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内心不嫉妒别人,看到别人得利,内心为对方欢喜;看到别人过得很苦,内心也都生起慈悲心怜悯心,然后都是用善良温和的眼神或脸色以及言语对待别人,这样自己将来当然会得到如上面所说的许多福报,这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这样过去世与今世都这样做的人,当然运气都会非常的好,也就是福报会非常的好,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常修善业就会得到可爱的异熟果报,常 admin

2023-10-11

   这个时候寺主从外面回来,看到罗汉用这个香油涂身,便心怀嫉妒,而且口出恶言地骂说:‘你是出家人,为什么这样子香油涂身呢?你这样子就像将人的大便,人粪涂在人的身上一样啊!’就这样子恶口地骂詈这个阿罗汉。 这个阿罗汉比丘,其实他是为了要让这个檀越,让这个施主种福田,所以让他涂上香油。这些话讲完以后,这个时候香油涂身的阿罗汉,因为心生怜 admin

2023-10-11

  我们都要发愿往三果迈进! 有的人是被凶了然后内心生气或不舒服,但埋藏在心里也不敢反抗,然后就记恨甚至离开道场或退转,那样就很可惜了! 而有的人是被人凶了之后就凶回去,那当然还是要努力修行让自己进步,进步到被凶了也没感觉不会痛苦! 另外在佛法中有提到大福从心生,又说随喜增福,随喜就是不嫉妒别人、替他人高兴,因为当一个人看到别人成功或做善事 admin

2023-10-11

  要结一个善缘不容易,要毁了它却很容易,好好珍惜每一个因缘吧!也期望诸位都能以佛法之命脉来着想,而不以个人之得失而生嗔心、嫉妒心、相互扶持,才能久住。   目前同修会里的同修,如果还有人认为恩师摧邪显正是在自赞毁他、批评诸方大师,并且因此曾生烦恼心的人,希望你们把恩师的著作好好研读,如此摧邪显正是不是要救诸方大师?是不是在提升您的见地?如 admin

2021-05-14

  因为,可以上生欲界六天的天堂,必须持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等七圣戒之外,还要加上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等三种善业。可是有哪一个众生没有邪见呢?只有归依佛教三宝信受正法的众生可以没有邪见,因此才有机会永远不堕于三恶道,永保人天之身。所有信仰其他宗教的众生,只要不能接受只有佛教有解脱智慧、实相智慧者,必然会在巧遇佛教之 admin

2021-05-14

  不生嫉妒教于他人令得受持。修诸功德来生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妓乐幡盖华香灯明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房四事供养。持八戒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为苦恼众生深生慈悲。以身代受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净慈心。以此功德来生我所。或造僧祇四方无碍斋讲设会供养饭食。修此功德来生我所。 admin

2021-05-12

  愿我得菩提后,仅仅宣说一句法要,亦能使——声闻、缘觉根机众生各自听闻相应乘法语;所有远离资粮之众听闻布施法雨;远离福德、希求善趣众生听闻持戒法语;互相憎恨、各感恐怖众生听闻慈心法语;杀害众生之有情听闻悲心法语;具嫉妒、吝啬心众生听闻喜心法语;迷于色界、无色界众生听闻舍心法语;对欲界生贪之众听闻言其过患法语;反感、厌恶大乘法众生听闻随呼吸生 admin

2020-07-30

  那这个正念在世间法上面,就是不嫉妒、不恚怒、不事邪,这个是世间的正见;那在出世间的部分的话,就是离心三恶、行四意端、清净无为。那再来就是正定,正定的话是存好心应该要心存正定。那世间的正定,什么叫作世间的正定呢?这个是性体淳调,安善安固,心不邪曲。那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们这个部分还是没有办法说完;必须要等到下一集,再把所谓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admin

