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以头布施。割截耳鼻手足胑体受诸苦恼。为八圣道平等解脱利汝等故。时弥勒佛如是开导安慰无量诸众生等。令其欢喜。彼时众生身纯是法。心纯是法。口常说法。福德智慧之人充满其中。天人恭敬信受渴仰。时大导师各欲令彼闻于往昔苦恼之事。复作是念。五欲不净众苦之本。又能除舍忧戚愁恨。知苦乐法皆是无常。为说色受想行识苦空无常无我。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 | admin 2021-05-12 |
|
![]() |
所以六度的第一度「布施」,有的人听了不喜欢,不喜欢的人他就会离开。但是我们要如实告诉诸位:你如果想要实证,进入第七住常住不退,那你得要修六度。六度第一就是布施,然后就是身、口、意的律仪要清净,所以要持戒,那持戒之后才算是开始在修学佛法。修学佛法之后,在诸同修之间总是有许多的接触,然后也许龃龉呀、口舌啊等等,忍受不了他就退转了,所以得要修「生忍」;除 | admin 2021-03-26 |
又著书所得全都捐输不取纤毫之利,非但不受金钱供养,更大力布施己财以弘扬正教,如是于名闻利养从无用心。又其生平不受人恭敬礼拜(唯选佛场依法道庄严受证悟弟子礼拜,亦藉此摄受弟子捐除慢心),总是深深期盼世间有上地菩萨证量过于自身,己可成为其弟子恭听教诲;所以如果此地现今真的有人证量超越平实导师,平实导师非常乐意恭迎他上座说法并主持教团,这就是菩萨的风范与 | admin 2021-01-02 |
|
教导什么?学习六波罗蜜——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受菩萨戒,学习菩萨行——应该行菩萨所应该行的布施之行,学习忍辱,不能一天到晚就是瞋心这个没办法控制,要精进,同时要修定力,要怎么样让自己心能够安住下来,要熏习这个般若知见。那学习了以后,同时知道说:不是只有学习就好,要行六度。所以自己亲身去行六度波罗蜜—&md | admin 2020-08-28 |
|
所以,一定是在五阴十八界、十二因缘的观察之后,确认说五阴十八界确实是无我的,所以因为这样子而断除了我见,才更进一步知道解脱法之后;然后依于解脱法而行种种的布施、救度众生、护持正法,累积广大的福德之后,然后在广大的福德与正确的见解之下,再来寻觅五阴十八界还有十二因缘之外别有的第八识如来藏,来参究,这样子才有因缘可以来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这样子才是正确 | admin 2020-08-28 |
|
海尘婆罗门合掌作偈赞叹如来道:禅定解脱如梵天,色界光明如帝释,广行布施如法王,具足宝藏如商主。宣说灭法如山狮,不动稳固如山王,安祥平静如大海,功过平等如大地。海尘如是赞叹如来功德后祈请道:如来尊者,我已劝请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他们亦各自发愿住持未来刹土。其愿度化之众生心地清净、守护善根,因之易于调化。护星等一千零四位婆罗门子,如来也已授记皆当于贤 | admin 2020-07-30 |
|
什么是“如来自到境界”?乃是成为等觉菩萨后,于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只要众生有所需求,不管内财或外财,统统布施出去;为了成就菩萨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随形好,如是经历百劫修集福德圆满,上生兜率天中;于兜率天中不断地广度众生,也安排自己成佛的因缘,事先派遣菩萨们到人间为众生说法及为众生建立知见,使得众生心性调柔、善良,想求 | admin 2020-07-27 |
|
譬如,众生抱怨今世遭受贫穷果报,不思自己过去世不勤作财物布施,反而怨天尤人,乃至更恶向胆边生而造下杀人越货、放火抢劫等等勾当,更为未来世的自己积聚非常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又譬如坦特罗佛教(喇嘛教)之学人,明知自己违背释迦世尊告诫不能淫的戒律,却假借出家之名,不断鼓励信徒要男女双修、要乐空双运、乐空不二,并妄称若能够确实这样作,此世就能即身成佛;如果违 | admin 2020-07-27 |
|
再者,我们在诵经的时候,也会有有缘的鬼神在旁边听经,因此诵经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属于法布施,对于我们在修行上,有很大的利益。因为除了让鬼神有机会藉由我们诵经而听闻经典之外,我们也应该会想到,鬼神他们是会知道我们的行为,因此如果我们认真精进修行,那鬼神看了之后,对于经典就会非常信受,鬼神就会确信:依据佛法修行是可以真实成就,等于我们也在验证经 | admin 2020-07-23 |
|
![]() |
但是,如果是善根较为深厚的人,虽然今生不一定有人教导,但是自然就有布施、持戒、不随意造作恶业等习气;当在今生听到善恶因果、六道轮回等等事情,马上就又欢喜的信受奉行。可是如果是善根较为浅薄、性障较为深重的人,即使百分之百的证据摆在眼前,也不一定会信受,反而常常提出很多的歪理来为自己的恶劣作为辩护。譬如说,有许多人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是有害的,酒驾更 | admin 2020-07-23 |
于地上阶位,以法布施来救护众生,更与众生结下深厚的善缘,乃至三地快满心的菩萨,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因而有了意生身,可以去至他方世界广度众生,与众生结下广大而且深厚的善缘,以此来圆满地上菩萨一一阶位的功德;如是一一经历菩萨五十阶位,最后功德圆满,而成为十地满心的法王子,转入等觉位;在等觉位,于道种智已经没有任何一法可以修学,仅欠缺福德而已 | admin 2020-07-06 |
