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里所谓的共相种子指的就是如来藏中储藏之能造器世间的种子或功能差别。因为有情造作诸业的关系,使得共业有情之共相种子变现出这个器世间相出来,因此山河大地的由来是因为众生需要报偿业果的处所,所以就有了器世间山河大地在虚空中出现。山河大地是共业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变现的,这就是器世间形成的原因,包括无情的植物,也都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集体感应而出生的 admin

2020-02-19

如何知道阿罗耶识是真实有,而非想象得来的呢?这个阿罗耶识,就是如来藏的另一种说法;所以《解节经》中有一首偈这么说:势力强大的阿罗耶识,普为一切法种的根本,祂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极为深细,而又流注不断,犹如水满而不断地溢出;我不为世间凡人宣说这个阿罗耶识,是因为恐怕凡人听闻之后,会误以为阿罗耶识就是了了灵知的意识心,反而会因为不明白,而误会成‘阿罗 admin

2020-02-18

什么法是真实法呢?真实法就是如来藏。因为如来藏祂不生不灭,因为如来藏祂不需要藉由任何一因、任何一缘来出生;不是由任何一因一缘来出生的,所以祂本来不生;本来不生就不会被任何一法所坏灭,所以说祂不生不灭(涅槃是依不生不灭法如来藏而成立的,断我见我执而灭尽五阴,留下如来存时就是无余涅槃)。还有,如来藏呢,祂不增不减。如来藏能够藉众缘出生六道有情的五蕴十八 admin

2020-02-18

他们承认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可惜的是错将意识当做阿赖耶识--将意识修行到达没有妄想时,认为他就是如来藏。这是错误的,落入常见外道法之中。在佛门中,这是很大的问题...都要把觉知心修除妄想变成真心,以此为悟。他们不晓得这觉知心是妄心,如果这妄心修行可变成真心,问题就大了:当你悟了以后,妄心变成真心,而真心离见闻觉知,那就没有前七识了,那你悟后怎么可以有见闻 admin

2020-02-18

佛在《央掘魔罗经》已经很清楚开示大众两件事:第一件事,一切有情的真心就是如来藏,也是佛在经中所说三界唯心的心,不能外于此心而说有如来藏存在。第二件事,离开如来藏而能修种种梵行乃至证悟而能够成就佛道,那是痴人妄想。因此,如果有人否定三界唯心的如来藏存在,说他在修清净的梵行,都是言不及义的戏论。会有这样怀疑的人,经中都说:那是在漫漫长夜修习外道邪见不舍 admin

2020-02-18

在阿罗汉舍寿的时候,如果他是定性声闻人,他就会把自己的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意根灭掉,永远不再出现任何的我;这样他完全灭掉了前七转识,剩下他的第八识异熟识,也就是如来藏单独存在的境界,这样的涅槃境界,就叫作无余依涅槃。但是无余依涅槃也不是修来的,阿罗汉他只是把自己灭掉而已,就好像是一样;有情众生的,只是杀掉这一世的身体,而定性声闻阿罗汉舍寿后的无余依涅 admin

2020-02-18

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就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 admin

2020-02-18

一般人所说之我,通常是以意识觉知心为主,因为意识觉知心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性的,因此称为假我,意识心祂也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也称为无我性的;佛法中的真我就是如来藏心,因为如来藏不生不灭,所以称为真实我,如来藏离见闻觉知,祂又离一切三界有为法之贪厌,也不觉知自我,因为有这样的体性,所以祂也是无我性的。也就是说,这个我可以分为假我跟真我,假我就是生 admin

2020-02-18

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 admin

2020-02-18

宇宙中能出生万法的只有一个----就是如来藏,所以如来藏是真实法。有的人把第七识、第八识砍掉之后,整个佛法都变成虚妄法了,他把佛教的根本都砍断了,还有人称赞他是看见佛陀在人间。我们不可以否认第八识,否认第八识就是否认如来藏,否认如来藏就没有真实法可说。有人认为整个佛教的法就是在讲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在讲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中的十二有支都是生灭法,若能 admin

