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另外我们要相信弥陀有四十八个大愿,相信了弥陀四愿的话,才能够接受有九品往生。不相信四愿,就不会相信九品往生。如果相信九品往生,就知道弥陀世尊摄取一切众生,只要众生有信、有愿、有行、愿意去,祂一定会接引;就会相信:“念阿弥陀佛,必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在大宝积经里面,世尊这样开示:“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五、正愿:信、愿、行中之愿,称为正愿,正愿又可分为小愿与大愿。1、小愿:念佛人相信有诸佛净土,或极乐净土,发愿往生,“愿我此身平安无灾无难,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发愿往生诸佛之净土以享受各种快乐。这种为自己发的愿叫小愿。能不能去?可以去!只要条件能符合所发愿往生那个世界的佛的别愿就可以去。或有人不求生诸佛净土,但发愿修行佛法能离苦得乐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此主要是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和弥陀世尊的广大愿力来做为念佛法门的主干。因此讲持佛名号和系念思维。既然由持名做方便来入手、来修学念佛法门的人是最多,那我们就用持名的方法来说明;刚开始有相的念佛---持佛名号,嘴唱耳听、心念心听、是两个层次。刚开始参加共修,一面嘴唱,一面练耳听,练习久了之后佛号不容易断。但是佛号虽在,仍会打妄想,同时并进。这时就要转进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此又发了个大愿:「愿我来世可以成就这样的妙色之身。」所以他就去跟父母说:「我现在想要在如来的里面出家、学道。我希望父亲、母亲能够随喜。」随喜就是跟著欢喜赞叹,不反对而且帮助他。可是这二位老人家因为只有这个独子,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所以告诉他:「你不要这样讲,我们现在年纪都很大了,而且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果出家后,我们一定会死的。」好说歹说,总 | 三摩地 2018-07-20 |
|
然后世尊说:这个妙花台,是法藏比丘---弥陀世尊未成佛之前发了大愿而成就的。想要念弥陀世尊的话,(这里所谓的念“阿弥陀”,是观想的念佛,不是持名号的念佛)先要做这个第七观,观这个妙花座,不可以做观想。每一片花瓣,每一颗宝珠,每一颗宝珠的光几种、如何变现,以及台幢,都要观想得非常清楚;好像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面相很清楚一样。如果能够观想成就的话 | 三摩地 2018-07-20 |
|
因地无相念佛因为尚未证得真如空性,所以不是真实的无相,这样的念佛法门是以佛号的意思而念,是跟源于佛号的意象或这尊佛的种种因地菩萨行及大愿、果地功德庄严的总体印象而念,有时是纯粹出于自心想念的念头而念。这种念不是念真实的佛,因为对佛的法身尚未了解亲证,所以称为因地无相念佛。这种念佛是相对于事俗认知的有相而说无相;一般念佛法门是有声者、形像名相,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这段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无量寿佛来时不是从某个地方来,去的时候也没有去到某个地方去,没有生灭,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仅仅是为了实现因地所发的大愿来度众生,所以在西方世界现出报身形像。由此可见,净土经典亦说到理---般若的部份,根性好的人由这段就知道,念佛的人应当要层层升进、次第前进,不应老是停留在初入手的方便法门之中。有人也许会说:“祖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在观经里面讲,深解第一义经典而不畏惧,可以得上品中生,但是必需要发菩萨的大愿,那就是诸佛的通愿,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有了这个一念相续的功夫、发了菩萨大愿并且深解第一义而不畏惧,这样的人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可得上品中生。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他所证得的境界是初地乃至三地,非常殊胜;所以一切念佛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十目:应当要先发大愿心和长远心见自性弥陀是菩萨所修、菩萨所行的道业。固然,在这个法门里面自己也受益,但主要还是在为广大的念佛人的利益而来修这个法门。见自性弥陀,就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这个是菩萨所修、所行、所证,而不是声闻人所修、所行、所证。《菩萨优婆塞戒经》说:“菩萨于大悲中生”。所以菩萨想要以未来的无量生,来度化无量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复又永伏性障而不具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由大愿故留惑润生。此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百法明门。证犹如镜像现观,故满初地心。入地前的四加行令烦恼障现行悉断,成四果解脱。分段生死已断,烦恼障习气种子开始断除,兼断无始无明上烦恼。↓七地满心断除故意保留之最后一分思惑时,烦恼障所摄色、受、想三阴有漏习气种子同时断尽。二地:初地功德满足以后,再成就道种智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藉著阿弥陀佛的大愿,使得持名念佛的众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往生。