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依佛经中的开示,佛法修行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和收获,均不离五力:信力、念力、精进力、定力、慧力,定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定力给我们修行所带来的帮助和好处,非身有体验者,难以具知。但身为佛子,当信佛语,既然佛开示应修定力,那么即使我们尚未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也应精进去修,等获得利益之后,自然明白。那时,必定更加感恩佛的慈悲。二、禅定基本知见1、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涅盘经》说的三个条件:慧力、定力、福德都要很好。若缺其一,我纵使帮了忙,也只能使你成为解悟佛性而不能眼见,这一世想要再眼见佛性,机会可就微乎其微了!所以说,在这佛菩提道上面,你如果不够勤行精进,成佛过程就会很慢;释迦牟尼佛发心比弥勒菩萨晚,结果却先成佛了!精进就是有这个好处,所以修学佛菩提也一样要精进勤行。第四个要注意的:要愿意努力救济众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涅槃21-22》<正觉电子报第119-120期>(原标题:欲证真如应具备的福德、定力、正见及四加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者、要教导修学者拣别定境、定力、定相等差别。应教导修学动中定力,如无相念佛、无相拜佛等功夫,使其能在行住坐卧中因有定力的摄持,容易定慧等持,不攀缘世间五欲,于六尘境界中少妄想。现前能专注用心于法上,未来始能更进一步而有看话头、思惟观的功夫。他日缘熟,因有动中定力使心细腻的关系,便易于话头疑情之中或公案思惟观中,一念相应而证悟如来藏。或因看话头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三乘菩提修学次第有四种修: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关于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色界识蕴仅存第六识——离念灵知——亦须藉四空定之定力才能安住,亦须藉意识所得定力产生之禅悦为食,才能维持其生命;既然同属如来藏因与意识定力、意根触定境法尘为缘,然后方得生起、存在者,当知亦是因缘和合而成者,当知亦是众缘蕴积而成者,是故无色界识蕴虽唯一识,仍是识蕴所摄,仍是蕴集如来藏因与其余诸缘而成者,故名识蕴。然而三界中之离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熏闻正知见、如理作意的思惟,而心得决定,很重要,经常反复的练习,随着定力、慧力的增强,习性才发作就可以发觉,可以马上喊卡,这样就不会被习性带着走了,就减少了它的一分势力。以下分享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第306页中看到的一段话:「可是七识心王的习性是无量劫以来就一直熏习染法的,习性根深柢固,一时毕竟不容易改,那得历缘对境去渐渐的修正,要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成佛必须要证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依于一切种子识,种子就是功能,您要成就佛地的一切种智,于一切法无所不知,能够具足一切的智慧、神通、威德,必定是依于您在凡夫已经具足了福德、智慧、定力、资粮;您断我见,乃至您断我见之后,你明心了,证得了这个阿赖耶识第八识,也就是所谓的一切种子如瀑流,这一个阿陀那识──一切种子识;因为一切万法皆从这个阿陀那识所出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他的五力是具足的,他的信力、精进力、定力、念力、慧力的用功都是在正常的增长,不需要额外示现瑞相而让他起信,所以佛菩萨就不需要示现瑞相给这些菩萨。因此,很多用功得力的菩萨却没有见到瑞相,一样是智慧深妙,一样是功德成就;因为这位菩萨乃是久学菩萨,他目前的位阶用功顺利,也就是说,他安住在佛陀的圣戒之中而行,那就不需要透过瑞相的鼓励。可是,如果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让众生具足定力、慧力、福德三资粮,得以真见道而证得自心如来第八识,也就是证得阿赖耶识;因而发起了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总相智;然后以总相智为基础,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修道位的道种智,最后得以圆成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也因为如来世尊诞生人间,不辞辛劳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让众生在漫漫长夜当中有了明灯的指引,因而到了究竟的彼岸,得以解脱生死及成就佛道。所以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着,正智出版社,2013年4月2日初版二刷)由此可知,做生意能不能赚钱真的跟往昔福德有很大的关系!