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过了第三关之后,有时候会有一些差别智的公案,无关解脱与否,只是更深细的了知如来藏的运作而已,只是让你有更深细的差别智,可以和诸方公开的说门里话而已。《心经密意》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是谤佛,或是诽谤菩萨藏的如来藏法、诽谤僧宝,那你跟他助念也没有用;因为他那个是地狱业,他不会有中阴身的,他在这边一分一分舍报时,地狱身就在地狱中一分一分的开始出现,直接生到那边儿去,没有经过中阴,地狱身直接在地狱中生起。他的如来藏在这边舍报一分,地狱内的地狱身就生起一分,它是这样的,不经过中阴阶段的,所以你在这边助念没有用,得要在舍报前为他助念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那就是住在无始无明境界中的人;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心的人,就是证得法界体性智的人。阿罗汉不明白法界的真实相,不明白法界的根源,不明白无余涅槃的实际,所以是还没有打破无始无明的圣人;所以在大乘中,虽然说阿罗汉是圣人,然却也是大乘别教法门中的愚人,在大乘别教中,还是排不到贤位的第七住位。《心经密意》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 | admin 2020-06-08 |
|
中道的观行,在一般人来说,只是臆想的名词而已;乃至已经修学般若中观数十年的佛子们、大师们,在还没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都只是在心中想象有一个中观的道理,并不是真正的进入了中道的观行。所以,一般的善知识在解释中观的时候,千篇一律都是这么说:我们觉知心中要保持中庸,不要落在有的一边,也不要落在无的一边;不要落在贪上,但也不要落在厌上;要两边都不执着 | admin 2020-06-08 |
|
如来藏体性如余文中所述:「离见闻觉知而于五位中寂照不灭任运随缘而不动故,醒时亦同故。」于五位中,灵知心灭已,如来藏依旧不灭,乃至睡眠无梦及灭尽定中无意识灵知时,依旧任运缘于外境,而对现五尘内相分,犹如明镜现影而不落于见闻觉知中,不起五受,故名自在。然众生因贪五欲,造作恶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恶业种而堕三涂;若贪后生善妙五欲,造作善业,便以如来藏中所藏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平实书笺》佛性以真如(如来藏)为体,藉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及所知障为缘,而有有根身、命根、五胜义根、五扶尘根、意根、前六识、八识心王之五遍行、前六识之别境五、烦恼......等,而有受想行觉,佛性于中现前运作,亦复不离如来藏所现内外相分,若缺其一,佛性即不于人间现前。而此诸法皆由八识心王所生故,七转识复由如来藏真如生故,命根及诸法亦由真如生 | admin 2020-06-08 |
|
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觉悟佛所说的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也就是第八识。这个如来藏一切有情皆有之,祂借着种种缘出生了有情的五阴世间,以及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山河大地的器世间让有情受用。如果没有真心如来藏,就不会有众生的五阴世间及器世间存在,更不用说让众生受用了,所以说,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一切众生不能少了祂,少了祂一切都无所能为。因此如果有人否 | admin 2020-06-08 |
|
法性者真如菩提心之体性也,犹如《维摩诘经、如来藏经、楞严经等》所说真心体性,谓离见闻觉知、本性清净、远离人我而能随缘应物之菩提本心体性,是名法性。欲悟入此法性,当于六相中求。如此所悟者不入二乘而得大乘无生忍,了知生命及涅盘之本际实相,非二乘所知,故为无上。《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凡此皆要依于禅宗之证悟如来藏作为基础,然后始能次第进修而渐次亲证;是故,禅宗之证悟如来藏极为重要,此是亲证实相之唯一法门故,此是发起般若、通达般若之唯一入手处故,亦是一切修学大乘法之学人所应孜孜矻矻、记挂于心者。--------《成佛的捷径:禅净双修》 | admin 2020-06-08 |
|
