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何证明天童宏智之所悟同于大慧宗杲?有其开示为证:【〔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小参开示云〕昔日,意上座问洞山云:“‘如如遍’居前?‘不如如遍’居前?”山云:“如如遍居前,不如如遍亦居前。”意云:“如如遍分其优劣?不如如遍分其优劣?”山云:“如如遍分其优劣,不如如遍亦分其优劣。”意云:“何分彼 admin

2018-08-01

破彼真如如来藏故。」No.672《大乘入楞伽经》(卷5)T16,p0621c:「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剎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剎那法。大慧。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剎那法(意为先导作意故,如来藏中有有漏有为法---三界种子流注变易刹那断灭)。无漏习气非剎那法(如来藏心体真实如如,其无漏有为法不生不灭故非刹那与断灭)。此非凡愚剎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 admin

2018-08-01

我们唯有能够实证这个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透过实证祂以后,你可以现前去观察这个法界的事实,而能够修正自己的心行、口行、意行;随于这个法界实相心的事实,能够调整我们的身口意行,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能够来行菩萨道。这就是大乘入道,能够进入内门。所以说,如果你没有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就不能成为大乘的入道(者)。可是为什么说要实证如来藏才是大 三摩地

2018-08-01

如是如如智。不见相及相处。不见非有非无。不见非一非异。不见非数非非数。不见非明非闇。是故境界清净智慧清净。不可分别无有中间。为灭道本故。于此法身显现如来。善男子。是身因缘境界处所。果依于本难思量故。若了义说是身即是大乘。是如来性。是如来藏。依于此身得发初心。修行中心而得显现。不退地心亦皆得现。一生补处心。金刚之心。如来之心。而悉显现。无量无边如来妙 三摩地

2018-08-01

所以,宗喀巴才会说:学习《广论》的人,未来必会学习密宗道无疑!另外,《广论》中要建立学员对于「性空唯名」的坚信不移,这样才能深信男女中的喜乐与空性无二无别!然而这样的空性见,只以众「缘」而生万法;却不知藉缘能生万法的「因」在何处;不但是违背了佛在初转法轮的阿含诸经中所说的「名色之外有入胎识本识」,也违背了二转法轮大般若经中「(诸法)从本际来」,更直接 三摩地

2018-07-23

如如何认识杯子中水的滋味与温度呢?再多的语言、文字与说明,都没有办法清楚完整地指称杯子中的水味或温度;只有亲自喝了杯中的水,才能够说明那杯水的滋味,才能知道要采用什么属性可以客观的描述那杯水的味道或温度。」(《正觉学报》创刊号,页9)萧平实提出「实证方法」,将佛学研究从以往以文字训诂为主的方法,提升成为具有客观实证方法的一门科学,扫除宗教迷信的色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如后得无分别智 三摩地

2018-07-23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 三摩地

2018-07-23

」那聪慧指的是因为他有正知见,不会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也就是说他能够真心与妄心分得很清楚!那讲堂的这些证悟菩萨们,他们因为多生多劫以及今生努力累积福德!所以他们的心性越来越调柔,对众生与对菩萨们都越来越恭敬!当然假设有菩萨说:为什么我遇到那种对我很凶的证悟菩萨,那你可能也要检讨,一定是你自己也有坏坏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你跟他往昔的因缘不好!或者他悟 三摩地

2018-07-23

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 三摩地

2018-07-23

如来藏就是真如,具有真如如的体性;而五阴却是生灭法,生灭的五阴怎么会是实相心如来藏?另外,五阴的存在,尤其是识阴意识,必定是在世间六尘境界中了了分别着六尘诸法;而自心如来不在六尘中分别,于六尘诸法恒是如如不动,不起任何分别执着。二者可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这禅宗祖师常常这样讲。如果有人说开悟就是把自己的意识觉知心弄成离念,没有执着,无分别,那就变成 三摩地

2018-07-23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实相—就是法界—祂如如不动,因此要缘于如如不动的法界,不会退失、也不会坏掉,以及祂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无形无相所以没有任何障碍可言。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想要入一行三昧,应该处于空闲处,舍去种种妄想,不取种种相貌,专心系念于一尊佛,持一尊佛的名号,端正自己的身心,并面向这尊佛的方位念佛,于念念相续当中证得一行三昧,亲眼看见过去、现在、 三摩地

2018-07-23

老和尚一坐,就是七日七夜,如如不动;戒尘法师只坐了半天,双腿已痛得不得了,心里的妄想更是烦躁不安。戒尘法师每天都绕着老和尚走几个圈,好容易才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终于出定了。他问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觉知,还是没有觉知呢?若是有觉知的话,就不名为入定;如果没有觉知的话,那岂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谓死水不藏龙吗?』老和尚说:『要知道禅宗这一法,原不以定为究 三摩地

2018-07-23

说难,是不难!那如果说要很广,是会很广!比如如来藏有平等性,祂对待一切众生是平等的。祂现起因缘果报的部分跟别的如来藏也是平等的,祂不会因为祂是属于你的如来藏(因为你认为是属于你的),祂就对你比较好,对别人的五蕴我就比较坏。不会!所有的如来藏也可以说是共同运作,与这个世间法共同运作,包括天气冷,是大家共同运作的。当一个五蕴和另一个五蕴互相交往时,你和 三摩地

2018-07-23

生在娑婆为人类,是很难得而辛苦的,该如何善用人身,学佛悟道出三界?或许要更小心求证、明智抉择吧!尤有甚者,宗喀巴于《密宗道次第广论》页329鼓励学密者大胆的修双身法,并巧言令色的为他们脱罪:如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如是离贪欲,汝终不应为,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食五肉五露,亦护诸余誓,不应害众生,不应弃女宝,不应舍师长,三昧耶难违,由慧方便心,无少不 admin

2018-07-23

如如幻、如阳焰、如梦,这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佛道的现观;如像、如光影、如响、如水月、如空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则是第二大阿僧祇劫佛道的现观。而玄奘菩萨当年亲口告知窥基菩萨有九种现观,如今经善知识具足地披露这十种现观,由此我们可窥知玄奘菩萨难以想像的证量。由于玄奘菩萨不自扬己德,因此难免有人误会玄奘菩萨不清楚明心开悟的事情;然而玄奘菩萨所作的《成唯识 三摩地

2018-07-23

玄奘菩萨解释说,这真如是第八识自然流露出来而显现出来的体性,这是第八识的所显性,并不是第八识变现了真如,所以当证悟的人亲证第八识的时候,发起了般若智慧,他可以用慧眼来观察第八识,并了知第八识挟带著祂清净无为、无分别的真如体相一起出现,因此真如是第八识真实而如如的体性所显示的相貌,真如不是有作用之法,只是纯然显示第八识的清净无为体性。证悟的人因为亲证 三摩地

2018-07-23

五祖知道这是神秀写的偈子,就找了神秀来,告诉他说:你作这个偈,显示你还没有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但还没有进入到佛法的殿堂内,像你这样的见解,想找到无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在言下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本心是真实而如如、本不生灭的,如果能找到这个出生万法的本心,则一真一切真,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而无有凝滞;如果能找到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3

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5   16   下一页»   共304条/1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