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有关生命的真实相貌,包括生死现象的正确了知,对于一般人的人生观,或者修行人的修学之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位观众:我们真的是很有福报,因此才能听闻正法,及建立生命实相的正确知见。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 admin

2020-02-21

所以我们说孝养父母、还有侍奉师长,我们对于对我们有恩的父母跟师长这些尊长,我们对他们的回报有时候虽然我们供给他衣服、饮食,让他们能够过很好的生活,乃至有尊严,可是这样对于我们的父母跟师长来说,那是不足够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提供再好的饮食、衣服、卧具、环境乃至尊重,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还是要继续轮回生死啊!所以我们怎么样能够来报答我们的父母跟师长 admin

2020-02-21

前面四样,就是所谓的无漏无为性,就是一个真如----这一个般若理体法界实相心的真实如如不动性,是本来常在自在性。后面一个能生万法,就是祂的妙真如性,祂的无漏而有为性。依于如来藏,无量无边的众生有轮回;依于如来藏,一切种子、一切的功德、一切法界而有这样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断地运行;依于佛性常住,有情常住;依于如来藏是轮回因。我们在经典里面都有听过佛说 admin

2020-02-21

此功夫成就时,能够让念佛之念持续不断,净念相继;若再配合应有的正确知见,便能以此定力,于四威仪中作观行而断三缚结,成就须陀洹果;乃至能以此定力来参禅而证悟实相,也就是找到每个人本有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念佛有种种殊胜的功德,有心学佛的人应当常常念佛,乃至修学种种念佛法门,而终至能够一心念佛。然而要达到一心念佛、净念相继的境界,需要有善知识的教导,有兴 admin

2020-02-21

对于父母来说,有子女随侍在侧,安享天伦之乐,亦堪告慰;然而,为人子女者,若能帮助堂上二老修学熏习了义佛法,乃至能亲证实相心如来藏,了达深妙佛法真实义味,得大安隐处,更是对父母所尽的最大孝顺之道。譬如佛陀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开示了:子女应当如何孝顺父母。经中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 admin

2020-02-21

因此,我们是有必要对于“六尘及六入”来作一些探讨,这样就能够比较清楚我们所缘的六尘之真实相貌。 而因为虚妄分别的关系,误以为自己所取的境界是真实的,因此就衍生出种种虚妄的执著。一般众生对于境界的执著,可以简单用五欲六尘来作代表,而事实上,如同上面所说,因为意识心所缘的范围非常广大,连带的众生对于五欲六尘之贪著的范围也是非常广大,尤其是 admin

2020-02-21

因此,我们是有必要对于“六尘及六入”来作一些探讨,这样就能够比较清楚我们所缘的六尘之真实相貌。 而因为虚妄分别的关系,误以为自己所取的境界是真实的,因此就衍生出种种虚妄的执着。一般众生对于境界的执着,可以简单用五欲六尘来作代表,而事实上,如同上面所说,因为意识心所缘的范围非常广大,连带的众生对于五欲六尘之贪着的范围也是非常广大,尤其是 admin

2020-02-21

我们前些时候不是很紧张没水吗?所以又送水给你啦!只剩南部缺水比较严重,还得要那边多一些人证悟,心性改变了就会有好的影响出现;断三缚结的人在末法时代是世间少有的,而我们又增加了实相心的证悟—法界实相的证悟—所以一定会有改变的。我们还期待《识蕴真义》的出版,未来会使有很多断三结的人,台湾的灾殃就会渐渐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断三结已经极为难能可贵 admin

2020-02-21

我们要来说,他提到生命意义的省思,我们就要来探讨,佛法本质基本上就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实相,探讨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实相就是三乘佛法的真实义。三乘佛法的真实义就是什么呢?就是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意识觉知心祂与处处作主的意根,这个不是本来就在的,而是被出生的。那么能出生的是什么法?能出生的法能够出生这样一个有见闻觉知的法,然后有处处作主的行相,那 admin

2020-02-21

2、大愿:菩萨行者所发的愿,均属大愿,如愿今生得遇真善知识,能助我进入实相念佛的境界,因求明心见性是菩萨行者的事行,既已明心见性,就能生生世世不离三界而自度度他,故称为大愿;或有人求愿今生念佛,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能很快就得到三明六通,早早回来娑婆世界,来帮助一切众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这也是大愿。不只为自己去极乐世界,也是为了众 admin

