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有障碍,任运度化无量众生,永无尽期;而且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称号。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三章佛有十种功德名号《佛说十号经》卷1说,佛有十种功德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佛,何况我等众生?因此对佛的殷重恭敬心就会油然升起。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佛在《优婆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迦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语译如下:佛说:“什么叫身力具足呢?善男子啊!三十三天(即欲界的第二天忉利天)有一个大城,名字叫善见城;这个城宽、广都是十万里,里面有百万宫殿及房屋,里面住的天人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到了夏天三月时,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要去波利质多林(又名欢喜园)中欢娱受乐,在由乾陀山(由乾陀山就是须弥山的东侧突出的山顶,是东天门的提头赖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说十号经》卷1说,佛有十种功德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佛,何况我等众生?因此对佛的殷重恭敬心就会油然升起。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佛在《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入婆罗门聚落中,空鉢而出;天人种种供养。又复三月食马麦;释提桓因恭敬,以天食供养。阿罗婆伽林中,棘刺寒风,佛在中宿;又于欢喜园中,在天白宝石上,柔濡滑泽,又敷天卧具。于此好、恶事中,心无忧喜。又提婆达瞋心以石堆佛,罗睺罗敬心合手礼佛;于此二人,其心平等,如爱两眼。如是等种种干乱,无有异想;譬如真金,烧磨锻截,其色不变。佛经此众事,心无增减,是故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二种清净因缘的力量,会导致初十十到后十十,也就是从最前面所作的一百件事情或一百次说法,到最后做的一百件事情或一百次说法,都没有人或天主、天人能说佛有什么过失。如来还具足了八万音声,所以众生闻之不生厌离。换句话说,诸如来都有无量的方便善巧而为众生说法,让众生各个欢喜接受;所以众生听闻诸佛说法时,都不会产生厌离之心。佛若评论外道的法说错了,总是会破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十号如来十号的内涵,如《菩萨地持经》卷三载:复次如来,有十种名称功德随念功德,云何十?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婆。非不如说,故名‘如来’;得一切义故,无上福田故,应供养故,故名为‘应’;如第一义开觉故,名‘等正觉’;三明如契经所说,行者,止观具足故,名‘明行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假使如来用最粗劣的食物放入口中,所得的美味仍然胜过诸天人的胜妙饮食。善男子!以这样的缘故而知道如来所吃的食物,的确是世上最殊胜妙好的。善男子!当时阿难看见这种情况,不免在心中生起极大的忧愁和烦恼,心想:『如来是转轮圣王的尊贵种姓,出家学道之后成佛了,怎能像卑贱的人一样吃下劣的马麦呢?』我释迦牟尼佛当时以知他心智照见阿难的心意,明白阿难心中的想法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入婆罗门聚落中,空鉢而出;天人种种供养。又复三月食马麦;释提桓因恭敬,以天食供养。阿罗婆伽林中,棘刺寒风,佛在中宿;又于欢喜园中,在天白宝石上,柔濡滑泽,又敷天卧具。于此好、恶事中,心无忧喜。又提婆达瞋心以石堆佛,罗睺罗敬心合手礼佛;于此二人,其心平等,如爱两眼。如是等种种干乱,无有异想;譬如真金,烧磨锻截,其色不变。佛经此众事,心无增减,是故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有出家人拜了文殊菩萨以后心想:欸!文殊菩萨长得这么庄严,可是为什么要穿这么华丽?所有出家人都只能穿染衣,布料都要染成灰色、坏色,为什么祂竟然可以穿天衣,每天穿戴得这么庄严?这哪能叫作出家?其实,祂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声闻法中的出家人,并不需要一世又一世地示现福德的广大,因为舍报后就要入无余涅槃了,那当然要舍离世间的一切我所贪爱;而大乘法中的等觉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人师。佛。薄伽梵。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净相故。名世间解。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人师。佛。薄伽梵。言无虚妄故名如来。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是故说名明行。上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淨相故。名世间解。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他如果生到天界的时候没有佛法,他又如何能够说能够在这个七次人天往返,能够证解脱果呢?所以,他在天界也是有佛法的!因为我们刚刚也为大家解说到,在兜率陀天里面的妙觉菩萨,一生补处菩萨,祂是为下界诸天以及上界诸天来宣扬教法的,来教化这些天众天人的。所以我们知道说,初果人他因为已经断了我见了,断我见以后他的果报他有福可以生天;但是他本身是修解脱道的,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有障碍,任运度化无量众生,永无尽期;而且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称号。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欲入涅槃,诸比丘问佛:佛是无上福田,天人导师,佛灭度后,从谁得福?佛说:我虽灭度,经法还在,另有四因缘,可从之得福:一是看到畜生没有吃的,就施予食物救其性命;二是见人生病没人照看,给与供养令得安隐;三是保护和照顾贫穷者和孤独者;四是看到修行人独自一人禅修学道,无衣无食,就供养衣食。如能以善意行此四种布施供养,所获福报与供养佛陀没有差别。)佛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后来,国王和臣民们寿终之后都往生天界生为天人了。佛说:当时那个贫困之人就是我的过去身,我累劫之中仁慈惠施拯救众生,今日终于成就佛道,号天中天,为三界中的大雄。贫人本生-六度集经昔者菩萨贫篓尤困。与诸商人俱之他国。其众皆有信佛之志。布施穷乏济度众生。等人全曰。众皆慈惠。尔将何施。答日。夫身假借之类靡不弃捐。吾睹海鱼。巨细相吞心为怆枪。吾当以身代其小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天身可以飞行,所以天人也贪着他的色阴。这样,如来藏就依于众生的这种贪着,帮众生出生了色阴,人间就出生人间的色阴,在天就出生天身。我们对于受阴也贪着,譬如生气,每个人都知道并很讨厌生气,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生气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于生气这个不快乐的受,也有贪着,这就是受受阴!就像我们厌恶生气,知道生气伤身,可控制不了,而一直生气下去,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人间有坏苦,比人间好的诸天,其实也有他的坏苦!譬如在天界,天人共相娱乐,但是不管宴会多么美好,最后还是要结束,因为有坏苦在里面!这是由于天人们在一起久了,太熟了、就腻了,怎么办呢?把宴会结束,找其他的天人,再继续共相娱乐,所以这个就是坏苦!再有所谓的行苦,虽然这个行苦放在第三,其实在前面的苦苦、坏苦中,也有行苦在里面,只是因为行苦的境界没有前二种强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