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 admin

2020-06-14

  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植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净德三昧、宿王戏三昧、无缘三昧、智印 admin

2020-06-14

  大师所授记当来佛下生彼号为慈氏如前后经说唯愿人中尊伽陀重分别彼神通威德我今乐欲闻佛告舍利子应至心谛听当来慈氏尊为汝广宣说尔时大海水以渐减三千二百逾缮那为显轮王路赡部洲纵广有万逾缮那有情住其中在处皆充满国土咸富盛无罚无灾厄彼诸男女等皆由善业生地无诸棘刺唯生青软草履践随人足喻若睹罗绵自然出香稻美味皆充足诸树生衣服众彩共庄严树高三俱舍花果常充实时彼国中人 admin

2020-06-14

  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普为一切天人世间,菩萨摩诃萨及四部众怀疑惑故,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一切世界现于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一切于花胎中皆有如来结跏趺坐放百千光;是诸莲花忽然之间,形色可恶而令生厌,于彼花中俱胝那庾多百千如来,合掌而住俨然不动?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以伽他问曰:我曾不见如来相,而作神通之变化;现佛无量千俱胝,住莲花胎寂不动。放千 admin

2020-06-14

  (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二)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五)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六)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 admin

2020-06-14

  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 admin

2020-06-14

  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 admin

2020-06-14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境界起贪,心 admin

2020-06-10

  色界天人没有舌根,没有鼻根。有人听了觉得怪怪的——那色界天人是不是殁鼻ㄚ?(编案:这是闽南语。形容蹋陷的鼻子)是不是哑巴?其实不然!他们的扶尘根还是有的,仍然有鼻子的模样,仍然有舌头;因为色界天人还是要呼吸的,色界天人还是要说话的,但他们没有鼻子和舌头的胜义根,所以说他们没有鼻根与舌根。因为他们不吃东西嘛!所以不需要尝味、不需要嗅香。既然没 admin

2020-06-08

  五上分结,首为色界三种妙欲之贪爱,谓色界有三种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广姝妙与庄严、色界天人之微妙音声、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触之乐;阿罗汉观察如是三种色界妙欲虚妄不实,故断此色界贪,是名阿罗汉贪断。次为无色界贪断;俱解脱及慧解脱之阿罗汉,皆观察「无色界有」虚妄,谓四空定中之微细觉知心乃是意识,十八界所摄,无常虚妄之法,是故不于无色界一切 admin

2020-06-08

  如《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诸梵天王以偈赞佛云:「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此之谓也。世间的甘露有二种:第一种是人间的甘露,第二种是欲界天的甘露。人间的甘露,主要是以食物和草药炼制而成;这种炼制的甘露,通常是可吃的食物,加上一些羊乳、牛乳,再加上一些磨成粉末的草药来炼制而成。欲界天的甘露,是欲界天人的日常食物,没什么稀奇之处;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众生呢?大家都认为说:“所有的人合称起来就叫众生嘛!所有的畜生叫作众生,所有的天人叫作众生。”但是我们佛法中不这么说。所谓众生这个名词,讲得广义一点:五阴就叫作众生。但是纵使能认知五阴就是众生,也还是无法显示出众生浊;所以众生浊,要用狭义的解释,就是说,当你正在执着自己的行阴时,这就是众生了,所以由行阴而说众生。因为众生不管怎么样修 admin

2020-06-08

  第二种相是菩萨僧:菩萨不一定示现出家相,大多示现在家相;亦不一定示现于人间,有时往往是非人,譬如天主、天人、天神,或有福鬼、学佛的夜叉天龙八部等;甚至也有在人间示现为畜生相的菩萨。菩萨虽然大多示现在家相,但也有部份菩萨现出家相;譬如兼受菩萨戒、以菩萨戒为主要依归,以出家戒为次要依归之比丘二众,是名出家凡夫菩萨。复有兼受菩萨戒,并证得如来藏而不退转之 admin

2020-06-08

  所以者何﹖人间诸法尚未能通达具足,云何名为「果通三界」﹖何以故﹖人间各种有情或具八识、或具七识、或具六识(如眼耳根坏死者),此八识乃至六识及其心所法之运作,如彼俱解脱复有五通之声闻有顶圣能知之否﹖既未能知欲界器世间众生之第八第七识之运作,犹未能通欲界器世间诸法,何况能通三界﹖既未能通人间及欲界六天诸天人之如来藏运作之世间法,云何名为「果通三界」﹖彼若 admin

2020-06-08

  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离见思惑及习气种子烦恼,亦离所知障等上烦恼)、及诸天人阴(自性法身及庄严圆满报身,以及菩萨之意生身,都迥异天人五阴四阴),是故说名空。呜呼蚊蚋行,不知真空义,外道亦修空,尼乾宜默然。这意思是说:真空的意思,其实是非色、不离色、不灭色,却又已经解脱三界色身、解脱三界法的系缚,乃至解脱于习气种子的随眠、解脱于无始无明的随眠,这就 admin

2020-06-08

  三界五趣只有人与天人是比较安乐的堪忍之处,名为二种善道(阿修罗遍于五趣中受生、时善时恶);其余畜生、饿鬼、地狱三道众生,皆不可堪忍,名为三恶道。以三恶道不同于善道的人及天人故,名为异生;若人尚未断尽身、口、意恶业者,未来世中将仍会沦堕于三恶道中,即是具足异生性的凡夫,是故凡夫都仍有异生性,故说凡夫未离异生性。举凡二乘菩提解脱道中之断除三缚结者,不论他 admin

2020-06-08

  再接著就说到所谓的复有众生无想无觉知是无想天,而且是第五个众生所居处的地方;然后接著后面就谈到四空定里面的空住处,这是第六个众生所居住的处所;从这个次序就可以知道,这个无想天它所说的,就是四禅的定力所安住的境界,而且在这个境界里面,在这个无想天里面,他是无想而且是无觉知的;所以无想无觉知,所以在这里面是因为六识皆灭,所以当然就是无想无觉知,所以这里 admin

2020-06-08

  此名七识住,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广为众生如理宣说,而令众生如说修习、行诸梵行,利益安乐天人世间。】(长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卷下、中阿含因品第四《大因经》)为何在宣示五蕴虚妄及人间的四识住以后,要另外再说七识住的境界相?其实都是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而施设的,属于佛陀在声闻法中的为人悉檀。有的人在观行五蕴的虚妄以后,仍然不能断除我执,仍然继续执着三界中较 admin

2020-06-08

  无色界众生的状态较天人、饿鬼等更难理解、想象。往生到无色界者都是生前厌离色蕴,行善并证得四空定之一种的众生。 admin

2020-06-08

  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迦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