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识蕴真义(连载十五)平实居士第十四章识蕴之观行与断三缚结取证初果造此一书,证明二乘菩提所证无余涅盘境界非是断灭,证明涅盘中实有阿赖耶识所改名之异熟识独存不灭,因此而成就二乘涅盘于不可诽谤、不被毁坏之胜境中;书末复又续写此章者,欲令当今已被严重误传之二乘菩提解脱道行门与知见,普得回归正道故,亦欲令大乘诸多大师与学人同得亲断我见、同得亲断三缚结而证声闻 | 三摩地 2018-07-23 |
|
很多人认为学大乘法想要明心见性很难,因此不敢来正觉同修会参加共修,其实不必害怕,菩萨自有善巧方便帮我们开悟;就算不悟,有初果的功德受用而往生极乐,也可以莲品高升。若学得无相忆佛的念佛功夫,那是成佛的利器,到十地都可以不舍离这个功夫,真的是受用不尽。但妙法难逢难闻,有的闻而难信,光看书,智慧不足,还是难以达到妙用,此所以亲教师之教导不能少也;行者若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证初果是永离异生性的,也就是从此世起,永绝于三恶道的受生;凡是真断我见的人,一定会断除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实证的一切圣者,也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更不会忘恩负义而不归依佛教三宝,继续奉事凡夫位的外道天神。正由于已断异生性的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再说五盖之首为贪欲盖,众生之所以会在欲界,特别是人间受生,除了乘愿再来的大乘贤圣以外,都是因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的贪著,而其中最粗重难断的是淫欲贪。是故经中说:人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五欲之贪是欲界中的平常事,眼睛一张开所见的是色尘,耳听是四面八方的声尘,鼻子嗅香,舌头尝味,行、住、坐、卧都在触中。所以,如此难缠的欲界五尘贪染,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其实这段《阿含经》是隐覆密意,用字相当精准到位,开示着很胜妙的大乘法义,不过在此不能公开地细说,只能依于现象界的法,和大家来谈菩萨的食观。菩萨在现象法界中,自己能够深观体会到自己受制于饮食的业报,所以也能够深深体会到众生受制于食的苦。但菩萨能正确的体证到食的真实义——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能够行广大的布施;菩萨同时也能够现观到如来藏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三贤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其中的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的解脱道;这叫做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这都是习种性的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般人多认为《阿含经》是小乘经典,但其实当中经常隐含着不生灭的如来藏大乘法,只是还未实证般若智能的话是难以读得懂的。像前面这段,说要依于无杀生、无偷盗、无邪淫、无妄语、无悭贪、无恚害、无憎嫉恼、无增上慢的法,来断除杀生、偷盗乃至憎嫉恼、增上慢等烦恼,其实意思就是说:要依于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心,因为祂是从无始以来就离于种种烦恼,从来不和诸种烦恼相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说,在我们北传的大乘佛教里面,有非常多的所谓大乘的道场;因为我们北传是以大乘佛法为主,所以有非常多的佛教的大乘团体。可是对于佛法的核心的内涵,彼此的见解就不一定相同了。譬如说,真正的佛法是八识论,是要有永恒存在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够真正来作四加行的修行,而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可是如果没有承认八识的法,而想要来作四加行的话,那也是不能够成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像诸佛这么样深妙的法,是经过了无数劫的精进加行用功,经过了非常多的困苦来行菩萨道,在一切众生难以忍的地方,祂都能够修忍;不论是生忍、法忍、无生忍,这样的次第修学上来,哪里只是一个小德小智,对众生会产生轻心慢心的人,想要求得大乘佛菩提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克勤大师在劝诫的时候,就把禅宗初祖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菩萨行者不会对他发脾气,会用微笑看著他、会用包容心看著他、会用慈悲的关怀的眼神包覆著他,所以让他能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就会成为以后结大乘殊胜法缘非常好的方便道。如果说,我们看到一个人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不能安忍,他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也回应出去,这样子就好像火上加火,这样不但不能够解决事情,彼此的怨隙反而结得非常的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坦白讲,大乘法是最自利的,是最彻底的自利,可是最大的自利,竟然是从最大的利他而得。所以修行其实没有什么委屈,而是最大野心的展现,而这个最大的野心就是成就一切众生所难以成就的佛道。而最大野心的成就,竟然是对一切众生作最彻底的退让,乃至最后成为忍辱仙人被节节肢解而没有半点的委屈之感,反而还要利益对我们最恶的人。奇怪吧!还有一件基本的认知,就是过去的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另外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6〈厌身品第7〉中也详细开示了出家菩萨要仔细观察有漏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的法相。此段大意是说:出家菩萨在空闲寂静的阿兰若处勤求佛道时,应该要在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中,仔细观察这有漏的五蕴身有三十七种不净秽恶,是不可爱的,也是不坚固、不牢靠的。首先,菩萨应当观察此五蕴身犹如坏器一般,外表虽以众多的彩妆以及金银七宝来巧妙妆扮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今天要略谈的题目是什么是烦恼障?在上一集中我们谈到了,了了正见真我才是真解脱,这个真我就是大乘解脱的密码。所谓大乘mahāyāna,找到了可以解脱生死烦恼的法教,而得到正等正觉智慧到彼岸的法则。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除二障——烦恼障及所知障,才是真正的解脱;而执持二障业种、惑种以及一切种的就是执受识。无着菩萨开示:惑种、一切种,由能缚二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释迦如来在往昔无量劫中,因为不舍我们这个娑婆众生善根缺乏、烦恼深重,所以舍头目脑髓、支节手足、国城、妻子、象马、珍宝,就是为了安置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于佛法中,来培植善根种,释迦如来为了我们而修种种苦行,此恩此德实在难以酬报;倘若要报答如来的恩泽,应当在这一世勇勐地精进、刻苦耐劳、不惜身命来护持如来的三乘菩提;同时要护持弘扬通达大乘法的善知识,让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二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不同于大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二乘法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性质窄狭,所以只要断除我见就可以除掉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也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已经实证的一切圣者,更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由此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性的初果人。最懈怠的初果人,极尽七有天上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开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开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原标题:见惑和思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简而言之,大乘的禅观从来没有在这个人的身上发生过。我们如果说,先不说大乘禅观是如何,且说这种观行到底要达到什么、要做什么,如何才能入手?其实这问题并不困难,因为佛有说,我们所认为的身,什么是身呢?就是大家想要以它作为体,作为一个本体,所以叫作身体。身以之为身,然后以之为体。为什么要以之为身、以之为体?因为有个我,所以这个身就是不坏的,这个身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非你能依着二乘见道之理,确实而如理作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后,不是误会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进而断除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或是依着大乘见道后之真心体性而如理作意,故而发起意识的妙观察智,由这个万法根本的实证与现观,才能真正逐步的对治意根末那的劣行,而此时也只是下品妙观察智的少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远呢!第三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复杂的制约行为,有着缜密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像现在佛门中有一些人,他因为从事学术研究,然后否定北传大乘经典,认为这个北传的大乘经典不是佛说;然后认为平实导师所传的如来藏的这个教导,这个是后期人所结集出来的经典,不是正说;于是就在网络上大加谩骂,在网络上用各种的恶口、恶言来攻击平实导师。像这样的一个行为,他就把他的一个瞋恚完全地用文字、用欠缺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我们不但看不到他对于法义上有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