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来藏一乘中道般若实相法,是佛法之根本;佛弟子若不能于此法生信,所学二乘解脱道正法也将落于邪执邪见中,非唯取证无期,乃至不免被外道法所取代;于正法期终,进入像法期之初,马鸣菩萨为了要发起众人对大乘法之清净信,为了断诸众生之疑暗邪执,为了令佛种性能相续不断,因此造了《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于论中,以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众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一心 | admin 2020-06-10 |
|
但是声闻教因于各部之所执不同、信受者不同、外道的渗入,而有声闻法分裂后的十八个部派产生,连同根本部的上座部与大众部,共有二十个声闻部派;大乘佛教则因有诸大菩萨的妙法及传承不断而继续一脉相传,并未分裂,前后一贯都以如来藏实相般若智慧及如来藏的一切种子智慧而弘传不辍,并且由于法教及实证境界俱皆胜妙,引生学人更大的兴趣而日益扩大其影响力。但二乘化城的声闻 | admin 2020-06-10 |
|
佛菩提道者谓:修证法界实相之智慧,即是第二、三转法轮所说之般若也。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大小品《般若经》及《金刚经、心经》所说之般若也,种智即是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八识心王一切法,即是唯识学也。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欲界身及欲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欲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 | admin 2020-06-10 |
|
这样证明自己的五色根与五尘,证明自己的意根与法尘,证明自己的六识及受想行都是由本识所出生,那个本识就叫作自心如来;而你已经亲证,确实现观而知道了,生起实相智慧而有了中道的现观,乃至进修一切种智,那你就是证得佛菩提,就成为菩萨摩诃萨了,已经不是声闻或缘觉了。所以,这三种行门同样都是无为法,可是因为无为法的修证内容不同就有了差别;因此,同样是修无为法, | admin 2020-06-08 |
|
(节录自平实导师着,《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二乘菩提法称为世俗谛,意思是世俗法中的真谛─缘起性空而无实法─是虚相而非实相。(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页21。)然而一世就可以成就的二乘菩提,没有这种理上的现观,也不能在事相上直接从理上捨离尘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在事修上下手时,就必须观察真妄相交、虚实相交、空有相交,必须认清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全都犹如交芦一般虚妄不实,必须细观这些法都如同交芦一般全是假有的法性――「汝观交中性」。(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1月初版首刷,页10。)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般若及唯识二系诸经所说空性,非谓万法缘起性空,实说万法缘起性空之实相--空性;此空性即是四阿含中所说「名色缘识之识、涅槃之实际、本际、如、如来藏」也。般若系诸经中,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空性之中道性;唯识系诸经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之究竟性、能生万法之性、无我之性、涅槃之性、成佛之性,如是方名真正佛法也。--------平实导师《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 | admin 2020-06-08 |
|
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不明白无余涅槃的实际,所以是还没有打破无始无明的圣人;所以在大乘中,虽然说阿罗汉是圣人,然却也是大乘别教法门中的愚人,在大乘别教中,还是排不到贤位的第七住位。《心经密意》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共八个识的一切种子的智慧;真心如来藏不但含藏我们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含藏着时时思量、处处作主的意根心的种子,而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六辑菩萨证悟了以后,对全体八识心王,都可以做现前的观察以及体验,这样现前观察体验的结果,使他产生了实相上的中道观行的智慧,这样才是真正的中观。这个中道观行,得要你证得自己的第八识以后,才能够出生;没有证得第八识的时候,你无法现前观察祂的中道性,那你的中观就是臆想的中观了。因为中道的观行,完全是依第八识自性弥陀而作观 | admin 2020-06-08 |
|
如此所悟者不入二乘而得大乘无生忍,了知生命及涅盘之本际实相,非二乘所知,故为无上。《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回向行,而具足道种性,配合进修一切种智而渐渐通达般若,完成相见道位之观行,发起初分道种智;再发起增上意乐,于佛前勇发十无 | admin 2020-06-08 |
|
「事密」虽然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古时印度晚期佛教中的「初期密宗」的事行法门,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些护法神所传的对治世俗烦恼的事行法;但是,我们借着「事密」法召请鬼神来到法会中,然后转入三时系念的法会过程中,由证悟实相的菩萨,对召请来的一切鬼神,以及与会的大众们,开示解脱道的正理,使他们断三缚结;或者详细开示般若实相,也有可能使其中少数的护法 | admin 2020-06-08 |
|
前一是见道所断惑,但得明心,不唯能断见一处住地惑,亦能现前证知法界之实相,因此同时打破无始无明。若作二乘菩提之观行,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虚妄不实者,唯能断我见,亦名断见一处住地,但不能了知法界之真实体性,不能了知法界之实相。后三则是修道所断之惑,要由见道后之历缘对境次第观行而断除之,非是见道时可以顿断之贪爱也。然有例外者,谓见道前已证得四禅八定者 | admin 2020-06-08 |
|
经中所说的这种妄想,就不是由一念无明的烦恼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对法界实相不如实了知——也就是因为无始无明的所知障而产生的不如理作意的思维——对法界真实相不如实知。在打坐当中,都是先有一个念头出现,由这个念头再引生意思,然后才有语言文字随后出现;如果是很散心的话,再接下去就会有影像被引生出来,那就是作白日梦了。他们的出现,是有其先后 | admin 2020-06-08 |
|
佛菩提道是讲法界的实相,也就是说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实相——一切有情法界的根源——第八识空性心。修学解脱道只能出三界,不能成佛,所以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不回心阿罗汉不知不证佛菩提智;必须解脱道修证完成后,再加修佛菩提道,二道都具足圆满了,才能成就究竟佛果。由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具足圆满,能使人成就究竟佛道,所以才说这两大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而且,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在七住位明心的时候,能够证得法界实相心;七住位之前是外门广行六度万行,七住证悟明心以后,而证得法界实相心,因此发起了般若的总相智;而这个智慧是不共外道凡夫以及二乘人。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 | admin 2020-06-08 |
|
」《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