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故事,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而成者,故称为六度集经。)佛典故事【共130集】影音:http://www.sanmodi.cn/yingyin/169.htmlmp3:http://www.sanmodi.cn/mp3/121.html讲座文稿:http://www.sanmodi.cn/book/142.html admin

2019-04-19

为说布施。以是法故悭贪得除。彼善知识。或为彼说与施相应助菩提法。令其悭贪悉得断除。彼善知识。或为彼人说檀波罗蜜。是人修行檀波罗蜜故。六度得满。彼善知识。或为彼人说一切法皆悉平等。是人以修法平等故。般若波罗蜜得满。以修般若波罗蜜故。流注趣向一切智处。外道。于阿修罗中终生人间者。阿修罗已前作人身时。多作善根行于憍慢。彼以慢故而作诸业。修行积习憍慢业已。 admin

2019-04-18

在生之日常行布施。祭祀火天及诸鬼神。彼身决定得生梵天受大富乐。何故复堕畜类之中。此事难信。佛告长者言。汝父兜儞野。由是分别妄生计执。不行惠舍不信三宝。以此因缘堕此类中。复告长者。吾今所说恐汝难信。当自还家问于商佉。是时长者辞佛归家。到已告言。商佉。汝实我父是兜儞野。此犬却坐栴檀之座。长者复言。商佉。实是我父兜儞野。不可就铜盘食此肉饭。商佉即食。食已 admin

2019-04-18

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谘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 admin

2019-04-18

若无佛菩萨加持,透过真心如来藏令我觉知妄心一念相应而发现真心所在,任谁都想不到啊!很有智慧?有什么好骄傲的呢!我向蔡老师报告:就像布施三轮体空一样,智慧也是,一切若说若作,譬如能说出一句有智慧的话,都是真心的作用;这个妄心、觉知心我,丝毫无须感到骄傲。所以,一切都是佛菩萨慈悲加被。 在这唯一一次与监香老师小参的过程中,蔡老师听我报告并慈悲地予我 admin

2019-03-04

其有五百亿天子眷属,各以天福之力造作宫殿,发愿布施弥勒菩萨,庄严兜率天宫。兜率天因而亦成为能够修学佛法的殊胜国土。在经过兜率天之四千岁,亦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一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将会再次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号称弥勒佛,然后妙演龙华三会普度众生。依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众生如果愿乐追随弥勒菩萨受教求法,可以发愿往 admin

2019-02-21

当愿心能够成就之后,就自然能够发起菩提心,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并且进入初住位,开始乐于行布施等菩萨行。例如,世尊在《菩萨善戒经》中说:初发菩提心时,名发心发愿;为利众生生人天故,名有发愿;为众生故修无量心,名行发愿;修集一切菩萨善法,名善发愿;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名大发愿……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大发愿。(《菩 admin

2019-02-20

)佛菩提道四住位、行与佛同 布施、持戒、忍辱修完而能忍于如来藏妙法了,已经成就信力、精进力、念力而成为“修行住”了,接下来当然可以成就如来种子;这就是说,“修行住”修习圆满以后,转入第四住中,如同在佛法中入胎而住了!在第三住中觉得自己好像有如来藏,然而终究只有定根而无定力;如今在第四住中熏入佛菩提法种子,而且心得决定,确定自 admin

2018-12-27

)菩提实证得自在 经由世间法中的布施或者胜福田的布施,你未来世可以在资财上面得自在;有这种自在力,你不必伸手行乞,也不必靠别人资助,自己就有办道时需要用的资财;并且在你还可以赚钱时就不想再赚了,不想实现其余的福德而想要累积到未来世去,是不断累积而准备成佛要用的资粮,这就是于资财得自在。而且你还能继续在了义胜妙法上用功,使你因为这一世的证量,在未 admin

2018-12-27

另外,老师经常要大家买她的珠宝(后来听说有师姊因此而花掉了她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好几万元的养老钱!),因为老师说会跟她买珠宝的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不是声闻种性!如果有谁想远离珠宝的话,那他就是害怕珠宝给他带来的诱惑,这就是典型的声闻种性!在她强势的带动下,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买过她的珠宝,甚至她还说过不想买珠宝的学生就快滚!她也曾公开声称:自己教授佛法 admin

2018-11-10

而我们修行人,要第一要行布施。也就是要修人天善法。做人做不好,一定不能成为菩萨,阿罗汉。   甚至很多朋友跟我说:佛教就是要人活在当下。   当下也不过是意识心不断的运作而已,是【行蕴】而已。而心经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嘛。所以【当下】也是空的哦。所以【活在当下】这样的论调,怎么可能是佛法,不可能的。   而修 admin

2018-08-20

绝大多数佛子们,都是在法会、供养、布施、度亡、放生……中度过一年又一年,对于开悟见道的事,还是一头雾水。只知要用功修行,却少有人能宣说要如何修行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次第方法。不管去到那个寺院,都只是教人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烦恼,末学二十多年前曾走遍大江南北,去过无数寺院道场,为的是能在末法时节找到这样一位可以依止的师父,一次次上当受骗 admin

2018-08-16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 admin

2018-08-15

”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而得的种种状况;今世得财已,当为王贼水火所侵。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如说:自古以来百姓都要向王纳粮或者是缴税,这一点肯定是大 admin

2018-08-15

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艺之法,难道你只是心血来潮就顺口而说的吗?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是更可能的是,你一定会思考一下,这个环节要怎么说比较圆满?若是有人问了一些问题,我应该要怎么回答?乃至是不是要再去查一查其他 admin

2018-08-15

从字面上的意思看来,在家的菩萨要修集福智庄严,是要比出家的菩萨更来得困难,佛世的时候不妨也是这样;因为出家的菩萨能够作胜妙的法布施,那么样来修集福智庄严是很快速的;反观现在的状况,一般的在家菩萨一旦想要学法、修法的时候,就有可能家中的家亲眷属会给予种种的阻碍,所以才说“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 admin

2018-08-15

阿弥陀佛!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 admin

2018-08-15

有智慧的人,应该是破衣照穿、烂东西照用,坏了就自己修理舍不得丢;但是布施时,肯把一大笔钱捧出去,出钱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自己或家人的享受,而在于未来世的菩萨可爱异熟果。你可以示现广有钱财,但是生活却得要节俭。有的人号称节俭,这个也舍不得用、那个也舍不得用;但是台湾到处都有他拥有的山庄,只要是风景好的地方、地势好的地方都有;这是借着自己的官场势力来享受, admin

2018-08-15

我们再举《佛说布施经》来说明布施与所得果报利益的关系。《佛说布施经》卷1中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 admin

2018-08-13

』国王又问说:『你的父亲?他还在吗?现在在哪里呢?』长老的儿子回答说:『祈愿国王您能布施无畏,让子民我不要畏惧!我的父亲其实已经垂垂老矣!子民作了违背国家法律的事,因为我是将父亲藏在家里的地底下的房间中,而不是把他活埋。祈愿国王您能听受臣民向您禀报的一切。大王啊!自古以来,父母对于儿女教养的恩德,就好像天与地般的崇高与厚重;母亲怀胎十个月才能把小孩 admin

2018-08-1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