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欲界定发起,也不能空口白话,得要有那个实质啊!也就是说,当他欲界定发起的时候,他突然间会感觉到,身体表皮好像被一层薄薄的膜包住了,好像什么膜呢?譬如龙眼、荔枝,一般人都是一捏、破成两半,撕开了就吃;会看到果皮内层亮亮的、光光滑滑的;可是有人剥的时候是一小片、一小片剥,只剥除粗厚的外皮,里面一层很薄的皮还在,好像膜一样包住果肉。那个膜其实都还算粗糙 admin

2020-06-20

  (大众笑…)假使你跟《妙法莲华经》的“经卷”分开了,我告诉你,一点都无法快乐得起来;所以学佛一生最快乐的事,就是跟《妙法莲华经》这个“经卷”同在一起,这样就是供养啊!所以说,起塔的方式有百千万种,供养的方式也有百千万种;至于如何起塔、如何供养,可就存乎一心,都看诸位用什么样的创意来造塔、来供养,都行!只要有那个实质,不在于 admin

2020-06-20

  譬如证得阿罗汉果,不知道断五个上分结是什么内容,也不知道是如何断的,那能叫作证?得要有那个实质,你得要能出三界(才算数)。结果竟然出三界的功德全部都无,继续在欲界五欲中打混;连欲界都超脱不了,而说他证阿罗汉果,没这个道理啊!同样的道理谈开悟,你证得“此经”以后,你要知道《妙法莲华经》如来藏自住的境界之中,祂是完全无一切法的,连智慧也不存在 admin

2020-06-20

  悟的实质,不离一念相应慧。凡是没有一念相应,而靠语言、文字思惟分析所得的结论,那不是悟。必需要自己辛苦参究之后,突然间一念相应,那才是悟。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 admin

2020-06-08

  那么,出家菩萨实质上来讲是,心已经出离世间了,已经依止于本来解脱的真实如来藏了,这个就是出家的实质。那么现声闻相的这种出家表相,那个部分就是我们要了解说,现声闻相以及现在家相的菩萨,都要以实证来检讨说哪一位是上地菩萨。这个就是我们对于僧宝所要认识的部分。开悟证悟般若前应注意事项的第二部分,对于说信根的长养。那么信根的部分,我们要为大家说明,信有三个 admin

2020-06-08

  平实相信这一套阿含正义,对於真正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您,应该会有极大的助益,愿您从本书的阅读与如理作意的思惟中,获得解脱道修证上的实质利益。-------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六节<我与我所俱断方名解脱>慢无间等的意思就是指我慢一直存在而不曾暂时间断。我慢的意思,常常被阿含解脱道的修行人所误会,包括专门教授解脱道、南传佛法的大法师、大居士与阿含 admin

2020-06-08

  但因他们都是属于声闻人,都尚未证得无余涅槃中的本际——第八识如来藏,因此即无实相般若智慧,对佛所说的般若胜义并无胜解的功德,当然无法如实忆持大乘成佛之道的法义,只能记得一些大乘法句名相而无那些法句中的实质内容。由于他们也曾听闻第二及第三转法轮时期所说的大乘法义,故他们所结集的四阿含诸经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大乘法的影子,以此缘故,他们所结集的四 admin

2020-06-08

  (《辨法法性论》)现在就更可以了解菩萨更深的含义了,不论是外相分还是内相分,它们都是虚妄分别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实际的实质。外相分与内相分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因为它们都只是众生错误的计量而分别出来的。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再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内相分虚妄无实有——这个叫作我空,然而外相分也是虚妄无实有——这是法空,到了这个地步我、法俱空 admin

2020-06-08

  至于我刚才所讲的凡夫菩萨僧,他们虽然还没有悟入般若,那也没有关系;由于他们已经把声闻戒摆在次要而认定为别解脱戒,把菩萨戒确认为正解脱戒,这也属于菩萨僧,只是仍然处在凡夫位中,无碍于菩萨僧的实质。如果是指狭义的菩萨僧,是指狭义的胜义菩萨僧,那就不管你是示现出家相或在家相,也不管你有没有领受声闻戒,只看你有没有无生法忍─道种智─的实证。狭义的菩萨僧,只 admin

2020-06-08

  到十行位时,会看见自己的七识心王都如阳焰一般闪炽不停,并无实质,由此而降伏了我执;十回向位时,看见过去无量世的自己努力实行菩萨道,都是如同在梦中一般,反观到这一世的自己在行菩萨道时也都是在梦中而行,这时如梦观具足成就而没有罣碍了,心中只剩下一个罣碍:真实佛法的弘传会不会在人间断灭?所以他心中只会这样想:众生会不会误谤正法而下地狱?众生会不会破坏正法 admin

