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第三种夜叉称为“宫殿夜叉”,这类夜叉喜欢布施房舍,但生性喜欢嫉妒、爱比较,也喜欢跟人家诤论;所以夜叉里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嗔恚心,只是这个嗔恚心的重跟轻而已。嗔恚心很重的、又喜欢吃肉的就是地行夜叉;如果他喜欢布施、但不愿意为众生做事,这一类大概就是空行夜叉;喜欢布施房舍等等的,就比较偏向于宫殿夜叉,他在须弥山的山腰有宫殿,来去都坐宫殿, | admin 2018-07-23 |
|
若能绝对信受布施的因果,未来世不但很有钱,而且你的父母、兄弟、亲戚乃至跟你同宗的族人,乃至一切众生都会爱念你,不会生嫉妒心说:他凭什么会这么有钱?有些人有钱以后大家都不喜欢他,虽然他也很努力在讨好大家,可是大家总是不喜欢他。有人只是小小的布施一、两千元,人家就想念他一辈子;而他每次都布施十万、二十万元,可是别人仍然不喜欢他,这是因为他过去世布施时没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闻佛世尊作如是说:檀是菩萨能除悭贪嫉妒之垢,如佛所说习行于施,不以施故而心自高,是名菩萨财施满足。菩萨看见众生过去累世造诸恶业,今世受贫穷之果报,便将自己所获得之财物施予众生,让能够安置众生远离恶业,并且能够安置于善处。又听闻佛世尊的开示:布施能够使得菩萨行者断除悭贪嫉妒的垢秽,所以遵从世尊开示而不断修习行于惠施,并且不以能施之行,而心自高举,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听闻佛世尊的开示:「布施能够使得菩萨行者断除悭贪嫉妒的垢秽」,所以遵从世尊开示而不断修习行于惠施,并且不以能施之行,而心自高举,如此称之为财施具足。(四)不望报施具足:云何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不为得眷属故施,不为得亲友故施,不为欲故施,菩萨作是念施,菩萨净戒是常行法,以是因缘故,是名菩萨不望报施具足。菩萨不为欲使众生成为自己之眷属、亲友而行布施,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瞋恚、愚痴。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自己没有财物,看见别人布施时心中就不欢喜,产生了嫉妒心;又不相信布施的果报,就怀疑种福田的因果到底是真的、假的?佛说这个人就是贫穷人,因为他不能生信、不能欢喜。不能生信、欢喜,每次看见别人布施时就郁郁寡欢,甚至有时会讲:你别布施那么多了,留一点自己过生活。傻瓜!为什么要布施那么多?这会造成未来世自己的贫穷,因为他连随喜的福德都得不到,这人就是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自己没有财物,看见别人布施时心中就不欢喜,产生了嫉妒心;又不相信布施的果报,就怀疑种福田的因果到底是真的、假的?佛说这个人就是贫穷人,因为他不能生信、不能欢喜。不能生信、欢喜,每次看见别人布施时就郁郁寡欢,甚至有时会讲:你别布施那么多了,留一点自己过生活。傻瓜!为什么要布施那么多?这会造成未来世自己的贫穷,因为他连随喜的福德都得不到,这人就是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瞋恚、愚痴。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 | 三摩地 2018-07-23 |
|
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乐施之人,获得五事: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称、五者庄严菩提。”〗讲记佛接着说:“善男子啊!有四个法会拖累你的布施修行。第一、因为悭贪的心没有破除掉,所以就会拖累你。”每次想要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者有一些菩萨,他深深感受到自心当中,存在着贪、瞋、痴、嫉妒等等的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将来一定难免会去造作恶业而轮转恶道;所以为了想要去除自心烦恼,将它转化清净,以免落到不好的果报当中,所以他就发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萨,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外道修学仙道或者神道,而产生了五种的神通、或者可以延年益寿,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无法出离生死轮回!他为了想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或者有一些菩萨,他深深感受到自心当中,存在着贪、瞋、痴、嫉妒等等的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将来一定难免会去造作恶业而轮转恶道;所以为了想要去除自心烦恼,将它转化清净,以免落到不好的果报当中,所以他就发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萨,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外道修学仙道或者神道,而产生了五种的神通、或者可以延年益寿,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无法出离生死轮回!他为了想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还有四件事情:第一、看见他人得到利益时应该心生欢喜,修学菩萨行一定要除掉悭贪、嫉妒的恶种。悭贪,在世间法上悭贪是不对的;但在出世间的净法上,可以贪却不能悭。可以贪是说:于一切善法都要努力修集,愈多愈好,叫作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善法贪,善法贪是不应该断除的。因为菩萨若不贪善法,就不能成佛,所以善法欲不可断,因为法门真的是无尽。人家说学无止尽,出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嫉妒,简单的讲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些人很爱比较,当看到别人有任何地方胜过自己,无论是长得帅、长得美,还是表现好,或者是家里富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拿来比较,当自己胜过别人,就生起了骄慢心;而如果别人胜过自己呢?就生起了嫉妒心而心中闷闷不乐。其实不止上面所说的世间法,有许多人在修行之后,嫉妒心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更加地严重!看到别人修行的好&mdash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5集如何真实忏悔罪业?》孙正德老师(原标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以嫉妒故虚诳妄语得过人法。而犯大乘重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五根本重罪。如果初发心菩萨欺诈妄语两舌,希求名闻利养恭敬。为此而称赞大乘经典,并为其解说。对他人说:我是善解大乘者。为了贪欲利养的缘故,见到其他解说大乘经典的人得到供养,则憎恨轻慢,贡高自大。虚诈妄语说得到高人一等的。这样的行为远离安隐之处,犯婆罗夷重罪。在大乘中就是犯了最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那么我们另外来说,从般若来观待罪性本空。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近了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那么我们另外来说,从般若来观待罪性本空。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近了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劝请以后还要随喜,看见诸佛那样利益众生,自己心里面就欢喜;没智慧的人就会忌妒,虽然他不会忌妒佛,但会忌妒当代的所有善知识;当他心中生起忌妒恶法的时候,功德就损减了。譬如有人看见别人说法时说得很妙,你心里随喜,随喜时就有了善法的功德;看见人家布施时,虽然自己没钱护持,但也能随所见的布施者而生起欢喜心:你真是功德无量!赞叹与随喜!也是修行。看见别人作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