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中品施主他常常是会受到佛菩萨的怜悯的,因为中品施主他想当菩萨,他也相信业果,可是对于布施的果报的原理,知见上不太具足,所以在布施的过程里面,会夹杂一些过失以及烦恼,所以佛与菩萨遇见了中品施主,都会怜悯他们,然后给予教导开示。就好像波斯匿王的例子一样,佛陀也怜悯波斯匿王,他能够发心布施,可是对于布施的果报,本身的功德利用,他完全只知道要在生死中受福,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让心清净的人,未来可以得到涅槃解脱的快乐;而布施也是得到解脱涅槃的资粮,欢喜的缘故得到一心,一心观行五阴无常而得到解脱。就好像一个人要求得树荫,先要种树;而要求得花、果实,也必须先种植;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后世得到快乐……,这些都是布施的利益。 (原标题:人人知道有来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上面所说种种果报以外,还有种种布施的果报,限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详细说明,如果电视机前面的菩萨想知道布施还有哪些果报,可以到正觉同修会共修,后学相信:可以让大众在布施度有所成就。(原标题:布施的九种殊胜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到布施的果报就是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另外在《中阿含经》卷44〈2根本分别品〉中也说: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 三摩地

2018-07-23

利行最殊胜的就是让不信者能够生起善根,而入于正信;让悭贪者能向往布施的果报与功德而入于布施行;让邪见者能服于无罪过之正理,而入于正智,并建立正知正见。如是种种都需要运用佛陀所说的十二部经来教导。十二部经指的就是遍于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中的内容有,契经、应颂、记别、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种类别的教导。这十二种类别遍于一切声闻 三摩地

2018-07-23

)如:持五戒不犯及修十善业道,来世受生于欲界天,获得欲界天之广大天身,成就欲界天身之异熟果报;修禅定证量而成就色界天身之异熟果报;布施钱财济世救贫,来生得布施的果报,所以饶富资财、眷属和乐,培植修集这些善业是名福德。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布施的人,他捨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是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言说的话语,众人普皆信受;未来成佛更得四种无碍的辩才,是名第三种布施的果报。」平实导师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p229-230「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布施的人,他捨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是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言说的话语,众人普皆信受;未来成佛更得四种无碍的辩才,是名第三种布施的果报。」平实导师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p229-230「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布施的对象「福田」是殊胜的,也就是受施的一方修行层次越高,那布施的果报也就越大。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还是凡夫的时候,曾经布施饮食给辟支佛(解脱的圣者),所得果报就是无量劫都当转轮圣王。又譬如,佛世「天眼第一」的大阿罗汉阿那律尊者亦复如是,过去生也曾因供养辟支佛而于九十一劫中受诸快乐,在天上当天王,或在人间当大国王乃至转轮圣王,这个故事我们在第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让心清净的人,未来可以得到涅槃解脱的快乐;而布施也是得到解脱涅槃的资粮,欢喜的缘故得到一心,一心观行五阴无常而得到解脱。就好像一个人要求得树荫,先要种树;而要求得花、果实,也必须先种植;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后世得到快乐……,这些都是布施的利益。1布施不仅可以让我们未来安居 三摩地

2018-07-23

-----多劫好兄弟 (原标题:法布施的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舍寿后再受身时,会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是名第一种布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不是皱眉嫌恶的表情面貌,而是常面带笑容。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后,未来世受身时是容貌端正;并且未来成佛时,能得真金色光,是名第二种布施的果报。第三种布施是言辞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说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回应他说:「我之所以要行布施救济,就是为了利益无量的众生,假使布施的果报真的如同你所说的那样,我也是心甘情愿而符合我的愿望啊!即使因为慈悲惠施众生而遭受重罪,我仍然会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去做。因为不顾虑自己的安危,而行慈悲济度拔除众生的苦难,本来就是菩萨最大、最上的志愿!」帝释就问:「你到底在崇尚什么,而有这么宏大的志愿、高洁的行为呢?」菩萨回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谤法有谤法的果报,但谤法之后仍然保有布施的果报;可惜的是他的布施福报用在地狱中免苦,而不是在人间享福。地狱报受完了,再把人间布施的余福用到畜生道中,怎么用呢?当他地狱果报受完了,来到旁生当畜生,所需易得:牠想要吃肉就有肉,想要吃鱼就有鱼。又譬如受生为国王的大象,想要甘蔗就有甘蔗,希望披戴璎珞就有璎珞,这就是牠以前在人间布施的余福:所须易得,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你布施了以后,来世得到布施的极多倍果报,而你是施主——布施之主——当然只有你能得到这件布施的果报,所以想要让这一世的财物转移到未来世的自己身上去,最好就是布施。而且还要深入观察‘贫穷是多么痛苦,豪贵是多么快乐自在’。这样深入观察以后,想要使自己不会像贫苦人乞讨时遭人白眼、生活困苦,自然就会常常把心放在布施上 三摩地

2018-07-23

能如此现观,才是真的平等心;能在事上理上观察都平等,这时你随喜功德一样可以获得部分布施的果报,所以佛说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因为其心平等的缘故。如果自己没有财物,看见别人布施时心中就不欢喜,产生了嫉妒心;又不相信布施的果报,就怀疑种福田的因果到底是真的、假的?佛说这个人就是贫穷人,因为他不能生信、不能欢喜。不能生信、欢喜,每次看见别人布施时就郁郁寡欢,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谤法有谤法的果报,但谤法之后仍然保有布施的果报;可惜的是他的布施福报用在地狱中免苦,而不是在人间享福。地狱报受完了,再把人间布施的余福用到畜生道中,怎么用呢?当他地狱果报受完了,来到旁生当畜生,所需易得:牠想要吃肉就有肉,想要吃鱼就有鱼。又譬如受生为国王的大象,想要甘蔗就有甘蔗,希望披戴璎珞就有璎珞,这就是牠以前在人间布施的余福:所须易得,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果说他广行布施,结果他对于第八识如来藏他是不相信的,乃至他是毁谤的,那这样子他所修得的布施的果报虽然也很殊胜,可能在未来世他能够成就殊胜的相貌,乃至有很好的世间的福报,可是他毁坏的因缘如果成熟了,他一切也就归于磨灭掉了,乃至他会沦堕到三种恶道里面。那个时候他所修的世间的福报、所修的布施,乃至修种种戒的功徳统统毁坏掉了。因为他最根本的对的信受没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让眷属生起烦恼的布施,未来世虽然会得到布施的果报,虽然会有钱财;但是得了之后常常会遗失,无法在他需要用钱时,可以有这笔钱拿来使用,而且身体常常会病苦不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 admin

2018-07-22

如果自己没有财物布施,或有财物而却舍不得布施,或看见他人布施时心中却不高兴,生起了嫉妒之心;又不相信布施的果报,怀疑种福田的因果是不是真的?那这样的人就已大大的减损福德了,他的果报除了此世是贫穷人,来世也是无法脱贫的。或是有人此世有很多财宝能自在支配使用,而且他有因缘遇到良好的福田,但心中却没有对布施的因果生起信心,所以不能于此大良福田作布施护持,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0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