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如果说,先不说大乘禅观是如何,且说这种观行到底要达到什么、要做什么,如何才能入手?其实这问题并不困难,因为佛有说,我们所认为的身,什么是身呢?就是大家想要以它作为体,作为一个本体,所以叫作身体。“身以之为身,然后以之为体。”为什么要以之为身、以之为体?因为有个我,所以这个身就是不坏的,这个身就是我;这个身就是体,就是我的体。那为 admin

2024-09-20

  有一日,太宗问玄奘大师:『如何才能够得到最大的解脱功德呢?』『度人出家为僧,因为法要由人来弘传,只有佛法能令众生萌发智慧,不再愚迷。』太宗于是下诏开放民众出家,要求全国每一个寺院度五个人,弘福寺可以度五十人出家。当时剃度者共计一万八千五百多人,使得佛法更加兴盛了。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常常下诏要玄奘法师来宫中陪他。玄奘大师也为了要替太宗开晓佛法的正理, admin

2024-06-15

  如何才能于三宝所在生起爱敬心呢?就是先要认识三宝,对三宝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生起爱敬心乃至归命三宝。什么是三宝?就是佛宝、法宝以及僧宝,又可分为三种:第一,表相三宝,也就是世俗三宝,各种泥塑木雕的庄严佛像,叫作佛宝;黄卷赤轴的三藏十二部经律卷,叫作法宝;剃发著染衣住于寺院的出家人,叫作僧宝,这又有大乘与小乘的差别。第二,出世三宝,随类应现的化身佛、 admin

2020-08-28

  各位菩萨!在《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这一品里面,是由过去曾经是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来为学人提问,祂故意问维摩诘菩萨说:菩萨如何才能通达佛道?因为这部经的经主是维摩诘菩萨,所以必须由维摩诘菩萨来告诉学佛人通达佛道的道理。您猜看看,维摩诘菩萨祂是怎么回答的?祂说:【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维摩诘所说经》卷2)您看,光是这一句话,就足够令人丈 admin

2020-07-06

  如何才能证得真心实相呢?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听闻熏习了义佛法的正知正见,听从善知识的引导,信受佛说之如来藏真心,找到一个真正的入门方法。而当我们悟明真心见到自性之时,对照佛经即会倍感《心经》的亲切,《心经》所讲如来藏心、众生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的亲切,即会明白不仅《心经》是在讲真心实相,《金刚经》、《楞严经》等无数了义经典都不离此,因此我们会于如来藏总相 admin

2020-06-26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admin

2020-06-08

如何才能有大威势的果报呢?以下经文也这样告诉我们:【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 admin

2020-02-21

如何才能够逆转,不再生死呢?我们知道修道的关键是识阴。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生死的关键就在识阴,所以识阴六识的功能灭除了,识阴的功能不再出现于三界中了,就证得无余涅槃;而识阴功能灭除的境界其实就是识阴的灭除,因为识阴存在时一定会有识阴的功能伴随着出现;所以识阴苦的灭除,就是灭除识阴自己,不再有识阴六识出现于三界中,那么识阴的功能也就不再出现,那就没有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脱吗?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必须先弄清楚如何才能把烦恼给断坏掉,否则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譬如南传佛法中有一位觉音论师,他写了三钜册的《清净道论》,其中都没有谈到怎么断我见,还教人要保持正念。可是保持正念时,就是保持觉知心的自我,念念分明觉醒的正念就是觉知心我,正是落在我见之中。据说这个觉音论师已经是阿罗汉了!但是这个所 admin

2020-02-21

他总是拿上面的佛和大菩萨来比,就觉得:自己的修证实在是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那样的证量呢?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也就没有高慢可说,因为他心心念念想着都是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要如何才能利益更多的众生呢?但是在三贤位中,则有时会生起这样的念头,这都会因为个人修证之高下而有差别。然而高慢现象的产 admin

