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上品往生者,除了应修之福德以外,于舍报前必得要在大乘法的领域涉入或深或浅,浅者如同佛于《菩萨璎络本业经》所说:「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 三摩地

2018-07-21

1,十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心、戒心、愿心。2,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3,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4,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 三摩地

2018-07-21

二、无漏位,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常乐证智所观境故,于所观境恒印持故,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于一切法常决择故,极净信等常相应故,无染污故,无散动故;此亦唯与舍受相应,任运恒时平等转故;以一切法〔六尘亦是一切法所摄〕为所缘境,镜智遍缘一切法故。】此论文中已说明:第八识在异熟识位及阿赖耶识位 三摩地

2018-07-21

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三法印事实上就是三三昧,三三昧事实上就是三法印,只是因为实证三法印之后,心中产生决定性(与定心所相应),所以称为三三昧。前面基本了解了三法印为什么要称为三三昧,为什么称为三解脱门;接下来对三法印,再作比较详细的了解。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三法印的内容,我们要先把三法印分成两组:初步可以观察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们可 三摩地

2018-07-21

当佛宣布下一尊佛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时候,也不会有一个阿罗汉表示异议;佛灭后也没有一个阿罗汉,敢去绍继佛位,这都表示了说:阿罗汉与佛是不同的,阿罗汉与佛相差甚远!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声闻的修行,无论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它的背后都是要先以断我见为先决条件!能够断我见,则是要依凭着深信佛所说涅槃之中有实际、清凉,有本际、非断灭,所以有这样 三摩地

2018-07-21

那菩萨得心定已,菩萨得了心定以后,观这个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说,这个定心住心一样是妨碍涅槃的,所以能够观而具慧之心,也知应舍弃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能观而具慧的心,也知道应该要舍弃祂;这个意识心应该要舍弃祂,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的如来藏的无住之境,这个是菩萨的舍觉支。这个是菩萨所观的二乘七觉支空。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 三摩地

2018-07-21

当佛宣布下一尊佛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时候,也不会有一个阿罗汉表示异议;佛灭后也没有一个阿罗汉,敢去绍继佛位,这都表示了说:阿罗汉与佛是不同的,阿罗汉与佛相差甚远!还有一点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声闻的修行,无论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它的背后都是要先以断我见为先决条件!能够断我见,则是要依凭着深信佛所说涅槃之中有实际、清凉,有本际、非断灭,所以有这样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得心定已,观此定心住心亦妨涅槃,故于能观而具慧之心亦知应自舍弃,不着不贪自心,住于不知不见之无住境,是名舍觉支。此名菩萨观二乘七觉支空。佛子欲入佛法,当以此七觉支而自检验。前述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修学之法道。然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谓菩萨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异于声闻菩提分之于五蕴十八界无常断坏 三摩地

2018-07-21

在千变万化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坚定心志,想办法去把这习惯改变过来。当一个人改过迁善之后,下定决心远离一切恶缘;改名换姓,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谁也不认识他,过新的生活。但是要过新生活之前,自己的习惯要改,习惯如果不改,这个业还是在。习惯改了,业就从定业成为不定业,从共业转成不共业。这个时候我们说,他的业消除了或减轻了。念佛人也是一样,要想让信和愿能够不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数到有一天定心出现,数字出不来了,他应当知道让这声音绵绵延续下去,用一个妄念就可安住,不需要十个妄念。念佛也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有六个妄念,平常参加念佛会共修,为了对治人们的散乱心,总是念的很快。自己练习时必须回到平常的速度念佛,到心不散乱时,就把佛号舍掉。有的人跟性好,持名念佛时明了心里经常出现的佛号会使忆佛的念不能纯净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心开接著我们进入正修行的第七个单元,谈一谈果地无相念佛。我们前面讲过,无相念佛还是在因地之中念佛,施设一个名称叫无相念佛。现在这一个阶段讲的无相念佛,是已经明白什么是自性弥陀,但是仍然还不能够眼见,所以称为果地无相念佛。这个阶段的念佛,也可以称作真实念佛,虽然还在空的一边,但是已经真实了知真如,所以能够称为果地无相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佛若能以“禅定心要”修行净土法门,以净土法门之助益成就动中工夫,则无论修学禅或净土,皆能得力,连获成绩。末学不揣谫陋,提出以上看法,欲以浅薄之经验,粗鄙之文笔,效野人之献曝。但求利益众生,不计个人毁誉,执笔为文,渐积篇幅,终于成书。除提出前开浅见之外,并略述本书之缘起于后,以明始末。末学于一九八七年初,因执行业务极为繁忙,无时间打坐,每晚 三摩地