2020-02-21

从理上来说,此经乃是指真心实相,唯有亲证实相转依如来藏以后,才是真正的诵经、持经者。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佛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惟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 admin

2020-02-21

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够这样去实践不是更好吗?但是如果没有佛像的地方,我们一样也可以回向;因为虽然没有佛像的地方,我们回向的时候,一样有我们的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来记持这些功德的种子;我们自己的护法神,也会为我们作证。而且我们在实践回向的时候,内心之中乃是至诚心的祈愿诸佛菩萨的显冥加持;因为这样殷重至诚心的缘故,更可以感应诸佛菩萨的摄受加持;那也可以 admin

2020-02-21

2、大愿:菩萨行者所发的愿,均属大愿,如愿今生得遇真善知识,能助我进入实相念佛的境界,因求明心见性是菩萨行者的事行,既已明心见性,就能生生世世不离三界而自度度他,故称为大愿;或有人求愿今生念佛,能上品上生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能很快就得到三明六通,早早回来娑婆世界,来帮助一切众生同样可以得到解脱,这也是大愿。不只为自己去极乐世界,也是为了众 admin

2020-02-21

这种清净澄寂而无所缘念的心,才真是念佛心,这是理一心的境界,是实相念佛的境界。(《无相念佛》,佛教正觉同修会,页46。)也就是在念法身佛。所以魔事的干扰,不是单指其他道的众生来干扰我们;主要是指自己的心去相应、去取相,只要有一念系缘于境,便与真如三昧不相应,皆属于魔事。因此马鸣菩萨说: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灭。(《大乘起信论》卷 admin

2020-02-21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 admin

2020-02-21

菩萨在明心亲证实相以后就不会有我慢,不会恃我起慢,因为知道自我的虚妄。譬如同修们来正觉上课,亲教师们在课程中一再宣演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把大家的自我一再杀掉,杀到最后,我慢就会断除了;不过其余的六种慢却很难断除。但是请您也不必害怕,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那就是所说与所想都要如实。只要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慢了,因为知道自己距离佛地是多么的遥远,又有什么好 admin

2020-02-21

一个已经找到生命实相的人,他对于戒的看法有四种:第一、不着有戒。所谓有的戒,就是指佛教以及外道的那些正戒,这都是以五阴为根本来制订的戒,所以称之为有戒;五阴是有,这个五阴在世间活动也不离有,所以从五阴的有而制订的各种戒,就称为有戒。已经明心的菩萨不再执着这种有戒,所以他不受五戒,而以道共戒为戒。第二、不非戒取戒。所谓非戒取戒,就是指外道邪戒,譬如六 admin

2020-02-21

《瑜伽师地论》说法光明能对治三种黑暗,已证得法界实相之菩萨能如实知道世间的五蕴十八界诸法,以及世出世间法如来藏,这是菩萨之法光明能对治出世间智慧上无明的黑暗;又证悟菩萨如实知道前际、中际、后际,也就是菩萨之法光明能对治多世以来,因为隔阴之迷所产生疑惑的黑暗;又菩萨如实知道了解佛法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证行门,依照这些行门而修行便能够成就解脱果乃至成 admin

2020-02-21

菩萨倒是无所谓,因为以菩萨深利的智慧来看,根本就无内外法、烦恼不烦恼的问题,就是唯一实相----如来藏。但究竟要如何行菩萨行呢?为何许多人都说在行菩萨道,到最后却常偏斜掉呢?我觉得在行菩萨行之前,得先对中道智慧体会深刻,拿捏得宜,才不会偏失掉入歧路。世间法皆是有为有作,是加法,菩萨更须入世间为正法、为众生做一切事,但菩萨在行一切行当中,却有另一无为法在 admin

2020-02-21

因此能够称之为纯善的善知识,那就是他能够开示三界万法实相的这位善知识,他所开示的这个法,是自无始劫以来恒常不变异的法,这才能说是纯善之法,能够教这样的法,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善知识。纯善的道理,其实在佛陀与央掘魔罗之间在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当央掘魔罗,他为了最后一根指头,要杀他的母亲的时候,佛陀就示现,当时央掘魔罗就追着佛陀说:这位沙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