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果没有办法依止着这个宗门正义的修行的话,就不能通达三乘教法,也不能完全了知大乘通教、别教的异同,也永远不能进入初地。而悟后如果能够依着宗门正义,广修唯识妙理,就能够入初地、二地,乃至未来世中成等正觉,能遍知一切法。所以说,此宗的教法是兼通宗门,从凡夫地乃至于佛地普皆含摄。所以它不止是说依他起性、遍计执性的虚妄唯识门,而且它也广说圆成实性还有三无性 | admin 2018-07-22 |
|
十一论者,《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毘达磨杂集论、集量论》。佛灭度于人间后,无着菩萨从弥勒菩萨受学五论,后造阿毘达磨﹙对法﹚论及显扬圣教论,弘传此宗。传其弟世亲菩萨后,世亲复造《百法论、摄大乘论、往生论、唯识三十颂、二十颂》等。复过二百年许,护法、难陀等十大论师各释唯识 | admin 2018-07-22 |
|
圣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阐明“如来藏法”,乃是在佛教刚刚步入像法时代之初期,他不但适时赓续了佛陀的正法,同时也是改写了后来佛教历史的关键人物。历代中国僧人憨山大师、慈舟大师、蕅益大师等等,及日本人汤次了荣,对此论均有著作阐述,此论萌发了中国及日本大乘佛法的种子,后世藉此因缘启蒙,而皈依三宝者甚多。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弟子众 | admin 2018-07-22 |
|
也就是说其实它是顿教,但是也是始教,但是它所说的佛法其实也含摄圆教佛法;因为佛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一时顿说了,已经把一切佛法全部都是开演出来了,为了就是要让后面三乘的教法,就是声闻、缘觉乃至于大乘别教的教法,能够方便的开演,能够方便的宣说。所以华严所宣示的是以如来藏的因地果地,来具足宣说;所以华严宗所示的是兼摄三乘解脱果,华严宗显示藏识法界的无尽缘起 | admin 2018-07-22 |
|
那入什么道呢?也就是入大乘的成佛之道,因为悟得这个如来藏以后,才能够入到大乘的成佛之道,这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又叫作别教。为什么叫作别教呢?因为是不共二乘的,它是大乘修行的特别的一个法门。也就是说,透过这个禅宗悟道以后,入了佛菩提道,进入菩萨的内门六度万行,修学佛菩提果,所以这样子的一个修行是不共于二乘的。那共于二乘的解脱道的部分,这个我们后面再来说明 | admin 2018-07-22 |
|
悟得第八识如来藏心以后,不能说一悟即至究竟佛地;因为悟了以后,还有悟后所要修学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十地的这样子的一个果证必须要去完成,才有办法经过这样子的一个佛菩提道的修学,透过别教的大乘的修学,才有办法因为这样子的修学完成究竟佛果;所以不能说一悟即至佛地。那也就是因为这个样子说,禅宗所悟的这个真如心,祂并不是真常唯心。也就是说,在悟的时候其 | admin 2018-07-22 |
|
如果对于般若产生误会的人,不但对于佛菩提道会产生误会,也将会对于二乘的解脱道、对于二乘菩提会产生误解;那对二乘菩提产生误解,也将无法断除我见,入二乘的见道位,更何况是进入大乘别教的见道位——开悟明心!所以,各派各宗如果想要通般若的话,想要会通般若的话,一定要证悟同于禅宗所悟的这个自心如来藏,必须要证悟自心第八识如来藏。那有人说,“其 | admin 2018-07-22 |
|
因为禅宗开悟,乃至于各宗各派的开悟,全部都是依止着这个根本识如来藏,依止着这个佛所说的第八识心而入了一乘道,入了别教大乘的修学之门;所以,如果说要以佛法研究佛法,却反而堕入了密宗的应成派中观邪见当中,而堕入了一切法空的这样子的一个断见里面,也堕入了意识细心的建立见这样子的两个邪见里面,来否定三乘佛法的根本识如来藏,那这样子将会成为一阐提人。那有的人 | admin 2018-07-22 |
|
破参明心乃是大乘所修佛菩提智之见道尔,尚须历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位之修道,而后方能成就佛菩提果,故不可谓「一悟即至究竟佛地」也。若不证悟自心藏识,则不能通般若,于三论宗﹙般若宗﹚之三论必生误会。若如张志成﹙现代禅副宗长﹚主张未证如来藏者亦可契应甚深般若,此名「未见道者语」;亦如印顺法师之主张般若即是说一切法空,亦名「未见道者语」;皆是凡夫臆想情解 | admin 2018-07-22 |
|
另外就是说,慧远法师其实是跟鸠摩罗什也有重叠的时间,他们两个曾经一来一往的讨论一些大乘的教义,这个里面都记载在所谓的《大乘大义章》这个典籍里面。接下来,慧远自从集结了一堆人念佛,形成了这个风气之后,后来历代也都有人仿效他;后世有许多人结社一起念佛,然后并且把这个结社叫作“莲社”,这个典故就是从慧远而来。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净土宗在佛法中的定 | admin 2018-07-22 |
|