四、该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我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透过参禅深入参究,就是《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因为定力、慧力、福德等次法条件,所以一念相应慧而亲证此心,因而有下列三种情形出现:第一种、菩萨亲证此空性心,随时随地可以观察祂本来就自在,不观察时,祂也自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第二种、菩萨现前观照五阴十八界等空相,都是有生有灭、有染有净、有增有减的法,都是虚妄法,所以菩萨亲证空性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个人修学应知居士在家修学佛法,也应如出家人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修学目标,制定每日的功课,并从起床时的第一个念头开始,保持内心的观照,念念在佛,心心在法,自觉将日常生活佛法化,在一切行中修集福德、定力、智慧,并消除我执、我慢与性障,以早日成熟证道因缘。以下是一些修学中的善巧方便和仪轨,若能善用则可作为修道助缘。1、安置佛堂若有条件,居士可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居士当在一切行中欢欢喜喜遵守礼仪、戒规,同时现观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的苦、空、无常、无我,努力修集福德、消除性障、修习定力、增长智慧,断除我见、我执、我慢,乃至明心见性,快快乐乐地步入成佛之道。如此,岂不乐哉!说到在家居士的修行,佛陀跟修建祗园精舍的给孤独长老说,能够具足四种的乐趣:第一、能享受以正当方法获得足够财富与经济上的安全感。用正当的手段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的差别,在见性了以后,就证悟了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位;有的在见性了以后,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于十行位;也有的人见性以后,再证得一切行如梦幻的如梦观,所以入了菩萨的十回向位。这个都是因为菩萨在修行上,过去的修行的多世熏修,于福德还有差别。所以佛菩提果在别教上面,为何有这样子修证的这样子的一个差异呢?也就是因为过去 | admin 2018-07-22 |
![]() |
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之差别,有于见性已即证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十行位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一切行如梦幻者,即成十回向位菩萨。此依往昔世之多世熏修而有差别,非一切见性人皆同一位也。依最低标准而言,真悟藏识之人,若不退转否定所悟藏识转取意识心为真心者,此人位在七住位,尚须依第三章之第三、五、六、七节进 | admin 2018-07-22 |
![]() |
在十住位中,透过看话头的功夫,也就是看住话的前头,并将话头的变化及差异看得清楚,于定力、福德、智慧的之下,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肉眼看见自己的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幻,成就如幻观,十住,成为十住菩萨,亦名十住达人,乃是十住位最究竟的达人。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如幻观成就后转入十行位。所谓十行位,就是十种具足菩萨种性的阶位,也就是十种不同菩萨种性的达人。并于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四者为什么叫作如意呢?这四者为何称为如意?因为在前面的四念处当中如实修习、观行的智慧,又在四正勤当中精勤修持,由于精进的缘故,所以定力、慧力皆得增长,而且心得决定,所以使得定慧均等,所愿皆能成办,所以这样子的缘故,就称为如意足。也就是说,这个四如意足是因为我们在前面的四念处当中,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身念处还有法念处等等这样的法里面,这个四念处当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根、五力——五根即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大乘佛子以闻熏佛法故修学十信,十信满足则生信力,而其信根非因修得,本自有之。以信力生故,仰信诸佛菩萨之解脱及智慧境界,信任自己亦应能修能证,心向往之,精进修学,即与精进根相应;精进根相应故,起四正勤,能时时修,恒时修;以时修恒修而不舍故,依精进根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要能够很深入去参究,一定要有正知见、定力、福德等条件来庄严,否则是无法深入参禅乃至可以明心见性;所以,自古以来证悟的禅师并不是很多,只有少数人,并不是多数人。所谓的正知见,要有真善知识教导,告知真心离见闻觉知,告知要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告知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似一等等。所谓的定力,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浅定的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