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原标题:如来法身实相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整理)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时间的限制,所以说我们不能一一来举示各个宗教他们在属于天乘的自我矛盾,因为他们的矛盾太多了!可是我们可以从老母娘跟如来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知道说:主张老母娘就是如来藏这想种法,事实上跟这个老母娘出生五教教主,事实上它会产生冲突跟矛盾的。那同样的:上帝出生所有的众生,也一样会产生类似的矛盾。所以说因为他们的这种矛盾,使得其他的宗教跟佛教的天乘,也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在《央掘魔罗经》已经很清楚开示大众两件事:第一件事,一切有情的真心就是如来藏,也是佛在经中所说三界唯心的心,不能外于此心而说有如来藏存在。第二件事,离开如来藏而能修种种梵行乃至证悟而能够成就佛道,那是痴人妄想。因此,如果有人否定三界唯心的如来藏存在,说他在修清净的梵行,都是言不及义的戏论。会有这样怀疑的人,经中都说:那是在漫漫长夜修习外道邪见不舍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一切诸法的现起,它们都必定有个现起的原因,都不会无缘无故现起,都是因为有众生心——阿赖耶识——才会现起的啊!这就好像说,一辆汽车,它不会无缘无故的发动嘛!它会发动起来而能开著到处跑,一定有个原因啊!就是因为有人去发动它、操作它嘛!同样的,意与识等七识心会现起而运作,导致万法的出现,一定有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来藏为因, 三摩地

2018-07-21

因此说色身即是如来藏所生,当然就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故色身与空性如来藏非一非异,所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性如来藏这个真实心无法离开七转识(注:11)而独自在三界中现行运作,七转识妄心亦必须依赖于如来藏才可以存在,所以祂们不一不异;譬如明镜显色,影像因有明镜而存,受、想、行、识也是如同这个道理。五蕴皆非能离开真实心而能单独现起,此即为色即是空,空即是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说要度彼岸需要般若,彼岸又是真实,所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在讲不灭的彼岸;不灭的彼岸是什么?就是如来藏。这个道理是什么,我们举一些来作说明。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 三摩地

2018-07-21

现在向大家作一个总整理,法界的意思就是一切的万法,无一法不摄、无一法不容;法界再深层的意思,就是要探究一切万法的根源,就是要参究诸法的真实相貌,也就是要找出自己本来具有的真如心,也就是如来藏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法,作更清楚的解释。在《辨法法性论》这一本论典当中,弥勒菩萨为我们开示说「法」的意思就是:「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及名言。实无而现故 三摩地

2018-07-21

】(《入楞伽经》卷七)这里佛对大慧菩萨说“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但是啊祂跟无明七识(也就是说七识的无明业种,乃至于跟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生故”,也就是跟七识和合运作,这个叫作真妄和合;但是祂本身是离无常过的啊,祂本身是无我性的啊,所以祂是离于我过,祂本身是自性清净的。所以唯识论记里面说: 三摩地

2018-07-21

既然在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里面说如来藏是持身识,可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也都说:持身识就是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阿含经、华严经》里面也都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现在请大家看,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入楞伽经》卷四)解释如下:【大慧菩萨!一切众生对于自己所面对的种种境界,不能了知都是由自心所显现,也就是如来藏藉由自己所生的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相分,因为有内相分出现,见分也就跟着出现了,再由见分去分别相分以此连接外境,所以才会有众生所了知的种种诸法、种种境界出现;由于众生不了知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显现及分别,也不知道自心 三摩地

2018-07-21

”显然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如果有人妄言“阿赖耶识不是如来藏”,那是违经悖理的颠倒见!因为佛在经中明白开示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清净之藏。”----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共130集】第103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所要亲证的内容,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的根本,所以要有对了义正法培植福德的因,才能够在了义正法修学中,有(种下将来)见道的因。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在住位的菩萨以亲近真实善知识为首要,也只有真实善知识能够引导你、教导你怎么样来培植与第一义相关的福德;也只有善知识来教导你怎么样来修学菩萨戒;也只有善知识能教导你怎么样正确的修学忍辱, admin

2018-07-21

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菩萨进入第六住,修学般若空;如果悟后般若正观现前---般若就是如来藏的空性智慧---他要进入第七住时,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或诸善知识的摄受,此人“若一劫,若二劫,乃至十劫,退失菩提心”,把所悟的真心又自我否定掉,退回外道常见中;所以我们要讲这些课程,摄受部份信力慧力较差的同修免于退转。于往昔学佛的过程中,在证果方面有一个疑 admin

2018-07-21

基于上面所说,分为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经典告诉我们: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第八识是佛所说的真心,无垢识是佛地的真心,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佛已经明白告示: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都是同一个心,不是三个不同的心。所以佛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是有人不融会贯通经典所说,却提出很荒谬的说法,他们主张:如果经典没有出现“ admin

2018-07-21

大乘佛子在破参明心时,找到自己无始来的本来面目如来藏,般若正观现在前,能亲自现前领受如来藏的体性,亲见自心真如之理体,也就是如来藏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和涅槃性;这种能够亲见自身真如无为性之总相体性,就称为般若总相智。菩萨在破参明心获得总相智以后,继续跟随真善知识修学般若系列的一切经典,也就是从种种不同的方向、种种不同的层面,来探究这个实相心与一 admin

2018-07-21

《梵网经》菩萨戒的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简单来讲:佛性常住,佛性就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也就是如来藏能够出生一切功德法的这个真如体性。如来藏具足无漏无为性与无漏有为性,这个无漏无为跟无漏有为,我们可以从《六祖坛经》慧能祖师那个自性偈,就是开悟的时候所说的自性偈来对照。因于五祖三更袈裟裹住,为他讲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时候,六祖 三摩地

2018-07-21

善知识都没有说过你明白真心时,真心究竟是哪个心呢?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善知识从来没有这么说过,所以大家一天到晚参禅,说要明心、要明心,可是都找不到一个方向。有人错把色阴当作如来藏、有人错把识阴当作如来藏、有人错把受想行阴当作如来藏,然后就自以为开悟了。总之,什么样的错悟都有,说之不尽,但始终离不开五阴,都往妄心的方向一直钻进去。从妄心的方向直 三摩地

2018-07-21

否则,无非附佛外道,邪见凡夫,佛说可怜悯者也!或许有人会说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不等于如来藏,但事实上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并非有二心,否则佛不会于经中开示说:广说有八识,而是应该说广说有九识了,有经为证:No.671入楞伽經(卷7)T16,p0556c佛云:「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 三摩地

2018-07-21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我简单的把这一段话念了一遍,接下来我们从头来开始看,到底这一段经文到底在说什么?佛说“如来之藏”也就是如来藏,祂是一切善法与不善法的正因,也就是你所造的一切善业、恶业都会藏在如来藏之中。因为有了善业、恶业的业种存在如来藏之中,所以如来藏就能够普遍的兴起,然后造作一切五趣六道的众生。从这一段话我们就可以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一切法其实都不离如来藏,其实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中的法,本来就应该附属于如来藏;所以从如来藏来说一切法时,把一切法汇归如来藏,因此有时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法与如来藏的关系得要先界定好,不然读经时会越读越迷糊。因为一切法汇归于如来藏,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的法;但是恐怕众生迷惑而随法逐流,就会随逐于种种法而不能了知实相,就错认诸法为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229条/1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