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然而由于有第八识如来藏能够记持业种,有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在各趣,而让众生有彼此之间的互动、有杀盗淫的恶行、有布施、有持戒、有互相帮助的这些相应人世间福德的善行;可是这些杂染业,终是会让众生,在没有办法断除我见乃至明心,乃至地地增上成佛之前,不断地在人间、在三界六道轮转;这样子的轮转,彼此之间,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在《梵网经》里面,在讲到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天来到一长者门前,这时长者女,手持饮食布施予辟支佛圣者,她见到辟支佛身体粗恶,于是说道:‘此人丑恶,形如鱼皮,发如马尾!’那时候的长者女,就是今天的公主‘赖提’;由于施食的因缘,感生于深宫;由于毁骂批评辟支佛的缘故,感生身体丑恶;由于心生惭愧,以恳恻心念佛的缘故,而得以见我;由于见佛时心生欢喜的缘故,身体才得以变好。这时所有参与此会的大众,听 三摩地

2018-07-23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自观己身如四毒蛇。是身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之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嗔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是身不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天,国王于正殿坐着思惟:今世的荣华富贵乃是过去世勤于布施行善所得;然而这些荣华富贵终究是无常、虚幻的,有智慧的人应该求智慧、求才是。于是遣使诸国寻找有智慧者,当时有一婆罗门来应王命,国王欢喜,头面顶礼婆罗门,并告诉婆罗门:国内珍珠宝物随汝之意供给。婆罗门告诉国王:我不稀罕珍珠宝物,如果国王能割自身肉当作千灯来供养,我就为国王说法,如果国王不这样做就不为国王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靠诸佛的如来藏,跟祂所摄受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来变现这个佛世界。所以如果发愿 三摩地

2018-07-23

那当然菩萨也会是过去世就已经持五戒、行十善,乃至还依布施等六度,不但是积极去作利乐有情的事情,而且还自觉的不去作伤害众生的事情,那这一世所得的福报,当然足以让其生于安乐。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习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再次看到这篇文章时,眼眶不禁湿润,感动是因为理解与认同,也提醒自己用怎样的方式来实行菩萨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学做菩萨,不仅要有出世间的智慧,还要通过与人群的积极互动来扩展自己的心量、消除自己不好的习性。于我而言,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因此,与大家共享、共勉……题目:舍得一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徳,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徳之后才能成佛。因此,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度波罗蜜,都是以布施为首要。然而,布施与成就 三摩地

2018-07-23

亦如慈济功德会,专以救济贫困、建立医院、推行环境保护、安慰众生所受之苦难……等世俗事,作为佛法之修行,唯从事世间布施行善等法,以之作为菩萨道之正修。其住持之证严法师常谓徒众:行种种世间善事即是修行六度万行、即是菩萨行,推行环境保护工作即是佛法修行;初不曾言菩萨法行根本所在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应如何修证,不以佛法二主要道而利众生。时日既久,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她就跟她们讲,她怎么说呢?她说:“你们就回家去啦!因为你们家里面那么富贵,你想布施布施,你想要护持就护持,你这样不是可以随意自在,何必一定要出家呢?”也就是说,叫这些五百比丘尼不要再刻意要断除贪瞋痴。于是,五百比丘尼她们听了以后,心里面很难过,她们想:“好不容易出家,怎么是这样的劝告呢?”那自己的修行不好也无奈何,她们就去 三摩地

2018-07-23

再者,我们在诵经的时候,也会有有缘的鬼神在旁边听经,因此诵经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属于法布施,对于我们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利益。因为除了让鬼神有机会藉由我们诵经而听闻经典之外,我们也应该会想到,鬼神他们是会知道我们的行为,因此如果我们认真精进修行,鬼神看了之后,对于经典就会非常信受,鬼神就会确信:依据佛法修行是可以真实成就,等于我们也在验证经典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碰到要布施,我们要建讲堂,或者是像有赈灾,像之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他都是带头踊跃捐输的。那讲堂在建设的时候,因为他自己的世间智慧也很好,我们佛法里面叫做工巧,所以对像水电冷气还有一些装潢他其实都会,他都自己来,他是这样一个人。主持人:所以你们应该多向他们去学习身上的那种大慈悲的东西。其实刚才说是不是因为的关系,现在很多人都在念这个阿弥陀佛,很多 三摩地

2018-07-23

当菩萨十信位以后,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当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来布施。所谓的财施,就是用钱财、物品布施给需要的众生;法施就是用佛法布施,让众生能够闻熏,长养善根;无畏施就是布施的时候,让众生免于恐惧。如是经过无量世的布施,就会想持戒,尤其是菩萨戒,以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要布施,也要有波罗蜜,也就是要以佛法的智慧来作布施。那么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益。佛陀首先说,布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所以这五戒就是五种无畏施。离哪五种怖畏呢?第一个、如果是持不杀戒的话,就能够让众生远离命根毁损、命根损坏的怖畏。因为像众生—&mdas 三摩地

2018-07-23

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学佛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佛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可能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菩萨的内学,听起来好象是要说这些布施、持戒,然后忍辱、然后精进,乃至于禅定,最后到般若,乃至于说十地菩萨的时候,继续延伸,然后把六度波罗蜜成为十度波罗蜜。可是除了这些内学以外,还是有外学,因为这些内外兼学的情况,就能够让众生明了菩萨的威德力。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学处,明了这些学处,你就可以来医病,你就可以来制作计算机,你就透过科技昌明,拿来宣扬 三摩地

2018-07-23

三归依的福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典上说:布施无量无数珍宝的福德,不如受持三归依的福德,也就是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的。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到布施的果报就是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另外在《中阿含经》卷44〈2根本分别品〉中也说: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