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这些人,却多是完全不相信这个果报的可怕,甚至嗤之以鼻,实在是让人觉得无奈啊!而第三种所谓异类而熟则是说:所造的因是善性或是恶性,但所受的果报,无论是苦果还是乐果,却都是属于无记性,善恶性以及无记性的品类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受报时的果报身,常和造因当时的有情品类是不同的。譬如说,毁谤三宝的人在毁谤之后,多不会立即遭受果报,要等到转入未来世得到 admin

2020-06-08

  在空无边处当中唯有空想,意识缘于无边广的虚空,把这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再来说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有无边的广,祂不再去想空无边这个事情;这样一个境界,识无边广的境界仍然是识阴(中意识)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再来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不想空不想识,只 admin

2020-06-08

  《中阿含》与《长阿含》所说致相同,这两经也兼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其中隐含着第一义悉檀,但由于隐覆难知,所以一般未具法眼者则无法了知。《杂阿含》则多述及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于其中仍然处处隐覆密意,说有如来藏涅槃本际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缘中说有缘于五阴之识存在。《增壹阿含》则开显乘菩萨道之如来藏法门。四阿含诸经为佛教之根本,也 admin

2020-06-08

  乘法之行门内容则是胜义谛,为何称名为胜义谛?所谓乘法的见道,就是以真实如来藏为依归,修得如实智能,不只是现观世俗谛而已,更进一步须证世俗谛中所说的万法缘起缘灭之因——如来藏,须亲证世俗谛之根源、万法之根源。所以若无胜义谛,就没有世俗谛,故世俗谛以胜义谛为体。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世俗谛所观之蕴处界等法,以及依附于蕴处界才有的世俗谛等四圣谛 admin

2020-06-08

  譬如在《宝积经》卷56中的开示:此中蕴形,有其二种:一者、形色端正。二者、容貌丑陋。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由圣教的开示可以知道:中有随着他所将要往生之处,他的形类便会与将往生之处的众生相似。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在中 admin

2020-06-08

  比丘尼有这八条戒涉及比丘,而比丘戒中也有十修戒涉及如何教诫比丘尼,这八条戒在上座部中广泛的被接受,认为这是比丘尼的根本戒;但是在众部中则较不严格,戒律中虽有八敬法,但没有完整的八条,也不认为这是比丘尼应该遵守的根本戒。而八敬法的由来是起源于佛陀时代,根据巴利圣典的记载,佛陀成道以后的第五年,父亲净饭王过世,为了解决释迦族与拘利族人之间,因为尼连禅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维摩诘士又说:法无我所,离我所故。请问:你鼻梁上架的眼镜是谁的?是你的嘛!你会说:这是我所有的眼镜。乃至说:你这个色身是谁的?你说:这是我所拥有的身体──我所有的身体。这也是我所。请问:你所有的眼镜,你所有的钱财,你所有的眷属、父母、师长、子女,这些眷属是你所有的。但是你若没有 admin

2020-06-08

  荤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即葱、韭菜、蒜(包括蒜苔)、薤(俗名小蒜)、兴渠(已知洋葱)等。此五种荤菜食之气味难闻,护法远离;同时,生食增瞋恚,熟食多淫欲,障碍修道。腥是指禽、兽、畜、水族等众生之肉(亦包括蛋),皆带有腥膻之味,食之与众生结怨,障碍平等心、慈悲心。所以,上述两类荤腥之物,均不应食,故曰吃素。吃素也是一种修行。佛法讲吃素的理由,不是为了要 admin

2020-06-08

  这种僧也叫做胜义僧,如观自在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势至菩萨等。按照戒定慧的不同,可以分为凡夫僧、胜义僧、哑羊僧、无惭愧僧。根据三乘菩提的不同,可以分为声闻僧、缘觉僧、菩萨僧。--------《三皈正受(三皈五戒十善)之一受持三皈依》 admin

2020-06-08

  乘法中所说的和合僧。窥基师在他所撰的《乘法苑义林章》中说:僧伽云众,于理于事无乖诤故。(《乘法苑义林章》卷6)因此窥基师解释和合僧就有理和、事和、辨事等三种的区分。事和和辨事当然都是从世俗表相上来说,三人成众,事相上的和合僧自然是指三人以上的集体才称为僧众;而辨事就是办事,就是僧团中辨正法事,或者是作法办事,那就必须要四人以上的集团,成为 admin

