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非时解脱的意思是,不必一定等到舍寿的时间到来,他可以提前或稍微延后一些时日进入无余涅槃。若是时解脱,就一定要待时——一定要等待舍寿时间到来——才能进入无余涅槃而获得永远解脱生死的无境界境界。八解脱的意思是:【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瞋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想天寿五百劫。以是故说一念中知五百劫。’(《律》)(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这位悲智先生,他就举了律部的一段,然后节略了一部分,然后他举的意思就是说:声闻里面有一些人,能够一个念头里面就知道一世,而且很多人都能够这样知道,而且他还举例,就有这样的一个叫作输毘陀的人,他之前在无想天,然后在无想天命终之后来到人间,所以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浪费生命时光那也就罢了,等他从非想非非想天天寿尽了,佛已经预记他将要下堕人间,成为长翅膀的带翅的飞狸;又因为在飞狸这一世,杀害了无量无边的有情的性命,而终究在飞狸身这个业报身报尽之后,还要下堕到地狱受苦。菩萨们从这一点就可以很清楚体会到,修学佛法如果学错了法门、入错了门、拜错了师,不知道要以佛陀为师,以善知识为师;邪师所教导的邪知见,必将让我们成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三种不回心的阿罗汉舍寿后,都可以入无余涅槃而不在三界现身意,他们究竟是用什么入涅槃?是用禅定入涅槃呢,或者用神通入涅槃,还是用智慧入涅槃?单单这一点很值得大家探讨。以下分为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如果是用禅定或者用神通入涅槃,那么慧解脱的阿罗汉根本无法入涅槃,因为慧解脱阿罗汉既没有禅定也没有神通,根本无法入涅槃;可是佛明明说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经中曾记载,有四个外道都有神通,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寿命仅剩下七天的时候,想逃避业力的果报,所以都示现神通躲起来,分别躲入海中、须弥山中、虚空中及城市中;但是业报来了,这四个外道还是躲不掉,死了。由此可以告诉我们,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该受报的时候,任你有广大的神通,任你有种种神变,还是逃不过,仍然要受报。此外,在无想定、灭尽定亦复如此,意识还是会灭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四愿中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迥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佛说阿弥陀经》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精进是以勇悍为性,有时经文中亦作“勇猛精进”,如《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惓。”,又如《大般若经》中有精进菩萨名“善勇猛”。精进对于佛道修学是如此重要,佛经中更是反复强调,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谓:“精进是菩萨净土。”《大宝积经》卷89中世尊提到自己过去世曾是“大精进菩萨”。《月灯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五部分:净土之修行法门,最后也不离于佛菩提之亲证《观无量寿佛经》世尊向阿难及韦提希开示说:「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种五无间罪的大恶业,一直都有人在做,并不是没有;譬如喜饶根登假借释性圆之名而花六百余万台币来登广告,坚持说意识是真实心,又骂萧平实是人妖、是骗子;这都是五无间罪啊!根本是在破坏!有人这么做时,我们应该要起悲心,要救他们,所以我们才会印行《菩萨正道》出来辨正,目的就是为了想要救他们,教导他们正理,让他们舍寿以前会懂得忏侮与改正,这就是大悲啊!不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因为有一个真实心才会有无明存在,虚妄而无自性的无明不可能独自存在,因为无明是与觉知心及意根相应的法,当然是依附于心而存在,不可能独自存在,也不可能是在虚空,那当然是依真识而存在,才会被觉知心及意根所缘而产生流转生死的作用;可是真识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菩萨,我是缘觉;但我知道无明了,把无明灭尽了,不再让十二因缘中的识缘名色的六识心再生起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杀了一千个人,把他们的大拇指剁下来串成指鬘,好像花鬘一样串成一串,戴在身上,舍寿就可以生天。”他挣扎了很久,终于接受;因为师父所说必须信受,就只好接受就去杀人;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只差最后一人,但都没有人肯再从那条路过去,杀不到人了。最后他的母亲因为儿子都没回家吃饭,就送了饭去给他吃,他想:母亲被杀了也可以生天,自己也可以完成了指鬘。就抓了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所着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八辑第54页第二段的菩萨《优婆塞戒经》的说:【若有难言:何缘五戒尽形寿受?八戒斋法一日一夜?当言: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作如是说。】(《优婆塞戒经》卷七)这个的意思是什么?首先来说五戒。五戒是在家佛弟子应受持的五种禁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经中说:【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堕饿鬼,觝突畜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报果,报果就是正报;持五戒者未来世一定可以保住人身,这就是报果;不持五戒而杀盗淫妄,一天到晚醉醺醺的,舍寿后就会堕落三恶道;但是受持五戒不犯,一定可以保住人身。第三是余果,余果是说,持五戒的人保住人身,未来世在人间不会有横逆之灾,这就是余报;日子可以过得很平安,心安理得。第四、作果,作果是说,持五戒以后,大家知道他是持五戒的人,不会害人;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凡是小戒,依照佛陀舍寿前的指示:「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2)。戒经中规定新学菩萨应半月、半月诵戒,这个规定不属于重戒,所以依照现在的时空背景,依照小小戒可舍的精神,同修会规定新学菩萨每二个月聚集诵一次菩萨戒,是如法的。假使我们硬性规定必须每半月诵一次,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是属于「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者观事灭罪门,二者观理灭罪门……。」至于「未婚男女朋友在婚前发生淫行」的问题,有请示过导师,导师开示的大意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交,是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别别解脱的意思是说:单于杀业得解脱而在来世得长寿,所以单受一个不杀戒,于杀业得解脱。或者单受一个大妄语戒而使来世免入地狱,或者单受一个不饮酒戒而使来世拥有世智聪明,解脱于世间智的愚痴;乃至具受五戒、十善戒,得生一欲界天、色界天,而得解脱于人间生死、欲界天生死,所以名为别别解脱。意思是:受一个戒就有一种解脱。譬如单受大妄语戒,就解脱于大妄语罪之外: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受五戒、菩萨戒者犯不犯戒?若以手段往生净土,是否莲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是否也是他的权利?虽不鼓励,但也不应批评,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无罪故。湘ㄩ▲蚥賭冪◎橙6ㄩ☆赻倢氪祥腕伀郫﹝睡眕嘟ˋ祥坻砑嘟ㄛ拸淪瞨陑嘟ㄛ準坻赻秪埽嘟﹝★砩佷岆佽ㄛ赻伀腔ㄛ甜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差别是这个戒是尽形寿受持,舍寿之后就不存在;而一般的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的,所以和一般的菩萨戒不一样。第三、这个戒是犯戒以后戒法的功德不失,仍然可以护持此世乃至未来世得到无作戒。但是一般的菩萨戒,譬如《梵网经》、《地持经》、《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是违犯了十重戒以后,戒体就失去了,戒罪存在,也失去菩萨身份;但可以重新受戒,重新保有菩萨身份。在戒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