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界上有人很盲目啊,他说,不会啊,有的鬼神他知道说他以前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而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将这个说清楚,即使这只鬼知道,这还是以现在新的意识,来探索了知这个旧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是不同的意识啊!就算是能知道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切,那还是叫作是「故事」,那叫「过去」,那叫「传说」,那叫「假像」,那叫「生死」,那些故往的事情根本无济于事!那我 三摩地

2018-07-23

有这个功夫,无生法忍就容易成功;当然无生法忍一定要配合般若实相的种智智慧才有办法成功,但是如果这个出世间忍,包括佛教界对你们的辱骂,都要能接受,那你就有办法成功。所以当年释迦菩萨被歌利王割截头目手足,不生一念瞋心,这是要有智慧作依归的,否则就很难做到,所以既是忍辱,也是波罗蜜。第四种:有布施波罗蜜,也有持戒波罗蜜,也有般若波罗蜜,可是他修这三个波罗 三摩地

2018-07-23

亲近佛法,并发起探究实相的信心,趣向大乘菩提道!从学做菩萨开始,那么就一定会有一天,就会甘愿做菩萨!甘愿做“难行则行,难忍则忍”的菩萨!愿天下佛子都能甘愿做“难行则行,难忍则忍”的菩萨!(原标题:忍辱真实义)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菩提,除了这两种忍以外,还要进而找到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找到了如来藏而能接受,确定没有错而能安忍,现观祂的本来无生、本来涅槃、本来清净、本来恒具种种自性,确定后能安忍而转依祂的如是真如性;这是忍于觉知心与意根以外的另一个心本来就无生,不是错悟者想要将永远有生有灭的觉知心变成未来永远无生,大不相同;也与二乘法中灭掉蕴处界及六入的&ldq 三摩地

2018-07-23

能够现观诸法都附属于第八识心真如,所以能够忍于一切法本来不生,这就叫做诸法无生的忍,就是无生法忍,也就是对于诸法无生的法界实相能够接受了。有的人明心以后也许会这样讲:嗨!无生法不生,我本来就接受了嘛!这哪有什么好讲的。那是你嘴巴接受了,在意识层面上接受了,实际上往往没办法证实心真如的本来不生啊!也无法证实诸法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的。不能证实的时候,深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35)弥勒菩萨甚至告诫菩萨们,对于什么是于众生没有长远利益的短暂安乐,而什么虽一时令众生不得安乐,但却有著长远利益,这些都应该要以不颠倒的实相智慧如实了知;然后要尽自己的能力,劝导众生能舍离一切没有利益的暂时安乐,甚至以种种方便善巧,从众生那里削夺掉这些不利益。所以弥勒菩萨说:【若苦所随有利益事,众生于此虽无欲乐,菩萨依止善权方 三摩地

2018-07-23

并且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还要依大乘法的般若来证四圣谛,不是以缘起性空来证四圣谛;是以般若、以如来藏的实相来证四圣谛;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善能观察生老病死。二乘人不善于观察生老病死,因为人之所以出生,是怎么出生的?那个因缘与过程都不善于观察,他们只知道因为无明、因为业种,所以不断的出生,但是无明和业如何导致在人间受生成长以及出生?这些道理他们都不懂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该有这种见地才是。所以悟后受了菩萨戒,应该会有不取有戒、不取佛戒、不取相戒的见地发起:所作所为都以如来藏清净心的真如法性为依归而自然不犯戒,不需专在小小戒的戒相微细表相上着眼,这才是断了 三摩地

2018-07-23

再者,已悟之行者也可以实相忏悔、转依真如体性的方式来忏悔过去的罪业;而忏悔的法义要领,我们过去在很多期的般若信箱都有回答,请参阅第二期问二、十七期问八、二十六期问十、三十期问一及问七的回答。并且劝请您至网络书局或各地实体书局请购平实导师讲述的《优婆塞戒经讲记》,当中有甚多的开示。此处因篇幅所限,只能从法理原则上来作说明。问:菩萨戒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为什么一念起杀就会具足十二因缘呢?人家都知道,众生轮转生死的源头就是无明,所以流转生死的因缘是无明;可是无明有两种:一种称为无始无明,那是属于实相方面的不正知,不能实证,不能了知;而这种无明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所以叫做无始无明;又因为无始无明的内含,众生自无量劫以来都不曾相应过,所以称为无始的无明。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当他开始修行时,最多就只是想 三摩地

