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牟尼知彼心及彼意所愿受果增善根及福田力故即以大悲心受其奉施沙时。闍耶以此善根。当得为王。王阎浮提。乃至得成无上正觉。故世尊发微笑。尔时。阿难见世尊发微笑。即便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诸佛世尊阿罗訶三藐三佛陀。非无因缘而能发微笑。今佛世尊以何因缘而发微笑。如偈所说。世尊离调笑无上世中尊齿白如珂玉最胜今发笑勇猛勤精进无师而自觉妙言令乐闻无上柔软音而记 三摩地

2018-07-22

现在呢,就罚这一个人去作大富翁,他一定也是贪求享乐,只顾着自己的富贵,不会去想到还要修持,不会去想到要发大悲心去行善。这样子等他死后,他也会受到大苦恼。一个修行人如果不愿意过着平淡的生活,而去过着过于奢侈的生活,那么这样子就会增加这一个人的和贪求,把他过去所累积的福德善业给挥霍光。所以修行人要懂得避免这样子的过失,在因地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就应该要 三摩地

2018-07-22

悟证诸法空相时,大悲心会不假做作,任运生起,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被无明习气所覆盖,不能开显本具佛性的有情,佛陀自然会生起无比的悲心。佛之慧眼,见我们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的不成佛,是他自巳的不够圆满,所以他会自然地尽未来劫,去成熟一切众生,使皆完成佛道的事业。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性的”境界,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要修行的情况下,才能够帮我们来铺设这一个三乘菩提的道路,可是走还是要靠 三摩地

2018-07-21

再看看李女士的痴情,讲一句比较不重听的话,这样的深情虽然动人,但却是无济于事的,其实我们的眷属,因为这一世跟我们有缘所以成为眷属,可是因为第八识无始以来每每被被第七识拖去轮回,因此我们的眷属其实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限在这一世的,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每一世全新的意识都贪求这一世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一世的眷属是自己的眷属,然而事实上,实相并非如此 三摩地

2018-07-21

三、发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故。问:一切众生一切诸法,皆同一法界,无有二相;据理但应正念真如,何假复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答:不然!如摩尼宝本性明洁,在矿秽中,假使有人勤加忆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净终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复如是,体虽明洁具足功德,而被无边客尘所染,假使有人勤加忆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诸行,欲求清净终无得理;是故要当集一切善行、救 三摩地

2018-07-21

大悲心以为根本。志力高强坚住不动。佛言。阿难。若人贪着三有诽谤大乘。名一阐提堕邪定聚。若人着无行无方便堕不定聚。复有着无行有方便。不著有无行平等道。名正定聚。阿难。不著有无修行平等。惟除此人余有四人。一者一阐提。二者外道。三者声闻。四者缘觉。有四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何者为四。弃舍大乘是阐提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信乐大乘真法。于一切 三摩地

2018-07-21

于诸众生生大悲心。平等无二如视一子。亦于晨朝日初出时。为欲阇毗如来身故。人人各取香木万束。栴檀沉水牛头栴檀天木香等。是一一木文理及附。皆有七宝微妙光明。譬如种种杂彩画饰。以佛力故有是妙色青黄赤白。为诸众生之所乐见。诸木皆以种种香涂。郁金沉水及胶香等。散以诸花而为庄严。优钵罗花。拘物头花。波头摩花。分陀利花诸香木上悬五色幡。柔软微妙犹如天衣。憍奢耶衣 三摩地

2018-07-21

谓于众生生大悲心无杀害想。谓阿罗汉平等之心。勿谓世尊无有因缘而逆说也。昔日于此王舍城中有大猎师。多杀群鹿请我食肉。我于是时虽受彼请。于诸众生生慈悲心。如罗睺罗。而说偈言当令汝长寿 久久住于世受持不害法 犹如诸佛寿是故我说是偈一切畏刀杖 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 勿杀勿行杖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为诸菩萨摩诃萨故。咨问如来如是密教。尔时 三摩地

