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第二段,佛又继续这么讲说: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也就是说受了五戒以后,那么这样的人,会受天人恭敬守护,就是我们说的,会有二十五善神来守护——你能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守护,你能够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守护。因为你持了五戒能够让人恭敬,会得到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即便一下子很难看穿你所执着的这个我的虚妄,也至少要下决心为了这个我未来能够更快乐、更自在、更富足而努力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因为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是从身口意中来,所以用智慧和决心努力约束自己的身口意,让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纯净,染污越来越少,这是保证你生生世世生而为人乃至天人,而不会下堕三途的首要任务,是你不可不正视的课业!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善男子啊!天下之人有谁会贫穷到没有身体的呢?只有一种人是没有身体,就是无色界的天人,可是他不是天下,他在天上,所以天下的人没有穷到没有身体的。如果有身体,看见别人在造福、修福德时,应该以身体前去帮助;心中欢喜而没有厌倦,这样的人也叫作施主,未来世也可以得到许多福德。有时因为你有时间,时间也可以布施;或者有财物……等等可以给别人,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这里我不一条一条解说,您听了以后,您去思维是不是这样呢?第二个,佛陀就说所谓的吉祥,其实你不是依著天人,或者希望能够依著侥幸,或者是说去祝祷才吉祥;而是本来就吉祥的,这才是最吉祥。第三个吉祥,是你能够值遇善知识,能够在善知识上面先种下福德,你的心性能够纯正,这是最吉祥的。第四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除去种种的恶法,能够修学善法,能够不要喝酒;要能够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呢?因为莲花哪里还要吃葱蒜酒肉这些东西呢?所以莲花化身的身体的色身非常的特殊,然后在这个食物也不用担心,因为极乐世界除了人、天人,应该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样众生以外,没有其他三恶道,所以也不会有畜生的肉,没有这种食物,没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这种牲畜畜生的肉可以食用。众生欲使用的东西,只要你动念就可以飞过来,就可以呈现,或是直接变化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天道中,如果利根的天人会知道自己出生为天人的因缘,钝根的人只知道享乐。老妇人生到天中与五百天女享乐,不知道自己出生天界的因缘。这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正好也在忉利天中,知道这个天子生天的因缘,于是就问他说:天子!你知道自己是什么福德因缘生在此天当中吗?对方答言:不知。于是舍利弗尊者用神通让他看见自己生天的福德因缘,原来是来自迦旃延尊者的帮助。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第二段,佛又继续这么讲说: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也就是说受了五戒以后,那么这样的人,会受天人恭敬守护,就是我们说的,会有二十五善神来守护——你能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守护,你能够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守护。因为你持了五戒能够让人恭敬,会得到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云何十八?一种族尊高,二形相端严,三圆满佣直,四见闻欢喜,五资财无量,六眷属广大,七远离散坏,八尊贵自在,九恒生佛土,十声誉遐布,十一美德赞颂,十二四事丰足,十三天人供养,十四得转轮王,十五寿命延长,十六体坚金刚,十七命终生天,十八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欢喜赞叹佛舍利塔,获斯胜报。「若复有人,施佛床座,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德业尊重,二世间称赞,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觉得一位阿罗汉堪作「人天之师」,是「天人应供」,供养他有无量无边的福德;那这一个阿罗汉自己的福德是不是也应该很大?如果我说,有阿罗汉尚且一生潦倒,没有一天不挨饿,这一辈子没有吃过一餐饱饭,所以根本也不会有余力学习大乘法——各位相信吗?我们来看一个令人泪流不止的故事。在拘萨罗国中有一个小渔村,村民有一千人,裡面有一位娄沙迦,在过去生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如果是五尘上所显的那个法尘,这个时候五识必定是要与意识来同境作分别,前面有提到这个同境分别,这个时候五根跟五识似乎也应该是意识的俱有依;但是法尘除了五尘上所显的法尘之外,还有不牵涉到五尘的那个梦中、以及在禅定的那个深定之中的法尘,这个时候的意识祂就不与五根、五识来同境分别了;好比说像禅定境界当中的无色界天人,他们没有色身,没有色身当然就没有五根 | admin 2018-07-21 |
![]() |
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杂阿含经》卷三)意思就是说,对于五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的道理,以及对于五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不相续、不起、不出就是涅槃的道理,都能够以智慧思惟、观察、忍,然后就这样随信行乃至随法行的声闻法道修行人,而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也就是当生就能证得声闻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众生如果造恶业,应该要成就饿鬼身,阿赖耶识就帮他造一个下一生的饿鬼身出来;如果成就大恶业,譬如谤佛谤法,应该要为他造一个地狱身,如来藏就帮他造下一世的地狱身;如果他造的是十善业,应该生天,就帮他造下一世的欲界天人之身;乃至于造就佛地的五法身。如来藏的自体虽然能够变现这些种种的身,也变现了七转识,使我们有见闻觉知,能够处处作主;可是祂在这些诸法生灭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者是天人也是一样,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是一样,都是由阿赖耶识按照他(的前世)所造作─这个末那识─所执着的染污以及所造作业的内涵,而去如实呈现他的果报。如果说与无漏相应了,意思就是说意识或是意根,因为亲证了他的如来藏(阿赖耶识),而知道阿赖耶识才是真实法,五蕴十八界中的法没有一法是真实,是无常的,因此而能断除了颠倒想所生的我见与我执。断除了这个我见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人类所生活的山河大地器世间,算是很长寿了,因为它每天的变异不大,小得让人无法察觉出来;然虽如此,在每一刹那,它还是在变异,只是变异得很慢很慢,无法让人一下子察觉出来而已;如果哪天发生大地震、火山爆发或者下大雨,使得山河大地有较大的变动时,人们才会察觉出来,真的有在变异啊!又譬如三界中最长寿的,莫过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他有八万大劫的寿命,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七:「复次善现!若真如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3-1,p.232)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十七:「舍利子!如真如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真如中无名,名中无真如,非合非离,但假施设。」(3-1,p.234)9.《大乘入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人魔梵无能转者。若有能转依法相应。无有是处。世尊。此第二转法轮。说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别彼诸不了义修多罗。为住大乘众生。说于诸法无有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涅盘。希有之中复是希有。世尊。此是第三转法轮。为住一切大乘众生。说诸法无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盘。善说四谛差别之相。希中希有。无人能入。无人能对。无人能诤。更无有上。更无有胜。了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例如说即使是今天的印度,是由一百多个民族所组成的,各位可能会讲:这有什么特殊的,我们中华民族不也是几十个民族组成的吗?不然!我们所熟悉的中华文化,汉族占了大多数,而在文化方面呢?虽然中华文化有几十个民族,但是彼此却有共同的一致性的文化特色,例如天人合一、儒家的道德仁义等等是在一个大汉族之下,各个民族彼此都有一致性的共同文化。但是印度不是这样子的: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著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伽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智者施已,不求受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免于怖畏;不求善人来见亲附,亦不求望天人果报。观于二事: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二者终不随顺悭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财物,我若终没,不随我去,是故应当自手施与;我今不应随施生恼,应当随施生于欢喜。’善男子!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调已,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