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五,是说三宝能够破除苦难,如同世间的珍宝,可以解除贫穷苦厄,三宝能够解除世间各种的贫苦。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六,是说三宝的威德至上,能 | admin 2020-02-19 |
![]() |
第八识不但真实存在、而且真实,是出生、显现一切善恶有漏、有为法或无记法,乃至无为法的根源;由于心体自性清净的缘故,对所生蕴处界诸法都不动其心,如此在一切法中显现出第八识真实又如如的体性;由于如来藏有这个真实如如的体性,而且又是无记性的心,所以如来藏能够依着业种实现有情的种种果报没有错谬。另一方面,如来藏执持有情无始劫来所造作的善、恶、无记法等种子, | admin 2020-02-18 |
![]() |
祂是如的,祂是真实如如的,而这种真实如如(真如)也就是涅槃,所以我们说涅槃它是以真实法如来藏而施设的。因为涅槃本身,菩萨证得这样的如来藏的真实如如,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因为如来藏祂不生不灭,祂不是任何一时而有,不是因为任何一因一缘才出生,本来就在了,所以知道如来藏的本来性,同时知道如来藏祂的不垢不净这种真如性,这种无漏无为的真如性;所以我们说祂有 | admin 2020-02-18 |
![]() |
从菩萨修证的佛菩提道来说,菩萨是实证了第八识的存在,实证了与他自己五蕴身同在的第八识,所以能够现观、也能够依止这个第八识真实如如的法性。这样一世一世的修证菩萨道,能够断除含藏在如来藏中我见我执的染污种子,以及断除所知障随眠。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依止的这些,都是第八识真实如如的法性。第八识的真如法性是真实不虚的,唯有第八识才有。所以我们从《成唯识论》中这 | admin 2020-02-18 |
![]() |
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8]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渐次进修,借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一切种智修习、性障之伏除、习气种子随眠之断除、广大福德之累积,慈济众生,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 | admin 2020-02-18 |
![]() |
』破彼真如如来藏故。」——《入楞伽经》卷八(佛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馀七识者心:意丶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卷八这就是明说了,说阿赖耶识者叫作如来藏。《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又说:(佛言:)「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 | admin 2020-02-18 |
![]() |
而空性心从本以来不在定中、也不在定外,从本以来如如不动,从来没有增加过、也没有减少过。同样的道理,如果将有增有减的诸法空相摄归于不增不减的空性心,是不是诸法空相也变成不增不减了?当然是嘛!如果不是这样,诸法又如何不生不灭呢?所以想借着观想,让自己的真心与诸佛菩萨的真心合并,表示这个真心有增加,既然有增加,未来一定会减少,这样有增有减的真心,与佛在《 | admin 2020-02-18 |
![]() |
这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们,因为参禅一念相应慧,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之所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不就是有了法身德吗?又菩萨知道本来就自在的真心才是真实我,现前观照蕴处界等法不是真实我,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有解脱德吗?又观自在菩萨亲证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可以现前观照祂真实存在而且如如不动,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到彼岸,以及转依真心实际理地 | admin 2020-02-18 |
![]() |
既然是这个样子,那八识心王就是一切最胜的了,是一切诸法里面最殊胜的,祂们是诸法的根本;可是从八识心王自身来看,前面的七转识又归结于阿赖耶识,祂真实能出生万法而又如如不动,所以这个法门又称为心真如门。但是心真如门又包含了七转识的心生灭门。以上所讲的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5胜义根处之内相分>林正仁老师 | admin 2020-02-18 |
![]() |
