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分檀布施,不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志愿常勇勐,不毁经法。求索不懈,每独弃国捐王,绝去财色,精明求愿无所适莫,积功累德,无央数劫,今自致作佛,悉皆得之,不亡其功也。”意思大略是说: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勇勐精进,勤修六度万行,经过了无数劫的长远时间,而得以成佛及成就极乐世界。所以因为 阿弥陀佛发了成就清净国土的愿,以及有许许多多相应的众生,也发愿追随 admin

2020-02-20

】 举个例,假使一个人很专心在行善布施布施后心不后悔,甚至发愿做善事,那么此人趣向天界的机率便相当大。同样地,假使一个人很专心欢喜地做恶事,那趣向三恶道的机率也是可想而知。由此世尊开示之真理得知,我们未来世会往生到何道,完全取决在每个人的“习性”,取决于如来藏的因果执行,并非宇宙有个主宰决定我们投生到哪里的。 二、在家菩萨行&nbs admin

2020-02-20

那也藉这个机会,告诉想要学佛的佛弟子,如果说因为你有仁慈之心,也在世间行布施,或者说也在值遇正法时行布施,那么都要把这个布施回向为佛道的资粮,而不要生于这个长寿天,不要求生于欲界天享福,这样才能够藉(jiè)这个布施福,成为未来世修佛道的资粮。生到长寿天去纯享乐享福,这样等于是把福用尽了,又没有机会来听闻佛法。所以,佛才会说,生在长寿天上的,是 admin

2020-02-20

尤其是过去生一天到晚只是打坐修禅定,而不是布施行善的人,纵使修得了四禅,乃至四空定的证量,舍报后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这些禅定天当中,成为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天人;但再长的天人岁寿,都还是会报尽;报尽之后,必定就要下堕三恶道去,去报偿过去所造而未偿的恶业果报。所以这些不离三界果报的善业,都是迟早会消失掉的,执着善业而想要获得善业的果报,执着于欲界天 admin

2020-02-20

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方来祭祀的话,这个布施到底有没有人领受到?如果有的话,那么是由谁来得到供品的受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来作供养祭祀,就由那个地方的鬼神,或饿鬼众生来得到受 admin

2020-02-20

假使有人造了恶事,在死了以后堕入到饿鬼道后,他的子女来为他追荐祈福,用他的名义来布施再回向给他,那么他是可以得到福德的回向的。但这是他死后子女才为他做的,这时候已经没办法改变他饿鬼身的正报,而只能够改变他的依报,而让他在饿鬼道中过得衣食无忧。如果在他生前,子女私下拿了他的钱,以他的名义去布施,为他偷偷的植福,也是同样的道理;他所造的恶事,子女私底下 admin

2020-02-20

大乘佛法的本质其实是积极进取的善法,所以菩萨的道本来就不是消极的,我们不妨试着想想看,假使菩萨所修的道是消极的法,那又如何历经三大无量数劫的勤苦修行而成就佛道呢?所以大乘佛法本来就是积极进取的法,但是也有其消极而随缘的一面,那就是对五欲随缘、对世间法上的追求是消极的;不过在利乐众生、修证佛法,以及法布施上面,都是积极进取而没有丝毫懈怠的。各位菩萨! admin

2020-02-20

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 admin

2020-02-20

水代表布施,涂香代表持戒,花表忍辱,烧香代表精进,饮食代表清净,灯表般若波罗蜜。若不是对佛法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所以有些教派所说的佛法名相,虽然与传统佛教相同,可是他们所说的实质内涵,却与传统佛教所说的完全不一样,还有将不净法所成的手印,故意套用在佛教的问讯中。经过考证,这些都是印度性力派不净外道法早已经渗透到佛教里,用来取代佛法的,本质已经不 admin

2020-02-20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在诵经的时候,如果有鬼道众生在旁边听闻的话,也算是法布施的一种;但是,由于鬼道众生能够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如实而行,所以当以对方信受了才能成就布施的功德;因此,身教重于言教,能否成就布施之功德,完全得看诵经者本身的行为来决定。如果您愿意以此功德回向,我们是随喜赞叹的;因为回向乃是世尊在经中所开示的七种最上供养之一。所谓七种供养, admin

