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三摩地

2018-07-23

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乐。六者、一切世出世间一切义依增上意乐。由是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若于如来法所、僧所,少分思惟而兴供养,尚获无量大功德果,何况其多。(CBETA,T30,no.1579,p.534,c13-22)这在《正觉电子报》中也有提到,请看:《正觉电子报》第82期第108页中,〈我与同修受戒因缘(下)─正辉正占─〉,正占篇:【白老师慈悲教给我们好多方法和注意 三摩地

2018-07-23

你如果要警惕自己不要贪取这种种的世间法的话,你可以想象:每一位如来都正睁著大眼来盯著你,这样你还贪取得下去吗?那我们说,这么多人,祂都有办法盯吗?当然有办法,因为经典说,如来可以一刹那间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的念头,因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佛的化土,就是祂摄受众生的一个佛世界。而佛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大,而在这佛摄受的化土里面,每一个众生的念头,如 三摩地

2018-07-23

那时候所有人道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道的众生,都成佛。那你说,这因地菩萨的本愿是不是很了不起?因为他让所有的众生乘载他这个般若船,甚至是超越我们现在二转法轮的般若船,直接成就了一切种智的大船,乘载的当时人道中一切的众生,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经典上的这个事情是佛说的,没有可怀疑的地方,佛就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们呢不一定会发这样的宏愿,但至少有发无 三摩地

2018-07-23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 admin

2018-07-23

所以佛在另一部经曾开示:如果能够度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人成为阿罗汉,反而不如度一个人发菩提心。为什么?因为阿罗汉很少度众生,而且死后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中消失了,不再度众生,不如度一个人发菩提心;因为这一个人发菩提心后,未来可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来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这些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行菩萨道,还可以度更多的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来成就佛道。再者,当菩萨成佛后,依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人能够发菩提心真的很殊胜,其功德远远超过度满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人成为阿罗汉的所有功德。从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能够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发菩提心以及能够如实行菩萨道,真的很不容易。由此可知,对佛开示能够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才要经过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成就。当菩萨十信位以后,因而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 三摩地

2018-07-23

三界中大千世界里面,三千大千世界里面,一切都没有安定的处所:不论你躲藏在哪里,找一个美丽的小岛,或找一个幽静的天堂可以躲在里面,过着好象幸福快乐日子;但是等到三界的劫火一烧起,欲界就败坏了,乃至于色界,也会一直败坏到三禅天,所以没有究竟的安乐。所以你是不是应该去追寻一个究竟可靠的、一个真正的住所呢?这住所并不是身体的住所,这个就是智慧!就是要靠着你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八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三摩地

2018-07-23

现于北京中央美院,研究佛教、敦煌与张大千之间的宗教美学转换。常住亚洲各城市,从事美学研究论述,并深度参与各项NPO非营利组织及国际NGO项目,并协助企业集团CSR策略拟定。[9]「宇宙大觉者」的一场佛门惊世骗局2015/03/04[10]释昭慧力战群英与慈济有关[11]详见平实导师《人间佛教》,正智出版社[12]详释证严着《心灵十境》对菩萨十地境界的描述。[13]关于正觉同修会针对证严 三摩地

2018-07-23

这就好像民间一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试着想想看:若不是为了能够这样利乐众生,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那么广大的福德?乃至是可以函盖三千大千世界呢?所以从一般修福德的方式与目的,一直到这样子来修福德的方式,这要一般的众生,是如何能够了解以及信受呢?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章正钧老师(原标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金转轮圣王的福报大小,已经远超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所能够观察或了解的,金转轮圣王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四天下;而这个世界之中,世尊也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的,那么到底世尊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多大的范围呢?《长阿含经》卷18之中,佛开示说:一尊如来所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之中提到 三摩地

2018-07-23

《金刚经》里面佛说:【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经典里面(《金刚经》里面),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行布施,怎么样行布施呢?以布满恒河沙数的这种 三摩地

2018-07-23

你如果要警惕自己不要贪取这种种的世间法的话,你可以想象:每一位如来都正睁着大眼来盯着你,这样你还贪取得下去吗?那我们说,这么多人,祂都有办法盯吗?当然有办法,因为经典说,如来可以一刹那间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的念头,因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佛的化土,就是祂摄受众生的一个佛世界。而佛的威力就是如此的大,而在这佛摄受的化土里面,每一个众生的念头,如 三摩地

2018-07-23

”《修行道地经》“佛言,自见宿命,从无量劫,往返生死,其骨过须弥山,其髓涂地,可遍大千世界,其血多于古今天下普雨,但欲免斯生死之患,昼夜精进,求于无为。”评曰,曰求道,曰闻此微妙法门,曰乐求大乘,曰精存道奥,曰求于无为,如是精进,名正精进,不然纵劳形苦志,累岁经劫或沦外道,或堕偏乘,终无益也。《菩萨本行经》“直至成佛,皆由精进。 三摩地

2018-07-23

《金刚经》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以《金刚经》中的一句偈为人诵念或为人解说,福德无量无边,胜过布施满布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如果可以演说很多法而使人改变邪见乃至见道,福德不是更大吗?所以如果有能力,发愿在同修会中当亲教师,尽形寿做法布施,是最好的盘算。当然要先称量自己的格调合不合?份量够不够?假使都可以,发这个愿是最好的。但是都得要从义工开始做起,犹 三摩地

2018-07-23

就十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样大的世界,每一个世界就像是微尘,那么细小的微尘、数量这么多的他方诸佛。为了庄严毘卢遮那佛的道场──就是在毘卢遮那佛示现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庄严道场;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些诸佛弟子们都示现菩萨的身形来庄严这道场,来在众会之中安坐,来听闻毘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来说法。这些菩萨有广为人知的观自在菩萨(世间有时候称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都会开始转变;由成劫后的住劫开始不久时的不宜人类居住,然后渐渐的提升到人类能居住的状况,显然世界必须会改变;然后世界将坏而必须另有世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都会开始转变;由成劫后的住劫开始不久时的不宜人类居住,然后渐渐的提升到人类能居住的状况,显然世界必须会改变;然后世界将坏而必须另有世 三摩地

2018-07-23

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5   16   下一页»   共319条/1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