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一心想要大家出钱出力为他成就,但是对于佛法在人间的永续流传,对于众生广被误导的事情却丝毫都不关心,这就是声闻性的自了汉;在法上而言,若是只对缘起性空有兴趣,当他听到常住的如来藏心时,却完全不信受,也不愿意帮助众生同证真正的解脱道,这就是声闻种姓的人。或者专在自己能否拥有世间资财上用心,不愿在道场的共同利 | admin 2020-06-08 |
|
然究其实,若无如来藏之驻身,若无如来藏之种种功能差别运作不断,则此七识心随之即断,尚不能偶一现行,何况能有喜怒哀乐等心行?有情之七识心现行运作时,如来藏亦同时运作不断,其运作之心行,一部份为配合七识心而运作,大部份则是自行运作,不受七识心之影响。是故,如来藏虽离见闻觉知,非同无情之无见闻觉知,不可将二者等视同观也;否则,佛为慈悲众生而方便宣说之大小 | admin 2020-06-08 |
|
无情无见闻觉知;无情悉无如来藏心,有如来藏心者,必能藉缘而现七识心之心行故;无情亦是全体共业有情之如来藏业种子依大种性自性而变生之法,故无情不是如来藏。《佛教之危机》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动生芽?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真心中,同有这个种子——功能差别 | admin 2020-06-08 |
|
无始无明者,则是对于法界之体性,无所了知;不知自己所接触所领纳之一切法,皆从自己之如来藏出生;不知觉知心之自己,以及处处作主之自己,皆是从自己之如来藏出生者;不知如是事实,是故不知一切法之根源其实就是自心如来藏。由于不如实证知故,便以为实有外法为觉知心之自己所触受,而不知无始劫以来,自己从来未曾触受到如来藏以外之六尘境界,不知自己所触受之六尘境界觉 | admin 2020-06-08 |
|
佛陀不断地强调:要去人我执、法我执,最主要的是要在于能够转依第八识如来藏清净无染的体性,而能够不断地护念众生、利乐众生的当中,让第八识如来藏无量妙用的功德呈现出来,能够成就无量的广大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明心的菩萨,他不会起慢的原因;因为清楚地知道,虽然明心证得第八识真如体性,但也知道自己与佛地之间,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而拉长这段距离的,就是自身当 | admin 2020-06-08 |
|
无余依涅槃的实际,在《阿含经》里面,佛又叫祂做涅槃之本际,有时候讲如,有时候讲实际、我、如来藏。实际也就是说当你证得有余依涅槃,舍寿入了无余依涅槃的时候,五阴十八界都灭尽了以后,无余依涅槃里面唯一的一个法,那就是实际。无余依涅槃就是把名与色灭除了,变成完全的无我。名就是受想行识,就是前七识和受想行阴;色就是五根身,五色根扶尘根与胜义根都舍弃了,受想 | admin 2020-06-08 |
|
此因灭尽定中末那识未灭,尚有五遍行之作意、触、思心所法作用,唯除受想心所;故于如来藏所现内相分显现其入定前预设出定之状态时,便于触此境时起于作意,由作意而起思心所,思心所则决定唤起受想心所;然因受想心所须依意识同为运作,遂唤起意识;意识起已,便渐渐出定,回复三界觉观。此诸过程皆须出于三昧后方能叙述,非于三昧中能叙说之——唯除有觉有观三昧&m | admin 2020-06-08 |
|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佛说不增不减经》 | admin 2020-06-08 |
|
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第一辑)》般若谓证得如来藏、能亲领受其体性,因而生起世间及出世间之第一义谛智慧。」故三转法轮诸唯识经典乃宣说四种涅盘及佛地四智皆依第八识而有。复又宣说一切种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识中所含藏之一切种,所谓世间一切有漏法种、出世间一切无漏法种、一切种子流注……等种智正理;由是宣说此根本识之种子流注,所示现之有根身及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所要亲证的内容,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的根本,所以要有对了义正法培植福德的因,才能够在了义正法修学中,有(种下将来)见道的因。--------《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正德老师你要实证如来藏,就一定要修集具备一定的福德资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法本身殊胜,这个法本身能生的福不可限量;那你既然要去实证祂,自己本身怎么能够是两手空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