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佛又怎么开示呢:【“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说,前面既然要让你去证如来藏,但是如来藏就是如来,也就是法身,如来藏其实就是法身;这里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其实是要叫你证如来藏,要你去见如来藏,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如来。所以祂就跟你问:你可以用身相来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为什么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因为以如来藏为心体,然后因为祂所出生的七识祂有无明,所以如来藏这个心体就与无明七识一起共同运作,我们就称这个第八识叫作阿赖耶识。也就是说,如来藏其实就是阿赖耶识的心体。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心体呢?在《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里面讲:“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八、根本依缘:这就是指眼识生起的根本依──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此识,眼识种子如何能产生根尘触的现象而得出生?因此如来藏就是眼识的根本依。九、种子依:种子在唯识学上称为功能差别、界。若无眼识种子从如来藏心体中流注出来,如何成就诸色尘相生住异灭法相了别的内容?所以如来藏也是眼识的因缘依。由此可知,单单一个眼识就需要这么多的因与缘才得以生起,缺一不可,可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八、根本依缘:这就是指眼识生起的根本依──第八识如来藏,若无此识,眼识种子如何能产生根尘触的现象而得出生?因此如来藏就是眼识的根本依。九、种子依:种子在唯识学上称为功能差别、界。若无眼识种子从如来藏心体中流注出来,如何成就诸色尘相生住异灭法相了别的内容?所以如来藏也是眼识的因缘依。由此可知,单单一个眼识就需要这么多的因与缘才得以生起,缺一不可,可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上一集我们解说了涅槃的意涵,知道涅槃就是如来藏恒不变异,无漏无为的中道性,而说涅槃妙心不是意识心;因为意识心祂是无常的法、祂是生灭的法,无常生灭的法就不是安隐安乐之处,所以说意识心不是涅槃妙心,而说涅槃妙心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在这一集我们要来解说为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我们举经中的来解说。中第一个(部分)佛说:【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众生只知道这个五阴身,不知道自己五阴身中还有一个如来藏存在;这个如来藏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可以使他们长生不老。或许有人提出质疑: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个如来藏就是众生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首先探讨,这个色身究竟从何而来;知道了就会知道,这个如来藏就是众生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佛在《央掘魔罗经》卷四曾开示:【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找到这如来藏就是找到这真实法,然后就可以休歇了吗?并不是如此,悟后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啊!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法藏在如来藏里面,还有无穷的生死要经历,无穷的苦难要等待行者去历练。但是,在知道如来藏这个心体以后,就已经大大不同了;所以叫作悟后起修啊,悟了以后才知道要怎么修;如果不找到这个心体,你是不太容易了解,到底佛经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透过这样的法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们也是受了应成派中观,以及一分学术研究者的影响,这是不如法的!从上面分析以后,作个总结:如来藏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不同于外道神我、梵我,因此主张如来藏富有外道神我、梵彩,是非常荒唐的一件事,这是不如法的!接下来探讨,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法?我们看见师、大居士在书上或者是在电视上公开主张:阿赖耶识是生灭法。认为阿赖耶识不是真心,或者认为阿赖耶识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佛又怎么开示呢:【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说,前面既然要让你去证如来藏,但是如来藏就是如来,也就是法身,如来藏其实就是法身;这里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其实是要叫你证如来藏,要你去见如来藏,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如来。所以祂就跟你问:你可以用身相来看见如来吗?也就是世尊祂具足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唯识论》卷九)也就是说“诸法胜义”——如来藏的胜义,就是这个真如,所以如来藏就是真如,就是常如真如的性——“常如其性故”,所以这个就叫作唯识实性。也就是,唯识的实性本身祂就是如是次第现的。那这样子的话,我们就来看看:那否定如来藏的人,他其实才是真正对如来藏生起了执著。有的人认为说:“那你们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故知,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或有人根据《入楞伽经》(十卷本)卷七中佛告大慧菩萨的一段话,大慧!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大慧!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而主张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不同。对《入楞伽经》这段话,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我们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说另外有真如可修可证,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异熟识。第八识心体在还没有究竟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之前,也就是从异生凡夫位一直到等觉位,都叫作如来藏,这是函盖阿赖耶识名称以及异熟识名称;因为还没有究竟断尽二障随眠,佛地的果德还没有显发出来,所以叫作如来藏。这意思就是说,仍然还不是究竟佛地的第八无垢识真如,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现乐诸圣人证于自智境功德转增胜自共无能说现法诸定者了境唯是识得第七地已转灭不复生心识之所行一切诸境界所见虽差别但识无有境瓶衣等众物境界悉皆无心变似境生谓能取所取譬如星月等依须弥运行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所要亲证的内容,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的根本,所以要有对了义正法培植福德的因,才能够在了义正法修学中,有(种下将来)见道的因。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在住位的菩萨以亲近真实善知识为首要,也只有真实善知识能够引导你、教导你怎么样来培植与第一义相关的福德;也只有善知识来教导你怎么样来修学菩萨戒;也只有善知识能教导你怎么样正确的修学忍辱, | admin 2018-07-21 |
![]() |
”解释如下:佛说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邪恶、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佛地的无垢识,也是世间有情五阴身中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金子与金指环——金指环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不一样,是金子经过一段人工打造的过程,而与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样,所以称之为展转,可是它们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称之为无差别。 | admin 2018-07-21 |
![]() |
如来藏就是真如,具有真如如的体性;而五阴却是生灭法,生灭的五阴怎么会是实相心如来藏?另外,五阴的存在,尤其是识阴意识,必定是在世间六尘境界中了了分别着六尘诸法;而自心如来不在六尘中分别,于六尘诸法恒是如如不动,不起任何分别执着。二者可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这禅宗祖师常常这样讲。如果有人说开悟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觉知心弄成离念,没有执着,无分别,那就变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其实如来藏就是造作你这个五阴的根本,你的五阴其实是如来藏藉你的父母的因缘,来出生、来造作你这个五阴。因此我们来看看:佛来人间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祂就是要来告诉你这样的一个真相。那么很多人都说佛教都是教人家做善事,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那么就是学佛了,其实是误解了:佛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宗教,也就是他误解了佛来人间的目的。佛来人间的目的,其实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法归于一的时候,法就是指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可是大部分时候你得要跟众生说:一切法妄生妄灭。因为大部分的人是还没有悟入的,对还没悟的人应该要让他去找如来藏,所以要告诉他一切法虚妄,不要误认一切法或其中的某一法是常住不坏的如来藏。如果你告诉他一切法真实常住,他就想:我能见、能闻是真实常住,我所嗅的香、我所闻的声、我所见的色也都是常住,因为这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离开蕴处界,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他本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的本际,所以他本来就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能够远离无明,不被无明笼罩,而且能够令烦恼不得自在,而让菩萨在一切烦恼中都能够自在地修行,这样才是离对,这样才是依于如来藏来修行,而能够获得离对的境界。接着说,如果说一个菩萨能够除掉烦恼障以及智慧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所要亲证的内容,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的根本,所以要有对了义培植福德的因,才能够在了义修学中,有(种下将来)见道的因。-----《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正德老师(原标题: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