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另外有大居士认为:能够观照的心就是真如,要能够常常照顾好这个心,不要让祂乱攀缘,那就是实相心了。然而,这个能够观照的心正是意识,这也是「我」,和常见外道我没有差别。除此以外也有人认为:一念不生的觉知心就是真心。这一类人都是以离念灵知作为常住不坏的法,其实仍然是意识。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这个真如心、如来藏,此界或者说实相,虽然成就了染、净二法,可是真如心的本身的自性,却是恒常不动的。如同一面镜子一样,镜子叫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胡人来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映现出胡人的影像;汉人来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映现出汉人的影像。但是镜子本身却不会去抉择或者说去喜欢,它喜欢胡人还是汉人,它只是随缘而映现出它该映现的,无妨胡人之像会变动,汉人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无始以来众生因为无明烦恼不解法界实相和万法根源,迷惑于世间幻象,以见闻觉之心和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认为此等妄心就是自己与生俱来之真心,学人且由于种种误导以离念灵知心或一念不生之意识心为真实心,即无法证得不生不灭真心如来。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又云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菩提的修行,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之后,要修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二住位修学持戒度,乃至在六住位要熏习般若波罗蜜!终于明心开悟了,般若正观现前,亲证了法界的实相,这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菩萨在七住位所证得的智慧,就称为般若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然后次第进修,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这样十住位的修行,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表示说这位菩萨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能使我们证得究竟实相的法门,那是在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之外的,也就是究竟的佛菩提道,只有佛菩提道才能使我们成就的佛果。而这一颗清净无染本来自在的水晶球,它并不是在成佛以后才变得清净的,也不是因为修行以后才变成自在的,它是从无始以来本来就是如是的清净而无瑕的。因为有生必有死,有净必有染,有出生就一定有老死;如果今天我们要修行的对象,是一个本来不清 | 三摩地 2018-07-22 |
|
昼夜六时,持菩萨戒,直至业障消除,六根清净,大开圆解,解第一义实相妙理,亦即真如佛性。四)七佛: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浮佛;4)拘留孙佛;5)拘那含牟尼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五)八福田者:1)佛、2)圣人、3)和尚、4)阿阇黎、5)僧、6)父、7)母、8)病人。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广大,因病乃为苦中之苦,故探病为福中之福。六)十发趣心:名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菩萨所证菩提,异于二乘;以证法界实相故,依法界空性观七觉支亦是施设幻有,故于诸法不生忆念,名为念觉支。菩萨复于诸法中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于中自生分别,然于空性而言,实无善恶净染可得;以住无所得正见故,得择法觉分。菩萨非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是真精进觉支。菩萨于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相,转依如来藏以后,高慢的情况就会渐渐地减少了。第六种是卑慢。什么是卑慢呢?卑慢刚好是高慢的相反。譬如说因为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心中就自我安慰说:他虽然赢过我,但其实也没有像他讲的赢那么多啦!这就叫作卑慢。明明和别人相差很多,却说其实没有差那么多啦!除了这种情形以外,另外还有一种情形是,即使完全承认别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对于所谓的法界实相不能了知,而有种种的虚妄想的时候,这个就称为妄念,而且称为妄念有相。因为他不能把这样的虚妄想灭除掉,所以就产生了很严重的文字障,乃至本来这个文字是否定他的,结果他竟然要拿来证明他自己,而且还要把它中间的一些重要的部分去除掉,想要移花接木,来证成他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我们详细去阅读的话,就可以知道,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中阿含经》卷十一)意思是说,他过去无知,供事火神想求解脱,虽然已经修学很久,年纪老大了,却还是像个盲人,看不到法界的真实相;如今改依着佛世尊所说法教修学,已经断尽生死之苦,得到了解脱。摩竭陀人看见了郁毘罗迦叶尊者有这样殊特神通力却还不是佛,那他们都知道,不是沙门瞿昙跟从郁毘罗迦叶修学清净梵行,而是郁毘罗迦叶跟从沙门瞿昙修学清净梵行,那他们对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说第四种假名菩萨,是对佛法产生怀疑,被怀疑的网子所绑住了,因为对佛法所说的因果律、解脱、法界实相、成佛果报……等等,都怀疑不信,所以只愿意护惜身命,不愿实地将佛法所说的道与理,确实付诸实行,不乐实际修证,这就是假名菩萨。第五种假名菩萨,不但一直护惜自己的身命,却又不肯修忍辱行;你叫他修生忍、法忍,他是听不进去的,根本就不愿意修行。他认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见没有断,帮他悟了实相心以后,还真是后患无穷;你帮他悟了,他还会反过来否定你,还会回头去认离念灵知为常住心、佛地真如。所以,一一众生为一个烦恼而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这个烦恼当然就是我见;只要一断我见,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必然会出三界生死。可是,如果断或离贪瞋等法,但是我见没有断,那还是要继续轮转生死;断、离贪瞋等法只是一个短时间离开人间的生死,最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过,虽然二乘圣人已得解脱能出离三界,却还是未能证得三界万法之本际──阿赖耶识,不知道法界的真实相,故说二乘圣人只有解脱的智慧,虽称慧解脱、俱解脱,然于法界真实相不知不解故,所以还是称为愚人。大乘菩萨不但同样有慧解脱,同时也已证得法界真实相,就可以深入般若,就可以如《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此渐次 | 三摩地 2018-07-22 |
|
修身是修正身行,修戒是特别注重戒律,不肯轻易毁犯;修心是改正自己心中的想法、观念,修慧是修学解脱慧、佛菩提慧,改变自己对解脱与实相的见解,促使自己的心转变为清净性。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4、业是怎么来的:从往世和今世的善恶行为的造作熏习而累积下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故名所知障。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未断我见而诬谤证悟者是邪魔外道的人,以及未证实相而诬谤已证者是邪魔外道的人,对此应该特别注意。如此枉习交加相排,引生地狱恶业。因此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观察众生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犹如遭遇霹雳一般;然而今时藏密之师,无法与正觉同修会议论法义,遂枉诬平实导师为虾蟆精所变、人妖……等,此即枉习交加。十、讼习交諠:众生因覆藏的缘故,就有鉴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一切贤圣乃至三界中示现之三世诸佛,皆因悟此金刚般若心,皆因悟此实相心而生智慧,而成就到彼岸之法,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摘录自台南共修处法义组著,《假如来藏》,页254,佛教正觉同修会。)若为获得世间利益,“如求感应及驱役鬼神等”,则持咒之法,斯为有用。譬如《大日经》及诸密宗“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的话,我们假设把它比喻作人,那么大家应该就可以了解,这三种人当中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他都不晓得;那么第二种人跟第三种人:第二种人就像什么?就像佛法当中说这个人他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不真实,他可以说是有解脱的智慧,他不会执着镜子里面的影像,但是他没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没有去找到那面镜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说第四种假名菩萨,是对佛法产生怀疑,被怀疑的网子所绑住了,因为对佛法所说的因果律、解脱、法界实相、成佛果报……等等,都怀疑不信,所以只愿意护惜身命,不愿实地将佛法所说的道与理,确实付诸实行,不乐实际修证,这就是假名菩萨。第五种假名菩萨,不但一直护惜自己的身命,却又不肯修忍辱行;你叫他修生忍、法忍,他是听不进去的,根本就不愿意修行。他认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