2020-06-08

  但是俱解脱境界的实证,禅定实证只是配合的工具而已,实质上仍是靠慧观的智慧来完成的。所以佛说: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意思是说:要对意识所住七种境界相的虚妄如实了知,也要对被外道误认为无余涅槃的二入(以涅槃想而错误的进入了无想定、非非想定)的虚妄本质加以了 admin

2020-06-08

  但是俱解脱境界的实证,禅定实证只是配合的工具而已,实质上仍是靠慧观的智慧来完成的。所以佛说: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意思是说:要对意识所住七种境界相的虚妄如实了知,也要对被外道误认为无余涅槃的二入(以涅槃想而错误的进入了无想定、非非想定)的虚妄本质加以了 admin

2020-06-08

  了义正法若失传者,则佛教之外道化丶世俗化丶法义浅化丶道次第失传等弊,悉将一一出现;则佛教必将提早步入实质灭亡之境,不待外道之以武力消灭佛教也。[18]菩萨之心,率性耿直,每多慈悯众生而欲救之;是故若见大师误导众生,令诸众生同入邪道丶久修不证丶虚耗资财光阴者,辄生恻隐之心,不忍独善其身,乃行方便而为众生委婉说之。然因此处众生五浊之心性,大多崇拜表相大师丶 admin

2020-06-08

  这二十四法为什么叫作不相应行呢?意思是说,这二十四个法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法等有实质的体相,它是依心王、心所、色法等三法分位假立之法;这二十四法与前三位,也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是非一非异的。所谓非一的意思是说,前三位的法有体相,而这二十四法却无体相,所以说非一;而所谓非异则是说,这二十四法虽是无体相的假法,却有作用显现出来,但是这作用并未离开前 admin

2020-06-08

及至观其所说之时,则能确定彼等诸人仍属古印度部派佛教的遗绪,只是继承释印顺的六识论思想,对大乘佛法横加否定,以外无他,故其所言只是罗织而无实质。所以者何?谓彼等诸人对于第八识并无现观,所说第八识之理全然悖逆于诸经及诸论,如同古天竺部派佛教诸声闻僧一般无二;抑且所说之法逻辑严重不通、自相矛盾而不自知,犹过释印顺的邪见。谓彼等诸人说第八阿赖耶识能了别五 admin

2020-03-17

所以要说一件事以前,你要先确定证据在手,有绝对把握他们丧失了戒体,实质上也就是说,他实质上已经不是僧宝了!否则就不能说,因为这个就是坏僧,坏僧就得要下地狱。如果是个居士不如法的话,你能不能够随便讲呢?那也不行。譬如平实导师所著的《识蕴真义》说明了很多断我见的内容与方法,万一哪一个居士读了《识蕴真义》,他很利根,依法观行的结果而断了我见,也断了三缚结 admin

2020-02-21

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如说:自古以来百姓都要向王纳粮或者是缴税,这一点肯定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一般人所无法避免的;这个王,从小聚落的聚落主到一个区域的小王,乃至是到皇帝;而到了现代的时代,代表王的实质单位,就要改名叫作政府了。只是现在不纳粮都改叫作缴税,有缴所得税、房屋税、地价税、牌照税等等;乃至说最少的过路费, admin

2020-02-21

这是因为在做这些护持正法大业的时候,当然得要出钱出力,出钱就是财施,财施就是世间福德,未来世可以获得许多实质上的回报;但你同时也会因为护持正法的功德,种下了未来可以明心、见性,乃至可以入初地、二地的因缘,这就是兼具了出世间福德。假使有人说:我一天到晚造桥铺路,每一个月都花几十万来救济贫困,这几十年下来,开悟所需的福德难道还不够吗?的确还不够!为什么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所有生命的流转,其实不外乎是业因跟业果的连续流动而已,正如同水的潮流一样,里面似乎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存在。这里面很显然的,如果我们依照《大宝积经》的经文来看,我们所作的业哪怕是经过了一百劫这么长的时间都还不会消亡的话,这个很显然的不是单纯的水流的状况。因为水流的状况,水流之所以能够结结汇流在一起,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水的关系;实在是因为有某种 admin

2020-02-21

所以请大家想想看,这个人他的瞋是不是害己在先呢?因为他根本就还没有对对方展开实质报复的时候,他的瞋行就已经在自己的心里面千回百转了!我们知道所有一切的瞋行,所有一切的生气,到最后对于你的身体摆明了就是一个很大的伤害。甚至之前我还读到有一篇统计,说在的许多人,甚至每周一定生气一次;当然这统计数据,我们不知道它到底准确性如何,但是可想而知的就是,众生这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