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什么是物净?佛开示了几种:第一、你所布施的财物,不是偷来的,不是抢劫得来的。若是像廖添丁偷了人家的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该要以清净的财物来行施,所以第一件事是偷盗所得之物不可以用来布施,必须是净物才可以用来布施。第二要件是所施之物不是圣所遮物,若是佛诸圣所遮止而不可以用来供养别人的财物或饮食,都是圣所遮物。这个范围比较广, admin

2020-02-04

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不具信受三 admin

2019-11-22

二:十住位之修证   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   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   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   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   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   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   七住位的修 admin

2019-11-03

但是当沙门瞿昙出世出来弘法以后,这些大国都不再供给我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而且他们都信受沙门瞿昙,为沙门瞿昙所统领,只有您一个人是继续着布施给我、相信我的话。沙门瞿昙他用这种种的方便,他都没有办法破坏你对我们的信受。这十六个大国,没有一个能够像你这么样的相信我,但是这十六个大国,他们也都相信你的话,所以我们想了一个计谋,想要跟你一起商量。这个计谋 admin

2019-09-13

这不是世尊吝惜法、不慈悲、不作法布施,而是因为如来藏是非常平凡实在,非常现成也很亲切,因为祂是众生想像不到的缘故。如果众生没有先对五阴作观行,没有先断除我见,没有参究的过程以及领受真如自性的体验,加上多世所熏习的善根慧力,而只是经由别人来明说如来藏的密意,那么听闻以后,由于没有功德受用,不能够生起现观,也不能改变心性,往往不但会不信受佛戒,甚至不信 admin

2019-09-13

我能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日常生活里也可以观察得到,很会盘算、自私自利的人,往往事与愿违,也很容易造恶业;相较之下,忠厚善良、乐于布施、不计较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不会为自己打算,实际上是最聪明的,因为他们常会遇到贵人,客户很喜欢他们,好像作什么事都很顺利,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 二○一○年二月受菩萨戒当天,导师提醒大家要“不舍众生” admin

2019-09-02

有的人修十信位很快,一个大劫就完成而进入初住位,努力去修布施。刚进入初住位时名为有布施无波罗蜜,这道理得要学,然后才能实修;这布施时也有波罗蜜要修到什么时候?到进入第七住位。所以他在初住位只学习──学著怎么样是布施的波罗蜜,他得要学习;然后把六度真的实修而全部实证了,就是第七住位。布施中怎么样叫作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布施波罗蜜多 admin

2019-09-02

复次,次法之初,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若于释迦如来所说如是三论内涵,心中生疑不信者,于布施之未来世可爱因果、持戒得解脱之因果、修习十善业及禅定得生诸天之因果,心中都无大信,则亦不能理解三界不同层次之境界,自无出离三界生死之智慧,则属于不信因果者;是故对于布施所得因果及持戒所得因果等,心中都无所信,当知无有可能信受三界不同境界;是人 admin

2019-09-02

即是布施之因果、持戒之因果、修习禅定所得生天之因果与层次。若见闻者悉皆信受不疑,已具足“次法”,又见其已有未到地定之实修,然后劝以“欲为不净”,令其心中确实远离欲界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令其发起初禅;继之以“上漏为患”,为说色界天之禅定清净境界虽名梵行,仍属上漏,不离轮回苦;末则告知“出要为上”,解说无色界尚有意 admin

2019-09-02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臃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 三摩地

2019-07-20

”妙行无住分第四“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 三摩地

2019-07-18

佛堂是最殊胜的风水佛门以慈悲利益众生为本怀,且不分民族、贵贱、贫富、男女、老幼,黑白、丑俊,皆能够给予平等的对待,包容及慈悲一切有情众生!正是因为佛菩萨博大的胸怀,才能够化解众生种种的冤缘!把佛、菩萨圣像请到家里来,如理如法的供养,就会感得佛、菩萨的加持、护佑与摄受,冥冥中帮忙化解曾经造作的不善因缘,使行者去恶行善,改往修来,从而改变命运的行程!因 admin