2020-02-18

那六处是什么?六处就是你的五根,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然后加上意根;这六根都是因为这个“识”去统合地、水、火、风、空,才有这个六处的出现;所以在你还没出生以前,就有个第八识,那这个第八识就是如来藏。为什么第八识是如来藏呢,我们后面再来说明。我们先来说,有人说,这个六界的地水火风空识,这个“识”就是六识,有人就提出这样 admin

2020-02-18

但是一般人都不太了解“空”指的就是如来藏。我们现在来讲,为什么《心经》里面所说的空,指的就是如来藏呢?我们来看《般若波罗蜜多经》:【菩提者是空义,是真如义,是实际义,是法性义,是法界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六十四)为什么要这样的说“菩提是空义,是真如义”?其实菩提指的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祂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是为什 admin

2020-02-18

诸法的实相就是如来藏,成佛的一切智慧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如来藏中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如来见到众生多以示现福德、智慧两个门来接引众生,而这福德与智慧两个门,则含摄了四悉檀在里面。如《阿含经》中许多的经文提到:【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长阿含经》卷1)如来几乎都是从这个次法的福德门开始接引众生 admin

2020-02-18

总而言之,一切诸法从如来藏来,一切诸法灭了,还是回归如来藏;亲证如来藏之后,便可以现观与证实如来藏是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这就是禅门所讲的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如来藏。意思是说,一切诸法都是从如来藏来,最后又回归如来藏中。也许有人说:我学佛是为了解脱。什么是解脱呢?《法华经》卷2佛言: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意思是说,只要离开虚妄法,就叫作得解脱。可是有的人 admin

2020-02-18

菩萨所证的却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就是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不牵涉五阴十八界在内;是单以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说,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不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这是唯有菩萨才能看见的涅槃境界,非二乘圣人所知;而菩萨们就以现前所见的如来藏自住境界,观察五阴十八界全部销灭后的如来藏独住境界,来观察二乘圣者所入的无余涅槃境界,同样了知无余涅槃中是不可以眼见耳闻的;因为 admin

2019-11-22

(反观某某法师在网路QQ群这样的环境里面频频说公案,耍机锋,这样真的信受佛陀不可大妄语的戒法吗?真的是为佛子的法身慧命着想吗?真的是为佛法的永续流传着想吗?)因为《楞伽经》上佛有说过,谤菩萨藏会成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善根,因为菩萨藏就是如来藏的缘故。佛因为慈悲怜悯众生,防止众生在因缘不成熟的情况下,听闻如来藏的密意,因为心性尚未成熟将会慢心高涨,不 admin

2019-09-13

今天阐述他空见如来藏妙法的《山法》巨著,又从国外学者的英译本转译为中文在台湾出版,也再次证明佛教正法之所宗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来藏妙法,这是亘古不易的定论,离开了如来藏就学不到正确的佛法;是故,所谓佛法不是只有讲五阴十八界,还要有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才能函盖一切法。 公元前三百多年,公孙鞅告诉秦王嬴渠梁说:“行动犹豫不决一定不会成功,做 admin

2019-09-06

”那不又是口行了吗?可是云居是在讲六六三十六吗?不是啦! 也就是说一般人不懂,都落在行阴里面,不然就落到色阴里面;更可怜的是落在识阴里面,然后一天到晚在识阴的意识层面说:“我这个离念灵知就是如来藏。”不信的话,咱们看看:有人去见云门,云门都随便跟你答,在户外看见绿瓦时,“如何是佛?”“绿瓦。”看见狗拉的大便乾 admin

2019-09-02

菩萨所证的却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就是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不牵涉五阴十八界在内;是单以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说,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不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这是唯有菩萨才能看见的涅槃境界,非二乘圣人所知;而菩萨们就以现前所见的如来藏自住境界,观察五阴十八界全部销灭后的如来藏独住境界,来观察二乘圣者所入的无余涅槃境界,同样了知无余涅槃中是不可以眼见耳闻的;因为 admin

2019-09-02

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