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菩萨得心定已,观此定心住心亦妨涅槃,故于能观而具慧之心亦知应自舍弃,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之无住境,是名舍觉支。此名菩萨观二乘七觉支空。佛子欲入佛法,当以七觉支而自检验。菩提分者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佛子初学佛法,当依三十七品次第而入。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声闻所证;谓菩萨依法界实相而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后在此生的寿命结束的时候,阿罗汉不会再起心作意,想要这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继续不断地生起;因为都是已经了知它是生灭之法、无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轮回痛苦的来源,他有这样的决定心,他当然就能够永灭一切有为法,永远灭掉五阴十八界而证入所谓的涅槃。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82集宗通非禅定(二)+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正旭老师开示(原标题:四禅八定有没有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为身我见,谓于色界天身(包括禅定中所发起之色界身)及色界之觉知心(包括定境中之定心),已能确认其虚妄,由是断除色界我见,不复妄计色界身心为常不坏我,是名断色界身见。四者戒禁取见,谓诸外道依于对色界身心之错误认知,起不如理作意,妄求色界定境之修证,以为涅槃;由是虚妄想故,施设戒禁以为证得涅槃所必须受持之戒禁,三果人于此更深细之戒禁取见亦已断之,是名五下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心、戒心、愿心。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着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十回向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菩萨得心定已,菩萨得了心定以后,观这个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说,这个定心住心一样是妨碍涅槃的,所以能够观而具慧之心,也知应舍弃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能观而具慧的心,也知道应该要舍弃祂;这个意识心应该要舍弃祂,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的如来藏的无住之境,这个是菩萨的舍觉支。这个是菩萨所观的二乘七觉支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 | 三摩地 2018-07-22 |
|
1,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2,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3,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4,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一)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二)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得心定已,观此定心住心亦妨涅槃,故于能观而具慧之心亦知应自舍弃,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之无住境,是名舍觉支。此名菩萨观二乘七觉支空。佛子欲入佛法,当以此七觉支而自检验。前述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修学之法道。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谓菩萨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异于声闻菩提分之于五蕴十八界无常断坏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断执着这种种颠倒的信念与想法,带来的只有痛苦!只有不断的生死轮回!当有一天能心得决定,认出这信念想法的虚妄,自此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份解脱,就可以去除对于这种种的想法系缚,如此就有能力进一步去省视这个能觉知的心,这个能想的心,它本身是否真实?当我们认定心中的想法是真实,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其实都是在坚持认为自己这个能觉知、能思索的心,本身即是真实,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某些大师们,总是以灵明觉了之心作为常住不坏的真心,但这只是定心,是外道五现见涅盘所住之意识心境界,仍然是意识心,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心。对于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深入了解与观行以后,再对佛菩提道深入了解,对修学佛法的内容与次第,有一简单的轮廓后,就可以了知三乘菩提的概略内容。能把三乘菩提分得清楚,对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划分能深切的认知,充分了解其中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年轻的农夫不追牠了,不要牠了,这个驴子这个自己感觉良好的慢心也是一下失落了,只好乖乖的回头,末学相信那时年轻的农夫把犁上驴背,这头驴看着年轻的农夫,牠一定心里想着:主人你一定还是爱我,对不对?,还不是牠这个自己感觉良好的慢心在作祟。而爱闹的张小弟跟张太太,同样也是自己感觉良好的慢心在作祟,说白了其实就是句:我的好妈妈怎么能忽略了我呢?所以一定要闹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阿难尊者托钵向摩登伽女索取一钵井水时,摩登伽女因自己出生自四种姓中最下阶级的首陀罗,身份卑贱不敢直接将水递给出生王族的阿难,然而阿难尊者说他已是出家沙门在他心里人人平等已没有贵贱之分,见阿难尊者不因出身尊贵而高慢,因而摩登伽女受其平等心所感动,又见其外表长得风度翩翩、仪表庄严、相貌堂堂的样子,就情不自禁的爱上阿难尊者,…因而得了相思病,苦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有人作了以后不具足:他的果报虽然确定了,但是时节不一定,譬如他造许多善业而具备福德了,可是回向证得解脱果或佛菩提果时,证悟的因缘仍不具足,因为他仍然心不决定,就没有与定心所相应,虽然遇到了正法,心不决定而有怀疑的缘故,缘就不成熟;他将在未来某一世悟入,但不是次生、也不是后世,证悟的时节仍不确定,这是作不具足。所以行善而回向证悟时的心有没有决定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师子吼菩萨言:世尊!是人何故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讲详细一点,换另一个观点来讲:你们决定来听我说解脱道的法理,决定心就是生因;来到正觉讲堂遇到我说法,你就可以听法了,这就是了因,了掉你想来听法的生因;闻法之时现观当下就断了我见,这就是果。但是这个断我见的果,也是未来断我执的生因,在未来数年、二十年后,或者在未来世中因此而断了我执,那么今天的闻法就是生因;未来重新听闻正确的解脱道法义,当下断了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于这一个能够离开五尘境干扰的一个意识的定心——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依您有三归、您有五戒、您有菩萨戒,依这样的善心,乃至依您在修学定慧之外,还有努力地在修集福德。您有努力地依于定慧,而来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依这样子种种的四种修。在每一本正觉同修会出版的结缘书或局版书,背后都有记载的一个佛法三乘菩提修学次第,都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意识心的现起有三步,第一步为率尔初心,第二步为寻求心,第三步为决定心。意识于五无心位(昏迷闷绝、睡眠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消失而不现。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把意识心当作真我,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我见。意根又称末那识,祂恒与我贪、我见、我痴、我慢相应,意根无始劫来恒审思量、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与无名业力相应、具有遍计执性。末那从无始劫来于五位中(睡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禅定的初禅、二禅修证,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有其必要性,因为可以先得到一些受用,就可以安定心情在佛法中了。毕竟证悟是比禅定更难修证的,若没有好因缘遇到真善知识,穷修一世也是悟不了的。但是禅定的修证,也该有时节性的观察:应该在什么时间来修学最好?如果性障降伏或修除了,想要证初禅是很容易的,前提是五盖要先伏、除。可是那些人贪瞋痴慢疑都还很重,五盖都不除,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无漏戒有三个时节因缘舍弃:第一、退转时,退转是说他的决定心失掉了:本来证得阿赖耶识时,心中认定这是阿赖耶识,也转依阿赖耶识的真实性和如如性,转依阿赖耶识的不贪不染性,心得决定时就是证真如了!确定这就是实相。绝对不怀疑、不退转,心得决定时才能转依祂的真如性。若心中怀疑不能决定,就不会转依祂的真如性,就会心外求法。心得决定而转依祂的真如性了,自然意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