2018-07-20

殊不知念佛人中亦不乏上根人,常念至心无所念,无佛可念,而定心宛然。亦有少数参禅者,不但鄙视念佛人,亦对共修禅者乃至其他道场修禅者,心存慢意,谓己胜彼。不肯下心倾听对方之经验与心声。于三毒之上复加慢心,因慢心故瞋恚转盛。此种慢心,为害禅者及修定者甚钜。若不去除,终日在人我之间分别高下;欲求定心乃至见性,犹如凡夫登天,甚难甚难。而攀缘心之障碍禅定,对于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一声,尚且罪灭河沙,何况拜佛时一心不乱、定心忆佛、灭罪难量。此种无相忆念拜佛法门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习定方法。此种工夫由动中得,是故将来修成无相念佛时,身心能于声色中来去自如,而不妨碍无相念佛之净念相继。权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念佛经验又不了解如何无相忆佛念佛之人,应于日常生活中持名念佛。随时随地在心中默唱佛号、心念心听。藉以降低攀缘心,统摄散乱心。行 三摩地

2018-07-20

若常外缘,欲见自性,定心则散,一段时日之后,渐渐不见自性。若完全内摄,则住定境,不见自性。若见性人于见闻觉知之中、保持内摄外缘之均等,则悟境不退,自性时时在前。此即禅宗六祖所谓“念念不离自性”,即是保住、任运。此需具备无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动中看话头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则便需远离尘器,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3、证得禅定者(退分除外)若于日常生活中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仍然有很强烈的私心、慢心或者瞋心,那就不是真的亲见自性弥陀,也不是实相念佛的境界;他是以妄心,定心作为自性弥陀。因为真见的人已经失去了身心的真实感,“我”的真实感消失掉,所以两年到四年之间,慢心、瞋心、私心都会变得很淡薄。第四个解脱正受要解释的是:有少数人初见自性弥陀后,反而有贪、瞋转盛的现象,跟一般贪、瞋转为淡薄不相同,这是因为知见 admin

2018-07-20

第一节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心开接著我们进入正修行的第七个单元,谈一谈果地无相念佛。我们前面讲过,无相念佛还是在因地之中念佛,施设一个名称叫无相念佛。现在这一个阶段讲的无相念佛,是已经明白什么是自性弥陀,但是仍然还不能够眼见,所以称为果地无相念佛。这个阶段的念佛,也可以称作真实念佛,虽然还在空的一边,但是已经真实了知真如,所以能够称为果地无相念佛。 admin

2018-07-20

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 admin

2018-07-20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乱的状况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止静;当我们打着妄想,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忆佛,那么这个散乱会有哪些样状呢?我们来藉着无着菩萨的分类,略为了解一下。无着菩萨他把修定时,会造成心的散乱状况分成五类。无着菩萨说:“心散乱,有其五种: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 三摩地

2018-07-20

应该将忆佛的念收摄到觉知心中,觉知心无形无相,忆佛的念亦无形无相,所觉知的定境法尘无边无际,忆佛的念亦无边无际,如此容易成就三昧定心。但应注意的是,无相念佛的「无相」和觉知心的「无相」,只是和有音声、形相的念佛作区隔,而有的方便说法,其实仍不离意识心与定境法尘,不是第八识远离六尘的无相。莫错把成就念佛三昧的定心,误为第八识实相心。(三)挂念时间,心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226条/1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