2019-07-06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语译:一旦觉悟如来藏真心的本来无生,开悟明心的事情就了了,悟后不需要施加功行于所悟的心上面,因为一切有为的妄心等七识的法性是不同于真心如来藏的;住于五阴之相而布施植福的人,死后是会生到欲界天中享福,就好像仰头举 三摩地

2019-06-25

” “我心存欢喜恭敬,行饮食之大布施。” “因此我有如是容色……乃至……我之容色耀十方。” 摄颂: 二在家、果实施者、二住家施者、食施者麦番、次有二耳环、帕牙西。第六品……】 由以上后出的南传小部经典的记载中,也可以证明鸠摩罗迦叶自始至终都是修习童贞行的人;在声闻法中 三摩地

2019-06-25

   经过初地布施度、二地持戒度的修行,已证“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等现观,修到三地时,烦恼种已净除不少;再经由四禅八定的修证,可以证得灭尽定,成就俱解脱的“有余涅槃”,但仍故意留下最后一分无色界润生思惑,不愿取证“有余涅槃”,继续于佛菩提道上精进不懈;如同阿罗汉成就灭尽定时一定同时成就有余涅槃 admin

2019-06-19

  本愿法门宣扬纯他力论,否定自力(认为只要信了本愿法门,佛自然帮我解脱,不用自己着力,不用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宣扬“他作我受”(往生之事佛已代我成就,我只需信就行了),反对因果报应(一切所作之恶,由佛为我承担),反对“自作自受”(任作何恶,只要信弥陀本愿,佛定为我承受,毫不影响往生)。这样一来,本愿法门就成了世间最方便、最容易 admin

2019-06-12

因为要送书与人结缘,所以城市乡村乃至天边海角偏远地区,我带著一家人到处跑,由于这几年只有星期日下午半天时间,所以只跑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范围,在那里忙得不亦乐乎;这也是拜台湾高速公路发达之赐,没有这样跑,我还不知道台湾的寺庙还真多呢!我进庙,会先去看放书的地方;哇!琳琅满目,从一本一百五十元到八百元的书都有人拿来赠送,可见台湾人真的肯布施,作善事不 admin

2019-05-01

(相传佛陀修菩萨行时曾作国王,有一次被敌国追杀至此,遇到一个失意的婆罗门,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布施,竟自愿让婆罗门抓他去领赏。)再往南二百多里便是醯罗山,这是往昔世中,释尊修菩萨行时为求闻半偈,舍身弃命的地方。(这个故事是说释迦如来于过去世入雪山修菩萨行时,遇一药叉罗刹,对他说了半首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还有后半偈却不肯再说。佛陀听了前 admin

2019-04-29

因为凉州僧俗二界慕名敦请,奘师就为他们开讲摄大乘论及涅盘、般若二经,在凉州停留一个多月期间,不少西域各国的商人,也来听闻佛法,顶礼赞叹,纷纷皈依,不是供养珍宝法物,就是布施金银财帛,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分别向他们的君王宣扬奘师的德行学养,报告奘师欲西行求法,将经国境的消息。因此西域诸国在奘师西行之前,均已发出欢喜心,准备恭迎法师了。&n admin

2019-04-29

布施等至。贞净不劮(yi)。观捐内淫。信同四时重如须弥。绝酒不饮。尊孝喻亲。以正月奉六斋精进无倦。所生遇佛。德行日隆。遂成如来无所著正真觉道法御天人师。教化周旋。时行历市睹一老翁斗量卖鱼。哀恸曎(yi)曰。怨乎皇天。吾子何咎而早丧身。子存卖鱼吾岂劳乎。佛睹其然笑之。口光五色。度市斯须。又睹大猪浴尿行路。佛复笑焉。阿难整服稽首而白。属笑人多莫由敬质。而今重笑 admin

2019-04-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