不让其蔓延泛滥;善待每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做好每一件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三摩地

2018-07-22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