2018-07-23

无漏戒有三个时节因缘舍弃:第一、退转时,退转是说他的决定心失掉了:本来证得阿赖耶识时,心中认定这是阿赖耶识,也转依阿赖耶识的真实性和如如性,转依阿赖耶识的不贪不染性,心得决定时就是证真如了!确定这就是实相。绝对不怀疑、不退转,心得决定时才能转依祂的真如性。若心中怀疑不能决定,就不会转依祂的真如性,就会心外求法。心得决定而转依祂的真如性了,自然意识心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一切真正悟入实相而证大乘无我法,以及亲证蕴处界空而断我见的初果人,都同样会断除的戒相上的执着,本会同修们在悟后不单有断三缚结的功德,更有实相智慧相应的功德,都应该有这种见地才是。所以悟后受了菩萨戒,应该会有不取有戒、不取佛戒、不取相戒的见地发起:所作所为都以如来藏清净心的真如法性为依归而自然不犯戒,不需专在小小戒的戒相微细表相上着眼,这才是断了 三摩地

2018-07-23

也因为在佛法上来讲,自己和众生一样都有法界实相理体存在,所以是平等平等的;所以不该杀害众生,这叫作第一义戒。以理体的平等、实相的平等来施设不杀戒,合于第一义谛,所以佛门的不杀戒是根本清净的;不是为了免除世间苦,不是为了执着自我及不净心而施设的,所以佛门的不杀害众生戒是根本清净,不同于外道落在我与我所当中,所以说外道是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外道受持不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就依着各人的业种,以及上中下品的不同差别而对现,而对现出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多采多姿、非常丰富而不同的生命情境,以及个人千变万化的际遇不同与差异。佛陀于经文中略说一些要点,但是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仅仅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说明。剩下的部分,也请观众自己请阅佛陀的经典来了解,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此世生命的特质与过去自 三摩地

2018-07-23

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解脱于生死流转重病,非世间医师之所能为,故称为大医王,即是采用高超优雅的解剖方法解剖身体与心理,发现生命结构而获得解脱智慧与实相智慧。生命解剖学亦名生命结构学。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的动态性方法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的事实。决定撰写《生命解剖学》这本书的因缘有些独特。我开始学佛时经常思考生命与命运的问题。例如一只 三摩地

2018-07-23

禅宗公案就是重现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大乘见道实证如来藏的场景,或者大乘见道菩萨展现实相智慧的场景。《阿含正义》指出《阿含经》有禅宗公案,就将整个《阿含经》作为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大乘佛教的文献证据,一举推翻从古至今不断流传大乘非佛说的邪说,楷定大乘是佛说的历史事实。(原标题:《生命解剖学》自序(下)) 三摩地

2018-07-23

简单地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实相法界,证知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继续进修以后才会有一切种智,才能成佛。然而,既是要修学成就佛道,表示全部佛道的内涵都必须亲证,必须经过闻、思、修、证的过程,去亲身经历及履践全部的内容。也就是,除了生起闻、思、修三慧之外,更需要有果证,发起证信与证慧,具足了一切法道的功德与受用;再经长劫无私、无我地以佛法道来救度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然后,当众生正在为佛教做事时,我们不可置身其外,要与众生共行,这就是同事。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众生的行 三摩地

2018-07-23

对一个已证悟明心的人来说,那就更能体会平等的真实义了;当我们自己身边刚好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也应该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他人的布施,并且转依法界实相平等心的非境界,来现观施者、受者以及施物三者都无所得、平等平等;这样的布施波罗蜜,已非世间法的布施所能比。——摘录自张善思居士著《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原标题:不计较不比较 三摩地

2018-07-23

请问,于第一义——也就是证悟如来藏而生起实相智慧之后——他若还没有办法断除众生界的邪见,算不算是摩诃萨?很显然不算!因为这段中说的摩诃萨的条件有两个,是把第一义证了得了以后,还有能力断众生界的种种邪见,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可见这个摩诃萨还不容易当喔!……。所以谁反对我破邪显正,我就说他不是菩萨摩诃萨;他只是得第一义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