2020-06-08

  八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也。斋者,过午不食也。)(四)每月二十三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五)每月二十九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六)每月三十日,四天王躬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又:所谓吃素,是指不食荤腥。荤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即葱、韭菜、蒜(包括蒜苔)、薤(俗名 admin

2020-06-08

  95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admin

2020-06-08

  又如诸证灭定者之圣道等流,诸佛菩萨之悲等流、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流,此亦胜善等流。对于恶习恶业的等流习气,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不好的习气,让意根起心动念都是善性?亦即《成唯识论》卷5所说:【若已转依,唯是善性】,于此首要之务就是亲证声闻初果并断三缚结;三缚结之首为我见,也就是萨迦耶见。由《广论》中落入我见的说法,以及论中后半部止观的双身法,可知宗喀巴 admin

2020-06-08

  六根触此内相分境而生六识,至于外相分是指器世间,无量无数三千千世界、山河地、花草林木、地水火风以及有情身。外相分中的人身,是由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藉父精母血、四、业种之缘而变生的正报;而山河地……等器世间之依报,则是由共业有情阿赖耶识之法种及异熟等流种为因,共同变现而成,并非如一神教所说「由上帝或梵天所创造的」。再说,众生之前五 admin

2020-06-08

  乘无我观》名字即佛: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谓生死本际即是真如,真如在因地时虽然常在生死轮回,而本体不生不灭,本自涅盘,与佛无异;众生闻此,了知自身本体与佛无异,即是名字即佛。菩提本体于无始来常处烦恼壳内,烦恼由此菩提本体种子生,然此烦恼本际之本体与佛无异,众生了知此义,信受奉行,是为名字即佛。君今闻此,信有佛体在身,不待开悟,亦是名字即佛。《 admin

2020-06-08

  乘无我观》观行即佛:众生闻法,知自身中有佛体性,闻法修学,便作观行;或由定门、或由慧门,或定慧兼进而作观行,观察自身菩提本心佛体法身,虽未能证真如本心,而勤修观行,信有自性法体,是名观行即佛。密宗古今活佛法王等,十之在此阶位,禅宗诸祖之错悟者及未悟者亦在此阶位。《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因为乘的见道和二乘的见道不同,二乘见道了就是断三缚结,可是乘的见道,因为它是属于般若中观与种智的部分,所以叫做证得「人无我智」。所以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部份内容和声闻初果一样,也是断了我见,但是又从所证悟的自心真如而观察到自心真如离一切我见我执,从来都没有我的观念存在,这是证悟的菩萨所证得另一种人无我,不共二乘声闻初果人。证悟前尚未伏除性障的 admin

2020-06-08

  入初地之后修学百法明门及布施波罗蜜满足了,证得犹如镜像的现观时,就进入二地心《乘无我观》初地要修学百法明门,目的就是要让你证得镜像观——一切六尘如镜中像,六尘在你的自心如来藏镜子上面显现,并非真实不坏的常住法,乃是有生有灭的法。一面明镜,它会有影像出现,在明镜所映现的影像中,明镜本身的镜相不会让人发现,可是它显现出它所映照的影像,让凡夫 admin

2020-06-08

  乘无我观》二地菩萨主要是修持戒波罗蜜多,于一切的微细戒都无所犯,这是二地的修行。二地满心才算是真持戒;诸位!你们常听到有人说:「我去受菩萨戒了,所以我现在持菩萨戒了。」对不起!你骗人!你这个叫做学戒,不叫持戒;二地满心开始才叫做持戒,在此以下都叫做学戒。二地修持戒法非常地严谨,戒行圆满,心地清净,然后在这过程当中还要再修学千法明门;在千法明门当 admin

2020-06-08

  乘无我观》进入三地以后要修学什么?三地菩萨要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三地修学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为什么很迅速呢?因为你在初地应修的增上慧学,和应修的檀波罗蜜的福德已经圆满,所以修学禅定等法将会很迅速。简单举例来说:譬如说三地要修学四禅八定与四无量心、五神通等,得要有清净安静的地方才能用功;初地修布施波罗蜜多圆满,自然就会有那个环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