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一定是在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的观察之后,确认说五阴十八界确实是无我的,所以因为这样子而断除了我见,才更进一步知道解脱法之后;然后依于解脱法而行种种的布施、救度众生、护持正法,累积广大的福德之后,然后在广大的福德与正确的见解之下,再来寻觅五阴十八界还有十二因缘之外别有的第八识如来藏,来参究,这样子才有因缘可以来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这样子才是正确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一定要经历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甚至于乃至十度的修学;要经历所谓:信位、住位、行位、回向位,次第修上去。如果说对佛、法、僧三宝等等有疑的话,他就会退舍于善根,以及真正菩萨道六度的修学了。第三点,我们说魔事是哪一些呢?就是关于出家众本身,如果说出家众特别贪爱利养、贪爱恭敬、贪爱名声称誉,那么就会去为了追求利养、恭敬、称誉而不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行六度,那行六度,一个人想要行六度,譬如说想要行布施,如果你不是在五浊恶世,你有什么机会行布施?你到天界去,譬如说在初禅天,大家都在定中,你要行什么布施给众生?也就是说,你要行六度,就必须在五浊恶世当中。那行六度是成佛道的必经之路,所以当然一朵莲花最后要开花成果,当然要经过六度,那六度一定要在五浊恶世当中来行;所以用莲花出于淤泥来譬喻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都是善缘;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身边的亲人生重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欠他(她)的,请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拿出一些钱以病人的名誉布施给正法道场,给亲人种福田。同时我们要甘愿照顾他(她),要有还债想。另外病人之所以生病,也有业缘成熟而现行的缘故,因为病人也有怨亲债主。第四:如果您是正信的佛弟子,请与佛菩萨面前供香花果,至诚心的求韦驮菩萨,因为韦驮菩萨是护持正法的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戒,不以菩萨戒为主,这是违犯大乘戒的。四、关于菩萨戒的受持,应依善知识的教导,千万不要依文解义而自作聪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及种种付出,都是一个佛子对众生所作的善业,本是很大的法财、资粮和福报,若能把这经验提升扩大,把善意布施回向出去的话,是了不起的事情,是极大的善业。但是我们若攀缘饿鬼爱不舍,就一定要去贪功受福德。这一贪功受福德,便成了饿鬼讨债时的账本,立刻把施受的关系变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把好事变成了坏事。学习大乘佛法,就是要学诸佛菩萨如何 三摩地

2018-07-22

十一、为什么有人爱布施却受穷?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没有遇到有修证的圣人)。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十二、为什么有人吝啬却有钱?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真划算,但好日子过不了几天)十三、环境差的原因于十不善业。多修 三摩地

2018-07-22

那在莲苞内的众生,也得要在莲苞里面住很久,在莲苞内也是受报,因为种子还是会现行,只是五欲的外缘不多,故现行受报的机会不大,实因弥陀世尊的愿力所持,故在莲苞内的众生受到保护,但是当他闻熏佛法转易自己的心性以后,出来莲苞以后,仍然得要行菩萨道酬偿转易恶业种子,只是那个时候有能力去承受过去所造恶业的现行,能够重业轻报,也能够转恶业成为逆增上缘的法布施,故 三摩地

2018-07-22

19、所作颠倒不能利益20、为生死乐而行布施21、为生天乐受持禁戒22、虽修禅定,为命增长。三十种实义菩萨1、能听深义2、乐近善友3、乐供养师、父母、善友。4、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5、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6、怜愍一切,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7、于自身所不生轻想8、舒手惠施无有禁固9、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以不净物来布施,只是方便行,所以有开缘。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有时菩萨假使以不清净的物品来布施,那也是为了让被布施者生起欢喜心的缘故。不清净之物,譬如众生肉:有人很喜欢吃羊肉、牛肉,凡是肉案子上买得到的肉类,你就买了布施给他,方便度他入佛法中。有人喜欢吃葱、蒜,你就送给他,为了让他生起欢喜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广修布施以后,心中没有侮恨钱财被布施出去了,这个人如果是因为在客尘上,特别是指我所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烦恼(是从客尘上发生的我所烦恼,以及把虚妄的自我误认为真实不坏法而毁谤,都是从客尘而生的烦恼。客尘在《楞严经》有定义过了,所以客尘就是指相对于真实心以外的我所烦恼,都属于客尘。如果是因我见没有断除而被辨义时 三摩地

2018-07-22

谈到布施内财,有一点要特别提出说明,你们也应该转告在慈济中的亲朋好友;他们愿意舍寿时捐赠器官,这是立意良善之举,但是有一点得要让他们明白:布施内财是大事。虽然他们不是活着时布施,是死后布施,但在医师判定为脑死时,他是不是真的脑死?这是大有问题的。像我们有位同修,医师宣布说他脑死,已经走了,就向她的配偶说:是否可以把帮她维生的管子都拔掉?让她死亡?她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示说:善男子啊!如果有一个人其实是有钱财的,可是当他看见有人来求财时却说没有钱财,他说话是怕别人向他请求布施,我们就应该要知道这个人已经把他来世贫穷而没有功德的果报先为大众说明了。佛讲这一句话很重。这个人明明有钱,却推说没钱;这话讲久了,这一世真的会变得没钱,来世当然更会没钱了。如果有人请求你随喜功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三摩地

2018-07-22

要能够自利他利,才可能迅速成佛;可是自利他利得要有这八个条件,并不容易具足,那该怎么修呢?佛就告诉我们能够成就“自他庄严”的布施因果,就可以成就这八法具足,可以迅速成佛。这八法是怎么修成的?主要都是在布施行上面成就的,但是想要修布施之前,应该先了知布施的因和果。善男子!你想要得寿命长远吗?你每一世都要修集慈心。慈就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快乐 三摩地

2018-07-22

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 三摩地

2018-07-22

修行人这一世是否能有福德因缘修学了义究竟,要看过去世是否曾经努力布施,是否曾与结过善缘乃至护持,是否曾经、诽谤等,相关的因缘与障难甚为复杂,难以一概而论。一般而言,若这一世能有因缘修学了义究竟,能够安住于中修学,福德通常不会过于贫乏,因为菩萨必有可爱的异熟果报。若是福德仍不具足者,还须为生活、为三餐奔忙而无闲暇,这种人不容易有因缘修学了义究竟;即使 三摩地

2018-07-22

问:布施一事也非常复杂。生很有钱,他如果学佛,把钱布施给买不起蜡烛的穷人买烛照明,可以,但他不学佛,不布施,把钱用于发明创造的研究,发明了电灯,造福的是全人类!我学佛一年来,花在布施上的钱、时间、精力很多,效果却不大,还要忍受众生的误会、父母的责骂。您认为到底怎样思、怎样行才算布施?按印光的说法,买鱼或鸡放生布施最好。但我找不到一处可以安全放生之处 三摩地

2018-07-22

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推燥居湿乳哺长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阎罗言:‘我实愚痴骄慢!’阎罗言:‘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由于有第八识如来藏能够记持业种,有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在各趣,而让众生有彼此之间的互动、有杀盗淫的恶行、有布施、有持戒、有互相帮助的这些相应人世间福德的善行;可是这些杂染业,终是会让众生,在没有办法断除我见乃至明心,乃至地地增上成佛之前,不断地在人间、在三界六道轮转;这样子的轮转,彼此之间,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在《梵网经》里面,在讲到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