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又现见如来藏处于身中,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比量观之,则有情来世下堕三恶道或生欲界天中享受福乐之时,亦定如如不动,于有情五阴身之受苦受乐悉皆不动其心,无始以来乃至未来无尽劫后悉皆如是,故名为如。合是真实与如如之性,故名真如;能如是观者,即名证真如者。除此以外,悉属生灭有为之法,别无真实而如如之性可得。 证真如者名为真见道位菩萨,面对二乘菩提及诸外 | admin 2019-09-02 |
![]() |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 | admin 2019-09-02 |
![]() |
由于释摩诃衍以为意识心离妄想分别、不思不观之际即是阿赖耶识,即得成就一切种智;然而现见一切贤圣现前观察所亲证之第八识金刚心而得根本无分别智乃至道种智,以该根本无分别智或者道种智之观智利益众生时,皆于有思有观之际运行;释摩诃衍遭受此等质难,虽引用经典中“如日月光、如如意宝珠”而作辩解,却无助于自身续堕负处中。此因经中所说者,乃是真实亲 | admin 2019-07-29 |
![]() |
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嗔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是故我说: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 | 三摩地 2019-07-20 |
![]() |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三摩地 2019-07-18 |
![]() |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乃至无明的真实性,都是此第八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亲证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另一方面,当菩萨经由参禅找到真实心如来藏,能够现观确认祂的真实如如、常住不坏、永不生灭的体性,便能够确定唯有祂才是真实法,因此而破了无始无明;这时既然已经找到了那唯一的真实法,当然不可能再认定其他五阴十八界等等生灭法为真实,因此也就同时破了一念无明。这两种无明,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不一样,一念无明范围小,只是我见和我执使人轮回生死的道理,只是解脱道的 | admin 2019-04-24 |
![]() |
此外,真如性只是第八阿赖耶识所显现的真实与如如的法性,只是阿赖耶识心体的所显法。因此真如性不能出生任何一法,更别说能出生它所依附的阿赖耶识心体;因为阿赖耶识祂是能出生万法的心体,既然是能出生万法的心体,就是一切法的所依。既然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所依,也就不可能是由他法所出生,也就不可能是他法的性用,所以佛说:“阿赖耶识是如来清净之藏。”显然 | admin 2019-04-17 |
![]() |
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毘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毘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 | admin 2019-03-04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4月初版二刷)如理实见 真如其实只是第八识心体所显示出来的行相;是因为祂有真实性、如如性,由这个第八识金刚心藉著万法显示出来,所以说“真如亦是识之实性”-—真如也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真实法性。当你找到了如来藏时,你就看到真如了!当你看到金刚心如来藏是真实与如如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见佛性了,你的品质很好,根本就是始终如如不动的;可是你看到旁边小孩子玩耍不小心跌倒了在那边哭,你心中都不会为他起悲,可是他掉眼泪的时候,你忽然发觉自己竟然会跟著掉眼泪,可是你一点悲都没有。你会跟他互相感应,可是你心中不会起悲 | admin 2018-12-27 |
![]() |
)当我们说识阴非假亦非真的时候,并不意谓识阴见闻觉知之性就是真如心或佛性;当识阴的见闻觉知性从我们的第八识中现起之后,在色身中运作的同时,第八识另外还有祂自己真实而如如的体性显现出来,能在六尘外了别种种法;而这种了别性及真实与如如的自性,是无始以来本有的本觉性、涅槃性,这样微妙而不生灭的本觉性才是真正的妙觉,才能说是真如心,否则就会如同识阴一样成为 | admin 2018-12-27 |
![]() |
由慧方便心,无少不应作(由种种方便法而求常住第四喜之乐中,没有一丝微小而能引生行淫俱生乐之法而不应作者);汝无罪莫畏,如如来所说(其实如来从未作是说。只有密宗鬼神所化现之“如来”方作是说)。】(引自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密宗道次第广论》,妙吉祥出版社,1986.6初版,页409。)号称密宗最清净、改革派之黄教宗喀巴,如是欺诳众生,妄谓:“若 | admin 2018-12-27 |
![]() |
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8]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渐次进修,借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一切种智修习、性障之伏除、习气种子随眠之断除、广大福德之累积,慈济众生,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 | admin 2018-12-27 |
![]() |
』破彼真如如来藏故。」——《入楞伽经》卷八(佛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馀七识者心:意丶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卷八这就是明说了,说阿赖耶识者叫作如来藏。《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又说:(佛言:)「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 | admin 2018-12-27 |
![]() |
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生都有这样的本心存在,每一位有情也都是由他自身的如来藏所出生,才会有有情众生的存在,所以说他是一切有情的根本。但是他的体性却是甚深微妙、寂静微细,虽 | admin 2018-08-16 |
![]() |
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生都有这样的本心存在,每一位有情也都是由他自身的如来藏所出生,才会有有情众生的存在,所以说他是一切有情的根本。但是他的体性却是甚深微妙、寂静微细,虽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如是如如智。不见相及相处。不见非有非无。不见非一非异。不见非数非非数。不见非明非闇。是故境界清净智慧清净。不可分别无有中间。为灭道本故。于此法身显现如来。善男子。是身因缘境界处所。果依于本难思量故。若了义说是身即是大乘。是如来性。是如来藏。依于此身得发初心。修行中心而得显现。不退地心亦皆得现。一生补处心。金刚之心。如来之心。而悉显现。无量无边如来妙 | admin 2018-08-09 |
![]() |
亲证自心如来所在者,以意识心于六尘之见闻觉知中现前观察,自心如来藏与阴界入和合无间的运作中,确实是诸入不会、确实是离六尘之见闻觉知,确实是如如不动。而于睡着无梦时,六识灭了不现前时,自心如来藏与意根末那识同样的和合运作无间;只有如此亲证自心第八识如来藏,才有可能是真实不灭之心,才能与经中佛、菩萨之开示、真悟禅宗祖师所说之公案完全符合,并且在证量上的 | admin 2018-08-08 |
![]() |
因为这个如来藏法性与所生诸法的性相都是如如;因为如来藏自己本身是真如无我,归属于祂自己的这些法,都是祂自己所执藏的这个种子功能,由祂所出生的话,也一样是这个真如无我。可是因为众生在这些烦恼中造作恶业,导致有这个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那这些五阴十八界的出生,都是因为造这个生死业而有,可是呢,却是由他的自心如来帮他出生;那么实证这个自心如来的菩萨,能够观察 | admin 2018-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