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语译如下:佛说:“什么叫身力具足呢?善男子啊!三十三天(即欲界的第二天忉利天)有一个大城,名字叫善见城;这个城宽、广都是十万里,里面有百万宫殿及房屋,里面住的天人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到了夏天三月时,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要去波利质多林(又名欢喜园)中欢娱受乐,在由乾陀山(由乾陀山就是须弥山的东侧突出的山顶,是东天门的提头赖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847,c3-4)是以虽非第一义谛,亦非非第一义谛,以此方便而接引成道故!是以当中阴身现起之时,不必更作他想,当知阿弥陀佛殊胜大愿,自知已死,不必更求此世之后有,当作诸多方便,信靠弥陀世尊,称念回忆此生所念佛之心,如是忆佛,求佛接引,虽有亲缘之男女相出现,不当接近,知道五欲乃是轮回生死根本,如今已死,当可喘息休歇,即当摄心正念,惟生极乐,纵有他般因缘,从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人间有坏苦,比人间好的诸天,其实也有他的坏苦!譬如在天界,天人共相娱乐,但是不管宴会多么美好,最后还是要结束,因为有坏苦在里面!这是由于天人们在一起久了,太熟了、就腻了,怎么办呢?把宴会结束,找其他的天人,再继续共相娱乐,所以这个就是坏苦!再有所谓的行苦,虽然这个行苦放在第三,其实在前面的苦苦、坏苦中,也有行苦在里面,只是因为行苦的境界没有前二种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我们来看,这样算是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说人跟天寿命的差别;在天界里面,寿命最短的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天人的寿命,他在那边一天的寿命,就是人间五十年;如果那边一天的寿命是人间五十年,那人的寿命,如果让你活到一百岁(也就是人瑞啦),那么在四天王天的天人眼中,你只活了两天。那么如果说你是最钝根的断三缚结的初果人,那么你生天七次、人间七次,你在人间的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弥勒在佛世是现比丘相,现在住于兜率陀天中则是天人相,如今已经是妙觉菩萨,只有祂才能在以后先来人间成佛,也仍然不敢在世尊圆寂后立刻绍继佛位。所以,再怎么轮也轮不到阿罗汉来继承佛位。连菩萨都不敢继承佛位了,阿罗汉们又听不懂菩萨所讲的法,怎么敢站出来绍继佛位呢?所以他们只能称为罗汉,而这还只是从事相上来说的。唉!这一些说法好像有一点麻辣哦!不晓得听起来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弥勒在佛世是现比丘相,现在住于兜率陀天中则是天人相,如今已经是妙觉菩萨,只有祂才能在以后先来人间成佛,也仍然不敢在世尊圆寂后立刻绍继佛位。所以,再怎么轮也轮不到阿罗汉来继承佛位。连菩萨都不敢继承佛位了,阿罗汉们又听不懂菩萨所讲的法,怎么敢站出来绍继佛位呢?所以他们只能称为阿罗汉,而这还只是从事相上来说的。唉!这一些说法好像有一点麻辣哦!不晓得听起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入婆罗门聚落中,空鉢而出;天人种种供养。又复三月食马麦;释提桓因恭敬,以天食供养。阿罗婆伽林中,棘刺寒风,佛在中宿;又于欢喜园中,在天白宝石上,柔濡滑泽,又敷天卧具。于此好、恶事中,心无忧喜。又提婆达瞋心以石堆佛,罗睺罗敬心合手礼佛;于此二人,其心平等,如爱两眼。如是等种种干乱,无有异想;譬如真金,烧磨锻截,其色不变。佛经此众事,心无增减,是故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对!沙门果是一切众生都可以证得,乃至于你不是人——乃至于天人,只要你愿意往这个佛菩提道走,或是乃至于你愿意照著狭隘的二乘解脱道这样来行走,还是可以证得的。那如果说是三缚结:它细说来有我见,它的我见就是代表说你对于自己的身见——就是取五蕴为身这个见解;那另外一个就是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代表你有些不如理作意,认为你应该按照这个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哪十号具足呢?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家应该有注意到,诸佛的如来十号中有一号叫作应供,应供很明显的意思就是阿罗汉。我们刚刚已介绍到阿罗汉亦称为应供,那应供的意思是说,他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他具有出离三界生死的证量,所以人跟天人都应该要供养他。佛陀除了具有出离三界生死的证量外,并具足了阿罗汉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者,声闻戒的受戒有的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不是有情都能受的,比如黄门不能受具足戒;菩萨戒受戒条件则要宽泛得多,菩萨戒除了地狱有情以外,天人、人、阿修罗、饿鬼,乃至畜生都可以受。三者,声闻戒是别戒,七众各别而受,所受的戒律也有所不同;菩萨戒是通戒,菩萨所受的菩萨戒都是一致的。四者,声闻戒的获得有的要从出家僧宝领受,如八关斋戒;菩萨戒则有三种受戒方式&mda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人还有五衰,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且永远不死,直到离开为止。因此身心欢喜,发愿往生,一心持无量寿佛名号,从此每周念佛共修风雨无阻。拜佛时真心赞叹阿弥陀佛,祂是唯一的皈依。但是唱忏悔偈时,又想:自己去得了吗?为何都没见过阿弥陀佛?苦得不得了!所以一条手帕是不够用的,这是一种善根的现象,表示和弥陀世尊有缘。也因为知道想求往生之前,须把业障随缘、随分、随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天界里面的天主、天人便以为报身就是佛,但这个报身也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真如,可是真如不可见,这不可见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真的佛既不可见,那么要大精进菩萨如何见佛呢?所以说他「亦不见佛」。不受禁戒:禁戒是因为五阴才有之。所谓禁戒是因事制戒、因事渐制。释迦牟尼佛初成立僧团时并未有禁戒,他将所有都当成完美的人,假定每个都不会犯错。刚开始,僧团都没有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每片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长宽约五百公里),每片叶有一千种颜色,犹如一百种美丽的图画,如同天人所戴的璎珞一样。那些花为黄澄澄的金色,从金色中散放出来的光明如同旋火轮,许多旋火轮在树叶中生出许多果实,这些果实,如同大光明宝瓶一样会化出无量的幢幡宝盖。这些宝盖中映现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也示现十方的一切佛国。故在极乐世界可见到一切的佛国,即是此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四节无量寿经的一心专忆及一念求生念佛法门在《无量寿经》卷下说到二种状况,现在念给诸位听:“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意思是说:要发无上菩提之心:所谓无上菩提之心,就是发四弘誓愿,要去那边求明心见性,回来广度众生。(我去极乐世界,不是浑浑噩噩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不在人间成佛,而在欲界天成佛,则只能度化欲界天的众生--天人、天神、天主。不能显示于人间,则难以度化人间众生。而欲界天众生贪著五欲之乐,度化甚难。若在人间成佛,度人较易,以众生得亲见恭闻故;而欲界及色界诸天之有缘者,亦得于人间奉觐。是故诸佛世尊皆在人间成佛,以人间有色身及有语言、文句、名相、思惟、法则等“身施设”可以示现之故。由以上略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时大地震动,诸天天人都来到这个地方,四大天王们带着上亿的部众们,一起前来致哀,天王们禀告佛说:佛啊!我们都是世尊的,跟随着您听闻佛法,才能够成就现在的初果须陀洹,这个棺材应该是要由我们来担的,才对!佛陀答应了。四大天王全部都变化形,加入抬棺的行列,用手扶着,把棺材放在自己的肩上,送葬队伍佛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香炉,佛光犹如一万个太阳那样的明亮,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佗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 | admin 2018-07-20 |
![]() |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