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乘的法分成两个系统,一个系统称为通教,另一个系统称为别教。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的法分成两个系统,一个系统称为通教,另一个系统称为别教。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 | admin 2020-06-08 |
|
很多人听过大乘、中乘、小乘这个名词,可是大乘与小乘有什么差别呢?这就值得探讨了。《法华经》里面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羊车就算再有力量,也只能载一个人,二个人就拉不动了;鹿车呢?如果二条鹿呢?可能二个人、三个人、甚至四个人也可拉得动;那么大白牛车呢?如果挤一挤加上栏杆可以坐上二十几个人,一样是拉了就走。这意思就是说:小乘度的人少,中乘度的人稍微多 | admin 2020-06-08 |
|
马鸣菩萨言: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大乘起信论》实叉难陀译,卷下)。关于我见,《成唯识论》卷四云:于非我法(五蕴)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大乘义章》卷六又云: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五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我见也称身见,是因为众生着迷(无明)—&mdas | admin 2020-06-08 |
|
证真如了以后,你就可以住在大乘本来解脱的智慧境界中了。--------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第一辑》〈如理实见分〉第五 | admin 2020-06-08 |
|
在修集布施修集福德,一定有福德所相应的果报,修集福德等于在长养善根!所谓的善根(大乘法中的善根),善指的就是要趣向第一义,根的意思就是说要有那个功能!也就是你要有趣向第一义的功能,就是长养善根!也就是说你要怎么样让自己有趣向第一义的功能,这就是在长养善根。可是要趣向第一义的话,你所修的福德,一定要与第一义正法(的护持)相关联!所以从布施开始,就要以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的无我观,不同于二乘的无我观;一个是从法界实相修证所得的人无我观、法无我观,然后再回头来观察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的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可是二乘人只能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去观察缘起性空与无我,他无法观察法界实相的无我观,也无法在蕴处界的法无我上作深细的现观,所以大乘的无我观是具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现观,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二乘 | admin 2020-06-08 |
|
现在,《大乘无我观》,第一个观行就先讲到如幻观。识阴的七识心全部都是如幻的,这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都是虚妄。换句话说:有念的觉知心固然如幻,但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无色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mda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无我观》十行位的修行,主要的就是在于阳焰观。必须真正的证得如来藏,而进入七住位作无我观,及眼见佛性分明时才能具足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此为基础,才能修习十行位的阳焰观,这是有其次第性的。阳焰就是太阳晒下来,远处地面热气幌动不停,那个热焰好像透明的水,它会使得你对远处所看到的影像扭曲,那就叫阳焰。我们的色身如幻、世界如幻,可是我们这个能取的 | admin 2020-06-08 |
|
换句话说: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那么从七住证得大乘人无我以后,开始熏习的般若慧,除了初期的别相智以外,都是法无我——一切种智的修习。七住菩萨所证的是大乘人无我,在这一切法当中去观察无我性——这个如来藏是无我性。真如的无我性有两种:祂是人无我性,也是法无我性,这就是大乘菩萨的无我观,不同于二乘的无我观。二乘的无我观是依我们的五阴、十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说起来很快,做起来则很难;你看我们这样述说,从凡夫地进修,一下子就成佛了、完成了,但是你要如何一步一步的付诸于实行?--------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大乘的无我观,不同于二乘的无我观;一个是从法界实相修证所得的人无我观、法无我观,然后再回头来观察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它的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可是二乘人只能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去观察缘起性空 | admin 2020-06-08 |
|
真见道就是找到如来藏啊!就是禅宗的开悟啊!《大乘无我观》禅宗的这个明心开悟,在唯识增上慧学中,说之为真见道。真的意思是说:这个见道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的见道。又相对于后来的进修别相智,以及进修一切种智的相见道,而说之为真见道。因为,后来为了进入初地而进修的别相智,和一切种智的修行,都是以这个真见道作基础,才能进修的;而进修的内涵都是如来藏含藏的无量体性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无我观》庄严报身佛者如卢舍那佛,常住此界色究竟天宫;亦如常住极乐世界之弥陀报身,皆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常住于无住处涅槃者。卢舍那佛则是佛之庄严报身,现今仍于色究竟天宫说法,不可谓佛已灭;卢舍那佛分身八十亿,于八十亿世界示现应身而度有情;此界菩萨若已修入初地而有轮宝者,悉能随时至色究竟天宫面见释迦牟尼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无我观》 | admin 2020-06-08 |
|
在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没有任何无始无明现起,除非开始修学大乘法而想要究明实相,因此称为无始无明住地。也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得要在修学大乘法,想要探究法界实相的时候才会与行者相应,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则要在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无始无明住地的上烦恼,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正法眼藏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见大乘道---觅得如来藏而证实中观见者,欲求成佛,当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经论;此皆三界内有情心心数法,圆满证成,名为成佛。《平实书笺》所知障者,固然函盖人无我、法无我等三界有情心法;然所知障不障解脱出三界,不障二乘无学出三界,唯障成佛。《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就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而以同时所受的比丘、比丘尼戒作为别解脱戒,心存大乘法的出家人。他们虽然还没有证悟,仍然是菩萨僧,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在熏习及长养菩萨性及大乘正见了。第二种是胜义菩萨僧,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这些人是已经证悟大乘菩提的人,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断了我见而又证得如来藏,已经发起实相般若智慧了;而他们只受菩萨戒,但是不受声闻戒,如此纯依菩萨 | admin 2020-06-08 |
|
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 | admin 2020-06-08 |
|
真正的信受三宝之后,若能依止三宝修学正法,证得二乘菩提的解脱智,乃至证得大乘菩提的实相、般若智慧,就是有了智庄严。但是智庄严的获得,光是念佛、念法是不行的,往往还得念僧。乃至念凡夫僧都有益,除非所念的凡夫僧是破戒人、贪爱者。如果不是破戒、谤法的凡夫僧,念他们也是有益的。当你想念凡夫僧时,正好明天放假没事,突然想起来:去我师父那里走一走也好,好久没去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