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admin

2020-06-08

  佛有八梵音:1、极好音(悦耳声)2、柔软音(发喜声)3、和适音(和杂声)4、尊慧音(入心声)5、不女音(无厌声)雄之德,天魔外道,莫不归伏。6、不误音(分明声)7、深远音8、不竭音(易了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佛有八种妙声,菩萨因此而发菩提心。这八种妙声,我把它查出来说:第一是极好音,极好音就是非常美妙的声音,谁听了都喜欢。第二是柔软音,诸佛说话不 admin

2020-06-08

  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愿圣智善乐。疏:慧!像这样的三种意生身,可以同时现起:菩萨摩诃萨之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所得神通意生身,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同生起;意生身之现起,犹如忆念之生起一般,无有障碍。菩萨随其所 admin

2020-06-08

  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 admin

2020-06-08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声闻僧呢?这是不受菩萨戒的声闻僧,我想应该是没有!因为佛门中的出家人都是兼受菩萨戒的,所以出家受戒时才会有三坛戒嘛!可是这些已受菩萨戒的出家人中,心态确实已经落到声闻僧之中的人,其实并不少;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已经落入声闻僧的心态中,而且他们也不是天生的声闻僧、声闻心态,而是出家受戒时在戒场中被作了错误的教导以后,才开始转成声闻僧的 admin

2020-06-08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佛陀所宣扬的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弟子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慧!菩萨摩诃萨当 admin

2020-06-08

  如是嗅气冲鼻息时,或受质押或被践踏;嗅气冲眼见时,为火、为炬;嗅气冲耳听时,为没、为溺、为烊、为沸;嗅气冲舌味时,为馁、为爽;嗅气冲身触时,则身裂糜烂,为肉山,千疮百孔,受无量虫咋食;嗅气冲意思时,则为灰、为瘴、为飞砂走石,击碎身体。四、味业恶报:临命终时先见世界被铁网及炽烈猛炎所覆盖,亡者神识倒挂于网下,入无间地狱。味报发起亦有二相,吸气时则结 admin

2020-06-08

  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必远离,观此淫欲犹如火坑一般。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西藏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 admin

2020-06-08

  ---------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身佛多示因缘,很少说法,不名智慧佛;应身佛多说二乘法,二乘法说已,复说乘法之总相,少说一切种智;此是智慧佛,以应身住世时多所饶益人天故。报身佛多说乘一切种智,少有宣说二乘法者;唯有地上菩萨之具意生身及轮宝者能见,戒慧直往之初入三地菩萨犹不能见;所说诸法甚深难解,未入地者闻之不解,于报身佛所说诸经 admin

2020-06-08

  ---------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70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身佛多示因缘,很少说法,不名智慧佛;应身佛多说二乘法,二乘法说已,复说乘法之总相,少说一切种智;此是智慧佛,以应身住世时多所饶益人天故。报身佛多说乘一切种智,少有宣说二乘法者;唯有地上菩萨之具意生身及轮宝者能见,戒慧直往之初入三地菩萨犹不能见;所说诸法甚深难解,未入地者闻之不解,于报身佛所说诸经 admin

2020-06-08

  菩提果的修证,只有乘别教才有,不共二乘定性行者。乘菩萨除了依前面所说通教的解脱果的修证位次,分为四向、四果之外,另外可以依佛菩提果的修证,别于通教之外,而建立菩萨五十二阶位、六种菩萨性的修证。六种菩萨性十信→凡夫性十住→习种性十行→性种性十回向→道种性十地→圣种性等觉→等觉性妙觉→妙觉性也就是十信位的凡夫性、十住 admin

2020-06-08

  可是乘菩萨他要证二乘人所证的这个三三昧以外,乘菩萨还要亲证另外一种三三昧,仍然是称为空、无相、无愿三昧,这就是要再亲证如来藏;亲证以后观察如来藏的真如体性,看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是离见闻觉知,于一切法皆无所得;无形无相所以是空,空故无所得就是空三昧,既然空无所得,所以于一切法当中无相,既然无相,还需要再起心求愿吗?无愿而求,自然就不会起任何的希望, admin

2020-06-08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乘与二乘所证之三三昧的差异。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 admin

2020-06-08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乘与二乘之三三昧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之一。今天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见,以及了解乘与二乘所证之三三昧的差异。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 admin

2020-06-08

  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乘本生心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方等集经》)丶阿陀那识(《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丶藏识(《华严经》《乘本生心地观经》丶《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楞伽经》)。以心而言,即是一切有情的真心(《 admin

2020-06-08

  当知此一非我、非异我、不相在的本际,即是乘如来藏系唯识经典所说之如来藏也。然此我之本际非外道所说的我,亦非未真实证悟者所说之真如、真心,此诸人等所悟之本际,无异常见外道论议,详阅拙著《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及本书附录一: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即知。阿含此经乃佛不问而说,并重复多次而说,皆有记录,计有第一一〇及一三三至一四四经 admin

2020-06-08

  还有一种人,他只坐,不躺下来睡觉,也就是家所知道的不倒单;只坐不卧这种苦行,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施设了这样的戒禁,当然就是戒禁取见。再来说食自落果戒,有人认为:我只要这一辈子都不吃树上摘下来的水果,一定要吃从树上自己掉下的水果,这样吃一辈子,死后就可以得到解脱;这样的一个见解,当然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解脱!一辈子吃自落果,是没办法(断我见、我执) admin

2020-06-08

  慧!何者无性乘?谓一阐提。慧!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何以故?于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毘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慧!菩萨方便作愿︰&lsq admin

2020-06-08

  但是这些人,却多是完全不相信这个果报的可怕,甚至嗤之以鼻,实在是让人觉得无奈啊!而第三种所谓异类而熟则是说:所造的因是善性或是恶性,但所受的果报,无论是苦果还是乐果,却都是属于无记性,善恶性以及无记性的品类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受报时的果报身,常和造因当时的有情品类是不同的。譬如说,毁谤三宝的人在毁谤之后,多不会立即遭受果报,要等到转入未来世得到 admin

2020-06-08

  在空无边处当中唯有空想,意识缘于无边广的虚空,把这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再来说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有无边的广,祂不再去想空无边这个事情;这样一个境界,识无边广的境界仍然是识阴(中意识)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再来说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不想空不想识,只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