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设无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辅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道士,行四等心,慈愍众生。’时,四天王闻已,便怀愁忧,惨然不悦。是时,四天王即往忉利天上,集善法讲堂,以此因缘具白帝释:‘天帝当知: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帝释、三十三天闻斯语已,皆怀愁忧,惨然不悦,减诸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六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孝顺父母,你能够好好地治理你的家庭,好好地调教你的孩子,以及让你的妻子能够无忧,不会为生活而愁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正知正见,并且随缘随分随力修集六度十善,护持三宝、护持正法,以此培植深厚福德。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 admin 2018-07-21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能忍。对凡夫众生而言,最难忍的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老人家又问:“那我怎么办?”佛说:“你可以先赞叹三宝,赞叹完了就供养三宝,三宝供养完了就孝顺父母,父母如果已经过发,你就去布施众生、利乐有情,有这些善法作依靠,下一世就可以好好的过日子。”佛对世俗众生也是很有耐心的开导,这也是难忍能忍,并不是只有忍众生的瞋恚、贪求无厌。此外,还要在法上忍于众生的愚痴,这也是难忍能忍,佛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修集福德: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供养上师、护持正法、长养慈悲、救护众生令彼‚趣“法、次法”。法与次法二者都已圆满时,即是成佛时。 讲记:好!接着平实要做个总结了!如同上面所说,已经具足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正确概念以后,能够常常去思惟、整理,就能够使以往所修的玄学转变成义学,也能够了知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也能了知世间其余宗教的局限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一目世间八正道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说菩萨睒子经》)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的行谊,来为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们讲述一则故事。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国家住着一个贫穷人,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女,因为家庭贫穷,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子女。附近邻居问他:你父母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应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即帮你证悟的师长) | 三摩地 2018-07-20 |
|
究竟释迦世尊所教导我们孝顺父母,它的真实义理是什么?一般人都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他最起码作人的人格,就是要包括了孝顺、礼敬、供养父母,否则连作人的资格都没有了,这一点不论是古今中外,不论是学佛与否,都不会改变,因为这是世间的常法。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佛说到父母的恩德深重,重到众生无论怎么样的回报,都没有办法回报他们的恩德,所以佛应当要 | 三摩地 2018-07-20 |
|
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但只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布施当然是拿了钱往外去行善,但是有人把本来供养父母的钱财删减甚至取消了,拿去外面大道场为自己做面子,心想:我有能力每个月供养许多钱。譬如每月供养师父一万元。这其实是向父母克扣了月银来布施的,这是愚痴人!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无量世当中孝顺父母、奉养父母,才能获得三界至尊——成佛的果报。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上(节录)是时菩萨慈孝于父母时。性有报恩恭敬承事。远恶就善随时供给。夙起夜寐瞻父母意无事不办。所约教训未曾违失。有如是柔和之心。以是之故有如是事。心所修行常自观察当办何事。所闻教诫寻即知之。常怀欢喜一切爱敬。念尽知父母之心。常念欲报 | admin 2018-07-20 |
|
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应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即帮你证悟的师长) | 三摩地 2018-07-20 |
|
--------------------------------------------------------------《梵网经》节录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舍利弗问经》节录(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