凡圣同居土乃下品三生人所住,此三生人之最高修证可至初地,余多凡夫性人,故名此土为凡圣同居土;此土摄受造恶业之大乘根性人,但若谤佛及大乘方等经典,即不得生彼。此宗于佛法中极为重要,摄受根性遍及三乘、善染、智愚、凡圣;复依弥陀大愿,能益行人速趣上地;或令造恶而不谤大乘方广经者不堕地狱。前者如已悟宗门般若者,于此娑婆唯阶别教七住,舍寿往生已,能证无生法忍 | admin 2018-07-22 |
|
传统的僧侣对于这些经典的认识,基本上是依循着鸠摩罗什所确定的大乘、小乘的观点,不过当时也开始出现宗派了;当时大家开始尝试在各自的立场上,建立一套解说的方式,想要统摄佛教的经论于同一个体系当中。大家听到我这样说,一定会觉得有一些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想,会这样作呢?其实这里面刚好也是唿应了我们一开始的时候跟大家所讲的,那是因为说,如果说成立了宗派,并且以 | admin 2018-07-22 |
|
这是因为从三论宗立宗以来,到后来的不管是历史的或是哲学方面的学家,在看这些三论宗的事情的时候,都会习惯的把三论宗把它归类成所谓的大乘的空宗,它的宗法就是所谓的一切法空。关于这个“一切法空”这四个字,我们来看看,我们如果看看《中论》来讲,在《中论》里面的的确确有一切法空这四个字。比方说,在《中论》的〈观行品〉里面就有谈到:【诸法有异故,知皆 | admin 2018-07-22 |
|
此经开演了大乘别教法中已经证悟般若之菩萨智慧,微妙甚深,非有大智不能深知、不能细说也。《维摩诘所说经》梵文原名为《Vimalakiirti-nirde"sa-suutra》,据中国各家佛典目录对于存本或佚本的记载,此经共有七种汉译本:一是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二是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三是西晋竺叔兰译《异维摩诘经》、四是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经》、五是东晋只多蜜译《维 | admin 2018-07-22 |
|
此外,此宗三论之空性义,乃是宣示如来藏空性,然因此宗学者少有得证如来藏空性者,未亲证知而生误会,乃以一切法空为此宗之空义;他宗他派未悟之人亦复如是不解三论真义,误以一切法空为三论之主旨;于是宗内宗外一切凡俗,皆谓三论宗为大乘空宗。佛灭度后约七百年许,龙树菩萨依大般若经,造《无畏论》,总有十万偈,宣示藏识空性法门。后由此论中拈出八不之颂,依中道涅盘智 | admin 2018-07-22 |
|
《金刚顶经》经末又讲了一句,我们认为是需要严重看待的一句话,这个文字上面说:“由此真言,设作无间罪,谤一切如来,及方广大乘正法,一切恶作,尚得成就一切如来印者,由金刚萨埵坚固体故,现生速疾随乐得一切最胜成就,乃至获得如来最胜悉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一)这一句话,我们认为是疑惑非常非常的大!因为这里面讲的就是,依 | admin 2018-07-22 |
|
通教这个“通”字显然它就是通二乘跟大乘的菩萨,所以我们在这里比较圆满的界定应该是说,除了三藏教之外,其余的都是所谓大乘菩萨。那么通教菩萨最主要就是说,假如说菩萨他还没有听闻般若的义理,或者他已经听闻了,但是他还没有开始起修,那这个时候他会纯粹只依前面的三藏教去进行解脱的修行,去断见惑、断思惑;一旦他断了见惑思惑之后,他因为悲心使然,所以他 | admin 2018-07-22 |
|
于四阿含中,隐覆密意而说大乘,所偏显者为二乘菩提之解脱果,诱引畏生死苦之小根者入于佛法。三者方等时:于阿含后,八年宣说楞伽、胜鬘、金光明、思益、维摩、楞严等经,宣示藏通别圆四教。四者般若时:以二十二年宣说大般若经,开示别教圆教及通教,通会一切法为大乘法,皆归般若慧。五者法华及涅盘时:最后八年之二处三会说法华经,阐圆教之理,畅演唯一佛乘正义,会五时三 | admin 2018-07-22 |
|
同时道宣法师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以大乘的教义,像般若空的这些教义,来解释《四分律》的内容,使得这个律宗从这个时候开始,似乎就具有了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的意义。那最后一个关键是,道宣法师他自己终年居住在终南山上,弘化《四分律》。因为他学养深厚,并且持戒非常的严净,也因此使得人家莫不恭仰他的持戒的名声,律学因此而大放异彩;所以当时的世人称道宣 | admin 2018-07-22 |
|
依此宗所依论典,应判此宗属于三藏教,乃小乘法;不能弘明四阿含中大乘密意故,以涅盘修证为指归故。此宗所修为四谛八正及十二因缘法,所证为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解脱果唯具此二,不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及无住处涅盘;唯证二乘菩提果,不证佛菩提果,与般若种智俱不相应,故属小乘教;此是俱舍宗在佛法中之定位。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原标题:俱舍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