2020-02-20

在《贤愚经》卷3中就有一个例子,说明有的菩萨才刚布施以及发菩提心,就已经蒙佛授记。在佛世的时候,有一个很贫穷的女子,名字叫作难陀,因为生活非常的贫穷困苦,所以常常三餐不继,无法饱餐一顿。有一天,她看到许多人点灯供养世尊,她也想要点灯供养,可是身上没有钱,所以难陀就出外行乞,希望以行乞所得的微少钱财来供养世尊。可是,她行乞了许多天之后,才只得到一文钱 admin

2020-02-20

但是,如果是善根较为深厚的人,虽然今生不一定有人教导,但是自然就有布施、持戒、不随意造作恶业等习气;当在今生听到善恶因果、六道轮回等等事情,马上就又欢喜地信受奉行。可是如果是善根较为浅薄、性障较为深重的人,即使百分之百的证据摆在眼前,也不一定会信受,反而常常提出很多的歪理来为自己的恶劣作为辩护。譬如说,有许多人知道,抽烟、喝酒对身体是有害的,酒驾更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有十种善业可以使得众生获得长寿:一、远离自手杀,二、远离劝他杀,三、远离庆快杀,四、远离随喜杀,五、救度刑狱杀,六、放生,七、布施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以幡灯供养。修这十种善业,都可以使得众生得到长寿的果报。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显示,放生是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的。但是同样的,从这两部经当中我们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当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这个的道理是说,因为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 admin

2020-02-20

本来,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这样我们就要知道说,应该来安忍众生的种种不可爱的种种的性障;可是,但是在这过程中有时候却是没有办法,因为七转识的运作非常的迅速,会让你措手不及,一句话就已经开口了。本来,其实在戒波罗蜜也提到,在戒波罗蜜在讲到贪瞋痴的时候,贪是用其他方式而不是直接说戒贪,这个痴也是;可是对于瞋呢,佛陀没有让大家转圈的余地,就直接说瞋,你 admin

2020-02-20

福德的范围很广,不单单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的福德,举凡练定力、除五盖、护持正法、修三福净业等,都函盖在福德的范围里,也都属于次法的部分。什么是三福净业呢?《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佛开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 admin

2020-02-19

一般人也许会先自己作一下思惟,但是多半都无法完全了解,所以就应该亲近真正教授菩萨六度的菩萨法师,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也许你会问:这是受戒,为什么要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因为这是菩萨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一定要经由布施度中,一方面体认真正的菩萨情怀,一方面也应该思惟:我行布施行以后,来世将会有可爱的福报,我会不会仗着福报、福业去欺压众生呢?假如有可能的 admin

2020-02-19

所以发菩提心后就要开始行菩萨道,而菩萨学事就是六度波罗蜜,六度又以起始的布施以及持戒二度为基础。龙树菩萨就说:【檀、尸波罗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尸波罗蜜因缘故,出三恶道,人天中尊贵;住二波罗蜜果报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尸波罗蜜则是持戒波罗蜜,用 admin

2020-02-19

什么叫作只得现在利益,不能得后世利益呢?譬如说,有人布施的目的是为了求财,他预见在某一处布施以后,将会获得很大的回报,所以他就很努力去布施,后来当然在现世中就回收了很大的果报。请问菩萨们!这样好不好呢?聪明的人会说:好啊!笨的人则说:不好!我想要得到后世的利益。那到底谁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呢?那个被人家笑笨的人心里知道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因为后世可回收的 admin

2020-02-19

如是比丘无有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但有具足破净戒品;不能出大微妙音声、戒声、定声、慧声、解脱声、解脱知见声,但出毁戒弊恶音声,与诸同恶俱出恶声,但论衣服、饮食、床卧,受取布施树木华果,为贵人使,及论国土吉凶安危,戏笑众事诸不善语,常于日夜伺求尘染。比丘如是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当堕地狱。舍利弗!是破戒比丘乐于闇冥如彼蝙蝠,闻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