必须具有信心、发愿求生、并于日常生活中不停地持念佛号,口念心念。一遇紧急事故,在当下唯有想到阿弥陀佛,脱口呼救,这样才叫修行坚固,才能于临命终时往生西方净土。经中并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必须执持圣号,一心不乱或时时系念,心不颠倒才得往生,故也不是人人有把握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亦如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十二大愿之某愿而与己相应者),并以每日修行之功德回向发愿于舍报之时往生彼国即可。余时则专忆彼一佛。往生时至,必蒙预告。七天之后,所忆念佛、现前授手,安祥往生,无有挂碍。此乃一般念佛净土行者梦寐所求者。若行者自知一心不乱,将来往生无疑,而欲于此生更进一步修习佛法者,可延长打坐之时间,深入念佛圆通法门,随行者是否精进及善根深浅不同 | 三摩地 2018-07-20 |
|
4、信弥陀有四十八个大愿相信了弥陀四愿的话,才能够接受有九品往生。不相信四愿,就不会相信九品往生。如果相信九品往生,就知道弥陀世尊摄取一切众生,只要众生有信、有愿、有行、愿意去,祂一定会接引;就会相信:「念阿弥陀佛,必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在大宝积经里面,世尊这样开示:「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 | 三摩地 2018-07-20 |
|
在迈向解脱的这个正愿里面,还有分小愿跟大愿,什么叫小愿呢?我们这里所说的小愿是说:譬如有人刚开始念佛,相信有净土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会说这是小愿呢?因为这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说这是小愿。另外一种小愿是声闻人,他想解脱生死,因为他心量很小,所以那个叫做小愿,所以小愿它有不同的说法。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很容易达成说是小愿,可是如果说有些人是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第十九大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遶,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是说凡发愿欲生极乐者,临终弥陀世尊与诸圣众,必定前来接引行者往生。所以说只要我们能至诚念佛名号发愿往生,并且修诸功德回向,皆是万修万人去,弥陀世尊会依其大愿,救护苦难的众生,绝对不会辜负我们。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见到瑞相的时候,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够让众生得以继续往前进步,透过这样有为的加持而得以让众生信力具足,或者发起大愿,或者灭除罪业。这些种种的一切,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并不是行者自己有多么伟大,全部是仰赖如来的慈悲加持以及摄受啊!所以,行者如果见到瑞相,其实更应该更为感恩,更为恭敬,更为惭愧,诸佛菩萨的加持得以灭罪,得以起信,得以劝发,能够继续的努 | 三摩地 2018-07-20 |
|
有人听《无量寿经》很相应能够契入,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之前,祂为了要成就一个庄严佛土来摄受有情能够免除堕于三恶道的生死苦,而且利益有情能暂时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这样子的一个利益有情的地方,成就一个让有情能够纯粹修道的净土佛国,祂发了四愿,最后成佛;所以所成就的佛国就是没有三恶道,而且只是纯粹 | 三摩地 2018-07-20 |
|
西方净土有什么样特异之处呢?太多了!我们可以从弥陀世尊的四十八大愿当中,看到一些西方净土的殊胜之处。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未来决定会成佛;此处寿命无量,皆可成一生补处菩萨;乐如漏尽,现证不退转位;十念即必定往生西方等等。在在处处都显示了西方净土较其 | 三摩地 2018-07-20 |
|
也就是说,佛陀祂的广大愿力--这个就是弥陀四十八愿里面的第二十九愿--这个愿事实上祂所说就是:如果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很简单的,只要你欢喜、信心欢喜想要去,然后你心中愿意去,你也愿意念佛,乃至十念也可以往生,可是唯除五逆跟毁谤!就是说,这个人实在造的恶业太严重了,那就不能往生,那是五逆!可是如果说有人毁谤了大乘法,那他也不能去!那什么叫做毁谤呢?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中品下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世仁义,临命终的时候遇见善知识为他说明极乐庄严国土和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因此命终往生,无莲花可坐。七日后见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士,听闻声闻法,获得声闻初果,过一小劫以后才成为阿罗汉。以上中品三生是摄受持戒修善,而不诽镑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菩萨。下品上生,是摄受造作各种恶业而不犯五逆罪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