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而且也死于安乐?《孟子》里面这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当然,这一段话的时代背景,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群雄四起,天下混乱!那这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来指的是君王治理国家所面对的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于安乐?昨天说到说,也许有人会觉得那样的说有一点过分的消极悲观,因为人生还是有它的光明面的。基本上我也赞同这样的说法,所以现在我们就来说说看:菩萨可不可以生于安乐,死于安乐?首先要来说:菩萨的生于安乐其中的生活于安乐之中。也许有人会质疑:菩萨真的可以生于安乐吗?或者是说菩萨为什么好像一直都可以生于安乐呢?前面不是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问题是,你刚才问说‘要如何才能够成办?’我还真的不知道。所以,是不是真的有善知识可以让我追随,方便来修学?因为我现在已经知道说,我目前的福德、智慧都还不具足,可能因为这样的缘故,我实证般若的缘分还没有成熟,我根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来摄受众生;所以,我应当还是要像你这样讲的,从五度开始来修学福德。”你要是能够真的这样想,才是真正依 admin

2018-07-22

△什么是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如何才能得到?佛陀答说:福德和智慧乃是世上最殊胜的东西,因为只要两者兼备,不仅可以使人脱离轮回,超越三界,还可以助人离苦得乐。不过一个人必须布施、守戒、勇猛精进,最后才能得到福德和智慧。△有一次佛陀与走到市场看到一个卖鱼的摊位,佛陀就告诉阿难将鱼下面的垫草拿起来,并要他闻闻是什么味道。阿难说:这个闻起来好腥臭。他们后来又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才能证得真心实相呢?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听闻熏习了义佛法的正知正见,听从善知识的引导,信受佛说之如来藏真心,找到一个真正的入门方法。而当我们悟明真心见到自性之时,对照佛经即会倍感《心经》的亲切,《心经》所讲如来藏心、众生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的亲切,即会明白不仅《心经》是在讲真心实相,《金刚经》、《楞严经》等无数了义经典都不离此,因此我们会于如来藏总相 三摩地

2018-07-22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如何才能找出阿赖耶识──明心?这已是大乘人所修的佛菩提道了。对大乘人来说,必须要先断我见;对小乘的证道者来说,则须回小向大转入大乘法中,一样要以断我见为基础;当这个基础如实完成,以及前面所说的各种因缘条件也都具备了以后,在参究的过程中一念相应,自然就能找到阿赖耶识心,从此才算真正进入佛法内门修行,成佛有望。反观宗喀巴于《广论》所说完全不循如此正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於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後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後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nbs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於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後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後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nbs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如何才能断我见?你也已经知道了;所以将来你如果为人家施设戒禁的时候,就不会乱施设,对错误的戒禁已经无所取了,那表示你的戒禁取见已经断了,这是断第三个结。这样三缚结断了,你就是初果人啦!这是可以自己透过修学正知见,然后一步一步去现观,去确定自己有没有断我见,这就是解脱道的第一步修行,也就是声闻法罗汉道的见道──证得初果。(这是2005年9月开讲的内容 三摩地

2018-07-22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28集如何才能远离嫉妒?>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贬损你的不是他人,是嫉妒) 三摩地

2018-07-22

有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一个人烦恼太重了,找到一位智者,询问道:我如何才能放下呢?智者让他拿着一个杯子,往杯子里倒满了果汁。许久,那人问:我可以放下了吗,手很酸,于是将杯子放下。当然,放下远不如这么简单。杯子是杯子,一个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物品,很容易就放下。而那些已经长在我们心里,植入骨髓的种种种种,放下,谈何容易。真正要做到,我们看看佛法 三摩地

2018-07-22

(----来自网络)如何才能真正消除担忧呢?其实,担忧是意识心的一种功能,人们的意识心误认为有个我存在,进而产生了许多妄想,将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基于对这些我所的执著从而产生了种种的担忧。但实际上我们的五蕴身包括意识心都是生灭无常,虚妄不可依止的,那么这些财色名食睡又隶属于谁呢?对本质是生灭无常的、虚幻变异的世间财富、名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幸福是绿颜色,而一个人整天带着红色眼镜,那要如何才能找寻到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戴着层层叠叠的有色眼镜,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遇见了那个人,当你抬眼看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你心中的他,已经被你过往的故事全面渲染,已经变色。几乎从来没有两个人真实相逢。我们看见的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她(他),随着交往时日的延续,他(她)渐渐还会变成它,不再拥有自己的生命或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问题是,你刚才问说‘要如何才能够成办?’我还真的不知道。所以,是不是真的有善知识可以让我追随,方便来修学?因为我现在已经知道说,我目前的福德、智慧都还不具足,可能因为这样的缘故,我实证般若的缘分还没有成熟,我根本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来摄受众生;所以,我应当还是要像你这样讲的,从五度开始来修学福德。”你要是能够真的这样想,才是真正依 三摩地

2018-07-22

那麽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於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後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後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5、阿修罗道以好战出 三摩地

2018-07-22

有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一个人烦恼太重了,找到一位智者,询问道:我如何才能放下呢?智者让他拿着一个杯子,往杯子里倒满了果汁。许久,那人问:我可以放下了吗,手很酸,于是将杯子放下。当然,放下远不如这么简单。杯子是杯子,一个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物品,很容易就放下。而那些已经长在我们心里,植入骨髓的种种种种,放下,谈何容易。真正要做到,我们看看佛法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样的变量呢?你假如生而为富、为贵之后,仗着富贵之势,去欺压其他的众生,来世的果报到底是会好呢?还是不好呢?还能不能生于安乐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下一世到底如何?到底有没有把握?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那么就可以大略的了知了。菩萨可不可以生于安乐,死于安乐?一般人之所以可以生于安乐,是因为在前一世行人天善法培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才能有大威势的果报呢?以下也这样告诉我们:【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贱。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观之,菩萨乃是以发大悲心而行布施,是以济救拔除众生之苦为己欲,非如吾人布施时多作功德福德想,行者岂能不生惭愧心焉? (原标题:如何才能使布施之行得以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3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