2020-02-21

忘恩负义在世间法与佛法上,都是很严重的事情,大家一定要特别留意;尤其是已经从三宝中得法的人,除了一般的供养之外,更是应该思维如何才能够真正供养三宝?如何才能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等等?因此,佛子一定要诚心供养三宝,而常常供养三宝也可以让自己对于三宝更加恭敬,与更了解三宝的恩德有多深厚;同时供养三宝有大福德,因此对于庄严菩提,当然 admin

2020-02-20

前面我们略谈了会造成心无法安止于定的“妄念散乱种类”,那么就有同修会问:“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为什么我们会说:“持戒是修定的资粮?”因为弥勒菩萨祂开示:“持戒有十种功德。”哪十种功德呢?弥勒菩萨说:“应知有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谓诸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 admin

2020-02-20

到底这些苦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应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找到究竟安歇之处呢?佛法中世尊说人有三苦八苦,乃至《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说有一百一十种苦,苦的种类林林总总数之不尽,总而言之,有情一出生就开始了苦的历程。所谓三苦是指:坏苦、行苦和苦苦;而八苦则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总而言之就是五阴炽盛苦。苦是后果不是原因, admin

2020-02-20

有同修会问:如何才能够不起散乱的心行?这个部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出来研习的。为什么题目会说:持戒是修定的资粮?因为弥勒菩萨祂开示:持戒有十种功德。哪十种功德呢?弥勒菩萨说:应知有十种功德胜利,何等为十?谓诸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实知 admin

2020-02-19

如何才能成为佛教圣弟子呢?广义来说,三乘菩提见道者皆可称为圣弟子;但更严谨的定义,二乘的圣弟子必须是已离欲界爱的三果人以上,才可说是圣弟子;大乘行者则须是入地,才堪称为圣弟子。真正开悟了以后,应当勇猛地断除对色、声、香、味、触五欲之贪爱与希求,以及对五阴自我之贪爱与执著,始能降伏我执习气烦恼而薄贪瞋痴,成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萨。如何能趣向成佛之 admin

2020-02-19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admin

2020-02-18

如何才能了知境相如幻、梦、阳焰等?31.发业无明多由迷内发,润生贪爱多缘五欲生之义为何?32.谁能持业、烦恼使有情漂溺?33.施七宝满恒沙界,福德不如持经一四句偈之意为何?34.菩提是智用,涅盘是智性之义为何?35.为何要灭妄想于空,起真心于有,才是菩萨行?36.何谓业杂染,生杂染?37.问:你是谁所有,答:我是取所有知吗?38.为何观心可解脱生死,如何观?39.一切境界皆 admin

2020-02-18

 ◎我是住在美国东部的忠实读者,也很精勤的根据萧老师的著作在用功,请问我如何才能参加精进禅三?另外有两个问题请问:(1)在《邪见与佛法》的第23页中说到:“这个意思是说大乘解脱的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七住开始就已证得,初地的慧解脱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其中的“无余涅槃”是否应改为“有余涅槃” admin

2019-06-19

我接着问,缘觉乘的十二因缘如何才能让人离开落于断灭中的恐惧呢?依十二因缘与缘起性空又如何实证断我见乃至断我执呢?其中关键是什么?他依然摇头。我再问,大乘见道一定会贯通禅宗公案的关键所在,一千七百则只是一心,过去南阳慧忠国师曾以此警醒自以为悟的傲慢者,若有大乘见道功德,自然了然于心。国师置一碗于地,碗中倒入清水,又放入七粒米,最后在碗上横一只筷子,请 admin

2019-05-05

但是,要如何才能把祂们一一给找出来呢?依照善知识教导,就是要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没有具足这六波罗蜜,就不能成就佛法中的果证。至于如何修六波罗蜜?这个自然是菩萨们要教导大家的。末学因为最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对于修忍辱行有比较深一些的体会,再这里写出来与众菩萨们做个交流。依于这个实证的道理,修忍辱也需要实实在在去修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4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