2020-07-06

  嫉妒谄曲,无所惭愧。自大放逸,憍慢、我慢、大慢、邪慢。好行欺诳赞美其身。多作方便开利养门。凌践白衣伪现亲厚。因势得财以夸众人。毁破戒品、定慧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于佛法众心不定信。不信业报,贵于现利,谓无后世,多诸疑悔。志性浅弱,常奸惊怖,舍利弗,是名弊恶比丘。如是痴人于我法中,便是屎尿臭秽不净。是人成就身口意业,命不清净故,命终之后堕在恶道,入大地 admin

2020-06-14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 admin

2020-06-14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zhèng)竞;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admin

2020-06-14

  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焚 admin

2020-06-14

  到已,下七宝台,以价直百千璎珞,持至释迦牟尼佛所,头面礼足,奉上璎珞而白佛言: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四大调和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否?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否?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又问讯‘多宝 admin

2020-06-14

  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敬与利养、爱乐婬佚等等这六尘境界,甚至于毁谤正法而不知不见,也毫不畏惧后世苦报,这样的一切佛法中的修行人,都摄属于无惭愧僧。至于胜义僧,如经典中说:【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 admin

2020-06-08

  我执可谓是与生俱来的,譬如幼儿因为我执的缘故,执著我、我的(我所),不容许别的小孩子玩他的玩具,父母如果亲近别人家的孩子,幼儿也会流露出嫉妒心理和行为,没有人教他,他生下来就会执著我与我所。众生由于不明我执的原理,故一直对我执习以为常,甚至以执著为荣,以为千辛万苦,百折不挠地实现了某一个目标就是成功,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可能远大于自己所得到的。人类之 admin

2020-06-08

  若想要亲证解脱果中的慧解脱,应当先离贪爱与嫉妒,这是求证慧解脱的三果修行者首要之务。若不能远离贪、嫉,还会有一分贪爱名闻利养的心行,嫉妒他人的好名声、高证量,这种人连五阴所执著的我所都无法断除,何况能断除意识心的我所?当然不可能获得慧解脱果的亲证。--------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二节心解脱、慧解脱——见道与修道。 admin

2020-06-08

  若想要亲证解脱果中的慧解脱,应当先离贪爱与嫉妒,这是求证慧解脱的三果修行者首要之务。若不能远离贪、嫉,还会有一分贪爱名闻利养的心行,嫉妒他人的好名声、高证量,这种人连五阴所执著的我所都无法断除,何况能断除意识心的我所?当然不可能获得慧解脱果的亲证。--------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二节心解脱、慧解脱——见道与修道。在末法的时代 admin

2020-06-08

这时候,国王就产生了嫉妒心,他下令把这个人逮捕起来,然后要把他处斩。这位大臣刚好经过,他就问: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处斩这个人?就请国王刀下留人,然后帮他据理力争。他说:对于声音来说,它又看不见有任何的人形出现,而且对于男女之间也没有通奸的种种情事,是不是国王你可以饶他一条性命呢?这样对他是不是比较公平呢?最后国王不得已就只好放了他。于是,这个人就跟 admin

2020-02-21

对佛法不了解的人因为没有正确的知见,会将这个说法认定为事实,并作为言传身教的重要内容和心得而不断地传承下去,因此,仅以小文一篇,以正视听!(------微信公众号《佛法文摘》2019/1/7)那么,为何有些人在群众中,会没有威势而被人欺负或瞧不起呢?经典是这样教导我们:最主要的、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于诸众生起嫉妒心。过去无量劫来,心起嫉妒与众结怨,来世果报当然 admin

2020-02-21

佛在经中,曾将他自己亲身毁谤贤圣而下堕地狱惨痛的经验说出,这个惨痛的经验,也与暴志比丘尼有关,如《佛说兴起行经》卷2开示:往昔阿僧祇劫以前,有佛名为尽胜如来,其座下有两位比丘,一为无胜比丘,是一位阿罗汉,本身有神通,另一位是常欢比丘,本身结使未除;当时有一大爱长者,其夫人名为善幻,善幻夫人供养无胜比丘,四事无缺,供养常欢比丘非常微薄,因此常欢比丘非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