】(《大乘起信论》卷1)若离妄念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如果能够理性的信受一切众生果报,皆是由众生的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建立、所长养,众生一向都是住于其自心如来藏中,从未离开过,而如来藏真实如如,不对六尘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中生起妄想、妄念,不觉知自我;六识心及意根末那识因为无明,才会对五蕴以及六尘境界生起妄想分别,对五蕴生起颠倒想,而误计为真实我与我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心体虽然是无形无色的,但是从祂的运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如来藏心体的真实与如如的运行法相;这个运作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真实与如如的行相,就称为真如。在《成唯识论》中引述弥勒菩萨开示而解说真如亦是识之行相之意涵,也就是说,如来藏阿赖耶识运作过程中,一定会显示出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所以说真如亦是识之相分。所以真如心阿赖耶识,也是有见分与相分的;因为求 | admin 2020-02-18 |
![]() |
第二点是说,我们必须要了知,众生都有这个不变异法,也就是说这个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因为祂具有真实如如的真如性。那这里面包括说,我们在知见上必须要了解,如来藏是三乘菩提可以成就的根本原因,二乘人他也是要信受这个如来藏心才能够断我见。那在大乘法呢,当然它是以如来藏心为证悟之目标,因为有如来藏,也才能够令修学者成就真如熏,因为修学者信有这个真实法可证,以及 | admin 2020-02-18 |
![]() |
世尊于《楞伽经》中亦作是说: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意谓真如自住境界与空性之实际,四种涅槃境界及一切法界,以及大乘别教菩萨所证三种意生身,其实皆是自心藏识之现量----依藏识而施设建立种种法相。由斯故说:般若中观及般若种智,要由亲证八识心王一一心,并现前领受八识心王一一心之自性同异,现前观见七转识由阿赖耶展转而生,与阿赖耶非一非 | admin 2020-02-18 |
![]() |
既然是这个样子,那八识心王就是一切最胜的了,是一切诸法里面最殊胜的,祂们是诸法的根本;可是从八识心王自身来看,前面的七转识又归结于阿赖耶识,祂真实能出生万法而又如如不动,所以这个法门又称为“心真如门”。但是心真如门又包含了七转识的心生灭门。以上所讲的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那第二句的“与此相应故”讲的又是什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阿赖耶识具有两种表面上看起来差异很大的特性,因此令众生难以理解及信受,包括说祂不了别及攀缘六尘境界,所以祂是纯无漏性的清轻之心,祂处于六尘中如如不动,具有真实如如的体性,同时祂不具有众生所熟悉的意识心的体性,因为这样的关系,众生就不容易接受。如来藏心也具有阿赖耶性这个粗重的特性,具有收集分段生死有漏法种之集藏性;这当然包括祂也能够收藏种 | admin 2020-02-18 |
![]() |
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法句经》卷1)经文的大意是:善男子!一切的众生想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也就是说一切的众生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就应当要去亲近善知识,从善知识那边去请 | admin 2020-02-18 |
![]() |
当我们在讲如来藏是真如的时候,是因为依于祂是真实,祂在历缘三界法的时候,祂如如不动,祂不作分别;你的觉知心在起瞋的时候,你的如来藏仍然是如如不动,祂从来不起瞋,所以祂是如如不动,所以我们就说祂是真如。也就是祂有真如这样的特性,所以我们说如来藏也可以称作真如。那如来藏称为空,我们等一下再来说。也就是说,空其实指的是如来藏,也叫真如,因为祂有空的意涵。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唯有能够实证这个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透过实证祂以后,你可以现前去观察这个法界的事实,而能够修正自己的心行、口行、意行;随于这个法界实相心的事实,能够调整我们的身口意行,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能够来行菩萨道。这就是大乘入道,能够进入内门。所以说,如果你没有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就不能成为大乘的入道(者)。可是为什么说要实证如来藏才是大 | admin 2020-02-18 |
![]() |
菩萨们第一次明照真如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名之为见道(不是局限相见道及通达位才说为见道);然而见道的内涵,大略而说则有二种:第一、真见道,这是说第一次证真如时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在第一次证真如时就可以实证人我空与法我空,由这二种空所显示出来的真实如如之理已经明白了,于是确实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中与意识相应的分别随眠;虽然是要很多刹那(很多天、很多月、很多 | admin 2019-11-22 |
![]() |
大乘真见道之实证,即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观其真实而如如之自性,名为证真如;此际始生根本无分别智,同时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 | 三摩地 201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