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供养父母,诸贤圣及 admin

2018-08-13

你们要这么学,应当要殷勤且尽心地奉事孝养父母。」----------------------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童谣儿歌常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另外小学课本也教导说:“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由此可知父母的辛苦与伟大。我们都知道供佛或供养三宝的功德很大!但别忘了,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两尊活佛,也就是我们的 admin

2018-08-09

真正的天魔外道他是怎么样呢?他是慈眉善目,而且他会叫你去做慈善事业,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想要解脱的时候,他一定会开始行善--他会行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乃至他会做一些善业,可是他就说:“你这样做就好了,你这样做就已经是解脱了,你这样做就一定可以成佛了。”他就这样说,这样子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天魔外道他可能是长得慈眉善目的喔,可能对人 admin

2018-08-06

通过劝导大众忠君爱国,尊崇礼仪,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改恶向善等,来实践人道伦常;然而口说一套、作的又是另一套,数百年来不断地牵涉政治领域,乃至造反谋权等。(注一)   一贯道认为「修道」目标即是回归宇宙与我人身心的根源──「明明上帝」,也就是所谓的「道理」,而「道」即是「理」(只是名相不同),其乃宇宙本体,也是宇宙万物创生起源;但这样的 admin

2018-07-23

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我们长大如果有能力回报父母时,应该以恭敬心来孝养父母,这就是在种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师长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经教导过我们的人,纵使他们无法帮你证悟,但毕竟都是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除非他未悟言悟,并且害你成就大妄语业;只要没害到你,他所说的虽然只是表相或者世间正理,对 三摩地

2018-07-23

而也有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舍不得花用之外,也不将钱财拿来孝养父母,不分给妻子、仆从等,更不想要布施给外面的众生,这样的人通常是属于有严重的悭贪,也是属于愚痴的行为。就譬如这个故事里面的婆提长者一样,因为他不晓得这些钱财是带不到未来世去的,今生虽然得到这些财物,却不会善加利用而继续累积福德,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就好像五谷收成之后,就一直放在仓库而不加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三章第三节所讲的三福净业中,有这样的开示: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分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的。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的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称为贫穷;慈悲的母亲还在时就像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慈悲的母亲往生后就如同太阳下山了;慈悲的母亲在的时候就像明亮的月亮,慈悲的母亲身亡时就像黑暗的夜晚。所以佛陀说:我们应 三摩地

2018-07-23

从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佛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 三摩地

2018-07-23

通过劝导大众忠君爱国,尊崇礼仪,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改恶向善等,来实践人道伦常;然而口说一套、作的又是另一套,数百年来不断地牵涉领域,乃至谋权等。一贯道认为「修道」目标即是回归宇宙与我人身心的根源──「明明上帝」,也就是所谓的「道理」,而「道」即是「理」(只是名相不同),其乃宇宙本体,也是宇宙万物创生起源;但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只是人为的想象与建立, 三摩地

2018-07-23

何等为十?一形容佣直长寿,二世间慇重,三信根坚固,四孝养父母,五亲友眷属皆悉广大,六美名称赞,七色相端严,八见者欢喜,九富贵上族自在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佛幢幡获如斯报。「若复有人,于如来塔以衣布施,获十二种殊妙功德。何等十二?一身体佣直,二见者欢喜,三福相光润,四色相微妙,五色形无比,六身无尘垢,七衣服鲜洁,八卧具细软,九得大自在,十命终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归命三宝、供养三宝之后,接下来应该要广结善缘,修三福净业,并且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道、行三种布施以及菩萨六度等等。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 三摩地

2018-07-23

接下来就是还要孝养父母。为什么孝养父母也是修集福德资粮之一呢?因为父母是报恩田,我们每一世每一世在人间行菩萨道,都要藉父母之缘才能够取得这个色身。那么父母恩深不可报,如果不能感念父母之恩,又如何能感念佛菩萨,以及善知识之恩呢?又如何能感念说,众生无量过去世成为我们的父母之恩呢?所以说知恩报恩是这个菩萨福德的显现,菩萨要知恩报恩,才能够如实来修集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接下来就是还要孝养父母。为什么孝养父母也是修集福德资粮之一呢?因为父母是报恩田,我们每一世每一世在人间行菩萨道,都要藉父母之缘才能够取得这个色身。那么父母恩深不可报,如果不能感念父母之恩,又如何能感念佛菩萨,以及善知识之恩呢?又如何能感念说,众生无量过去世成为我们的父母之恩呢?所以说知恩报恩是这个菩萨福德的显现,菩萨要知恩报恩,才能够如实来修集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培植福德广结善缘所应做之事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行三种布施。不能孝养父母者,如对父母苛求或瞒骗欺诈父母所有财物,而想求解脱者,学佛必不相应。对于师长不能奉事者,则学法不得力;因信心不足,不能奉事而有慢心,师长虽有传授,不能如法修学。慈心不杀是为断后有之种子。真如佛性是菩萨所修所证,菩萨从大悲中生,故菩萨见道后,生生世世在 三摩地

2018-07-23

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田,也就是要孝养父母、敬事师长。这是因为父母以及师长不辞辛劳地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教养我们,长养我们的色身以及智慧。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在他们想要重新再去种福田之前,有一件事情我先得要提出来讲:必须先要孝养父母,然后才去外面修福德、学作人。假使对父母不肯孝养,对父母讲话恶行恶状、恶口恶语,背后常常说父母的闲话,不能孝顺,却说要去利益有情众生,那都是假布施,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布施。他们说要去学做人,我赞成,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好好的先学习怎样作人家的子女、媳妇,把这个学好了、做成功 三摩地

2018-07-23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者,中品下生花开后,闻法欢喜得须陀洹。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清净、威仪无缺,或在家人一日一夜持八关斋劫者,中品中生花开后,闭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正法、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唸佛的境界为什么可以这样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有他基本的世间福,他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部分的福业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以这个眼光来看,的确出家就比较殊胜,因为他连世间事,连孝养父母、照顾子女的事情,乃至照顾社会,对国家社会的种种的贡献之事他都不作的。因为他要疾求涅槃、要出离三界,不管世事,这样子当然出家是最殊胜的,是应该以出家为重的。可是那样子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佛法最后是使人成佛,而不是使人入无余涅槃,因为入无余涅槃叫作小乘法,因为他不再出现在三界里面利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7条/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