|
人间微火出现时,你尚且如此做;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你又如何自保呢?当世尊作了这样微细的开示,并且也开示说:如果能够布施、持戒、忍辱,未来世不生三恶道,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妇人听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思惟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法眼净,成了声闻初果的须 | admin 2020-07-06 |
|
现在回过头来看,须摩当时供养世尊的时候,是发什么愿?他先起的念是: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所以虽然只是供养少许线缕,然而又发大愿:奉施世尊已,誓愿后成佛,过度群萌类,其数不可量。这真的是一个大愿啊!有时候甚至还说,比起一般学佛人,在受了三归依之时,随着维那唱诵四宏誓愿,但毕竟只是随口念诵而已,不如须摩供养世尊之后,心得决定所发的大愿。而且须摩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想要达到禅定现起,一定要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然后才能够现起禅定。所以五盖完全都是要现观,对欲界的贪欲、瞋恚,还有睡眠、掉举跟疑,这五个盖如果能够如实地去观察,然后厌离,初禅才能够现起。至于初禅的现起,往往都是水到渠成,功夫作到了,然后摄心也能够持续的,真的是起厌离心,那自然而然初禅就会现起。一般来讲,大家都没有留意到,为什么修禅定会有很 | admin 2020-07-06 |
|
至于说解脱道的修证,一般来讲,都是从烦恼障这边来下手;如果能够有布施,那我们要修烦恼就容易,烦恼障要断除烦恼,烦恼障的最根本,就是以贪爱为根本。所以一般我们在说,佛法的思维都是六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这些整个都是从贪爱这边开始下手断除。包括十二因缘,也都是从断贪爱这边开始修,想要修禅定,也是要断欲界爱、欲界的贪爱,那你看修解脱道要 | admin 2020-07-06 |
|
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在讲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这个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菩萨、修行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长,拥有亿万的家财,平常他敬奉三宝,对众生都很有慈悲心。有一次他到市集去买东西,看到一只待价而沽的鳖,心里就为这只鳖感到伤痛,看它在那边被卖,就询问说:这个要卖多少钱啊?鳖的主人知道菩萨有慈悲心,喜欢帮助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说他利益众生而去布施持戒等等,累积了众多的功德福德的结果,他都是发愿回向给有情众生的道业增上,并且发愿回向共同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早日成就,发愿共同实证一切智智的圆满究竟。因此这个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真实证悟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得到。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当成 | admin 2020-07-06 |
|
又于一日,作是念言:我以先身不布施故,今值贫穷,困苦如是;我于今者,复不布施,于将来世,遂贫转剧。作是念已,我今当更懃加役力,推求少物,持用布施,于未来世,傥得是报。即便求索,得少许缕。涉道归家至一巷中,遥见世尊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入城乞食。前诣佛所,寻持此缕奉施世尊。世尊受已,即现衣破,寻用缝衣。时须漫那见佛世尊缝补破衣,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发大誓 | admin 2020-07-06 |
|
所以我们布施,当然就以戒杀,甚至乃至护生,这个福德就会特别大。至于修慧呢?佛法要修福修慧,修慧就要观慧有两种,一个就是小乘的解脱道,就是观五阴、十八界的虚妄,就是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的,能够观五阴、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我们就愿意厌离;厌离这个三界,那就能够得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至于解脱道的慧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它的修法 | admin 2020-07-06 |
|
现在回头来说,世尊以怜悯众生的缘故,而接受须摩以线缕的供养,一者是明白须摩会因为这样子而发起大誓愿心,将来就可以利乐很多的有情;一者世尊示现及时受用他的供养,是为了成就须摩将来利乐有情过程之中,所随时需要的资粮,因为须摩的布施是时节施。那为什么又说世尊是怜悯众生的缘故,才接受众生的供养呢?首先我们来思维一件世间法,为人的父母者,总是爱护自己的子女,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