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学者虽则专主大乘,亦不可轻蔑弃舍小乘。以小乘原为进入大乘而设。乃如来之度生妙用,实下根之出苦宏猷。故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大海虽有浅深,水味原无二致。凡属佛经,固应一体尊重。如轮王命令,事虽种种不同,其为王敕则一也。而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若是大乘根性,则令其发大菩提心,遍修六度万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兴无缘慈,起同体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及六度万行。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人及众生,并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由其四相不著,三轮体空。故令尘沙无明,因之消灭。随其功行,以次证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菩萨果。及全彰自性,彻悟唯心,福慧,智断究竟之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每为娑婆苦所萦,谁闻净土不求生(下皆以欣接)?天人皆是大乘器,草木亦称三宝名。处处园林如绣出,重重楼阁似生成(所闻净土如此)。诸贤莫怪归来晚,见说芙蕖始发荣(结归谁不求生)(庆愍双流)。却望(二字贯下六句)金莲宝界遥,楼台一一倚云霄。黄莺韵美春长在,玉树枝柔岁不凋。流水有声随岸转,好华无数逐风飘。野人自选归来日(望得眼热),何待诸贤折简招(豪杰之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上品中生上品中生尤直截,大乘因果信无疑。不论口诵诸经典,惟愿身生七宝池(串对)。圣众俨临居止处,金台迎接命终时。华开见佛亲称赞,小劫何嫌受记迟。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人易行,行如中辈不多争。但因无上道心发,直往金莲华内生(串对)。目睹如来诸相好,耳闻妙法众音声。经三小劫登初地,佛果不劳弹指成。中品观中品上生十五观门三品列,上中下辈巧安排。求生定满众生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以故释迦佛四十九年说大乘经中,恒归宿此一门。而会上单拈净土一门者,尤谆谆不已。即如世间朝夕所诵一卷《弥陀经》,文句简约。然一则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再则曰: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而又曰: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其言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者,一见、二见、三见、四见。其言汝等众生,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秦译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发明心地第七《观无量寿经》云: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妙宗》云:是义持人不乐读诵,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旨趣,于绝言思深广之理,心不惊动。又复其心安住中道,不为二边之所惊动,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机异说,知显一理,不生疑谤。此即宗门所谓参无意味语,发明心地者也。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颂上品上生具诸戒行,读诵大乘,修行六念,回向往生。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诸菩萨授手迎接。弹指往生,即悟无生,十方诸佛授记,得陀罗尼门。精金百炼现全功,解行相应佛佛同。怪道十方俱历事,不劳弹指看飞龙。(原标题:莲华世界诗花开见佛第八) | 三摩地 2018-07-20 |
|
贤首品坐禅三昧经目连所问经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十疑论(智者大师)净业专杂二修说(善导和尚)临终正念诀念佛宝王三昧论(飞锡禅师)万善同归集(永明大师)《净土十疑论》后序(陈瓘)念佛方便文(江公望)劝人发愿偈(慈照大师)莲宗宝鉴(优昙法师)净土或问(天如禅师)答弟行远示月庭居士(楚山禅师)念佛警策(古音禅师)答湖州董宗伯(莲池大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又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作佛是佛(作即想念)《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量寿经》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欢喜信乐 | 三摩地 2018-07-20 |
|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复造长行重释。梵言“优婆提舍”,此间无正名 | 三摩地 2018-07-20 |
|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五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 admin 2018-07-20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里就告诉我们,生于十方净土中,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来譬喻,七宝莲华就是化生到极乐世界有情的父母;这个父母当然不是指我们在欲界受生的这种父母,而是说是由这个莲华来化生的;以莲华化生就是阿弥陀佛施设的方便善巧!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也要知道,自己在中阴中,当佛来接引的时候,方便善巧来接引的时候,你自己以自己的愿力, | 三摩地 2018-07-20 |
|
所以助念的法就是从这部经典来广说的,当一切众生要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他能够听到一句大乘经典的偈子,或是一段话,这样他都可以不会再堕入恶道。那如果他能够听闻到一尊佛的名号,或是一个菩萨的名号;这样的话,孝顺子女这样作,他就能够解脱,他的恶业不会受到一定要马上要到恶道去受苦。虽然将来的恶业可能还有残余的业种种,但总算是不到三恶道,至少还能够得到人身,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不离极乐而做布施,只有八地或上品上生的人才可以吗?中等人也应该有神通可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或菩萨吧?答:据《观经》三辈九品开示,唯有上品生者,能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中品生者皆属声闻种性人,不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下品生者虽属大乘菩萨种性,然因福德之欠缺,性障之深重,故皆未能蒙佛神力而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速集福德。上品生人,若属上生者,生西之后立即亲值弥 | 三摩地 2018-07-20 |
|
带业往生西方算是一种逃避应该负起的责任吗?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弥陀 | 三摩地 2018-07-20 |
|
我们中国佛教,从最早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大乘佛法西方净土法门盛行的地区,代表我们本来就是属于大乘佛法,甚至是属于第一义谛的根器。对于佛弟子而言,有生则必有死,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日后有过世的那一天;就好像十二因缘支的最后,还记得吗?“生缘老死”,有了此世的出生,就注定了此世会有老、死、忧、悲、苦、恼。而在此世由于有“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0 |
|
凡圣同居土虽然摄受造恶业大乘根性之人,但如果是谤佛或者诽谤大乘经典,则不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问题二,请问净土法门的修行,就是在讲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吗?或者还有的净土行门呢?我们的回答是:其实不然,净土法门不是只有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已。譬如平实导师常开示说:佛法上的一切修行,都要汇归于禅与定;而一切佛法法门修行的结果,都要汇归于净土。也就是说净 | 三摩地 2018-07-20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里就告诉我们说,生于十方净土中,以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来譬喻,七宝莲华就是化生这个生到极乐世界有情的父母,那这个父母指的,当然不是指在我们说在欲界受生的这种父母,而是说是由这个莲华来化生,那以莲华化生当然就是表示是阿弥陀佛施设的方便善巧。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也要知道,也要知道说自己在中阴中,当佛来接引的时候,来方 | 三摩地 2018-07-20 |
|
我们中国佛教,从最早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大乘佛法西方净土法门盛行的地区,代表我们本来就是属于大乘佛法,甚至是属于第一义谛的根器。对于佛弟子而言,有生则必有死,一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日后有过世的那一天;就好像十二因缘支的最后,还记得吗?“生缘老死”,有了此世的出生,就注定了此世会有老、死、忧、悲、苦、恼。而在此世由于有“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