2018-07-21

非是大慈大悲心不。佛言。有。善男子。菩萨若于诸众生中三品分别。一者亲人。二者怨憎。三者中人。于亲人中复作三品。谓上中下。怨憎亦尔。是菩萨摩诃萨于上亲中与增上乐。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于上怨中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中与增上乐。菩萨如是转复修习。于上怨中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增上乐。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若上怨中与上乐者。尔时得名慈心 三摩地

2018-07-21

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以此二例,可见大慧无我、无瞋、无嫌之大悲心性也!亦可见知离念灵知心之过失也!所以者何?最为信受奉行之郑昂与李邴二人,原都质疑破斥大慧之法,却不料反被大慧之悲心及见地降伏,又能悟入,岂非大慧之悲心所使而致?又:默照之法有何弊?谓般若真实智能不生也!学禅之人于此不可不知也!默照之结果,都堕一念不生离念灵知境界中,坐至极果, 三摩地

2018-07-21

有的人发愿说:“我要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所以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我就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了,这边的众生好可怜啊!”他发大悲心要度此界众生,但是这个愿和往生极乐没有冲突,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云:“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 admin

2018-07-21

由于导师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萨,遍以大悲心愿般若智水常净熏修而行普贤行!由于悲心利智使然,故能把隐晦艰涩难懂的深妙佛理及修学次第,用明朗清晰、条理有序、深入浅出、令人易读易懂的文句展现表达出来,因此深受海内外学人的欢迎。很多佛弟子由于深具善根福德,并有抉择智能,一旦有因缘接触平实导师所著作的各种正法书籍,便很容易与正法真义相应而信受,并依之修学而 三摩地

2018-07-21

而悟得自心如来者乃是菩萨故,除了自利尚要利他,因此克勤圜悟禅师劝进一切证悟者悟后还得要奉行一切众善,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助道法,发起大悲心来饶益一切有情;虽然行饶益一切有情之行,但是却以实相般若波罗蜜之平等、无我、无所得的智慧而深入奉行一切众善。----摘自正德居士的新著《真假禅和》从上古德,动尽平生,或三十、二十年,靠个入处期彻头彻尾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心的因缘下就可以有机会证悟明心。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恼。当您证悟明心时,了知意识心是虚妄的,不再认意识心为我,我见的烦恼就断了。在证悟明心之前,并不需要先把我所的烦恼完全断除, 三摩地

2018-07-21

作是念已,从其所住阿兰若处,至于人间,中路有山,名水爱护,住是山上,复作是愿,而说偈言:如我自舍所有身命为大悲心不求果报但为利益诸天及人愿作肉山给施众生我今所舍妙色端严不求帝释天魔梵王但为利益未来人天以此血肉施诸众生诸天龙神人及非人住山林者今听我言为诸众生我起大悲自以血肉而给施之善男子!我于尔时,作是愿已,诸天搔娆,大地诸山,须弥大海,皆六种动。人 三摩地

2018-07-21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 三摩地

2018-07-21

由是缘故,证悟如来藏以后,应该对如来藏的无漏无为性及无漏有为性,作全面的转依,自然不会偏空而忽略了祂鉴机照用、随缘应物的大功德,就不会偏在祂的虚空无为、真如无为而趣向灰身泯智的本来涅槃部分,就会发起大悲心而想要救护众生,想要接引众生同入佛菩提道。-----------------------------------------------注:未成佛之前,以如来藏的无记性来说,当然不会生起慈悲, 三摩地

2018-07-21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悲心的驱策,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这么多众生都被那些大小善知识所误导了,好可怜!如果入了涅盘,不再来受生度他们,他们将来不晓得要怎样流转,一不小心又堕入三恶道去了,好可怜呀!因为这个悲心,所以他就留惑润生起受生愿,发起十无尽愿,这就是他的增上意乐。由于这两个原因,他就重新去入胎。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俱足,他可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菩萨要入初地的,都要先在佛前勇发这十无尽愿,藉着这增上意乐的大悲心,让十回向位满心的菩萨得以进入初地。这十无尽愿都是为了成熟众生,就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有这样的开示说: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大乘起信论》)所以,十无尽愿是大愿,而且是殊胜大愿,所谓遍法界,尽虚空,尽未来际;虚空无尽,因此法界无尽,这十大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