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实证的人,都知道实相法界与现象法界是同时同处,是并行不悖的,因此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我这个有为性的、有见闻觉知的,时而染污、时而清净的七转识,应该要好好修行,去取证本来就同时存在的实相法界;证得实相法界以后就看见实相法界是离见闻觉知的,然后转依实相法界如来藏这个离见闻觉知的‘寂灭无性’境界来安住。”后来遇到 admin

2019-09-02

次法(上、下册)─实证佛法前应有的条件 【作者】张善思居士 上册【出版日期】2017年06月【书号】978-986-93725-8-9 下册【出版日期】2017年08月【书号】978-986-94970-5-3 【开本】32开,共2辑 【定价】250元台币/辑 书籍简介 次法的熏修是学佛的基础建设,非唯求人天之善者所修,解脱道学人欲求断结证果,乃至大乘佛菩提道中求明心见性的 admin

2019-09-02

因此从最广义宽松的角度来说,能够发起成佛大愿而修学大乘法,并生生世世都于人间利乐有情,即可方便说为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从实义的角度来说,得要亲证大乘佛菩提智不退,而愿意生生世世再来人间利乐有情者,亦是广义的乘愿再来菩萨;但是从狭义严格的角度来说,乘愿再来的菩萨摩诃萨,他不但要亲证大乘佛菩提智的功德不退,在解脱果的实证,至少也要实证三果的证量,也就是说 admin

2019-08-25

”】 既然声闻、缘觉、诸佛的出处都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而佛灭后声闻部所演变之上座部、大众部二根本部,及从二部分出之十八部所弘传的声闻法,也都是从大乘法中方便析出,表示佛法于佛未入涅槃以前,就已经把含摄声闻、缘觉解脱道之大乘佛菩提道圆满具足演说了,而究竟法的大乘法与方便道之二乘法,本质从未经历任何演变;只有学法者之智慧差别与心量差别,以及对 admin

2019-07-29

莫道无始无明,下至声闻果之修证,今时全球大师与学人已皆错会错说,尚不能如实了知一念无明,何况大乘佛菩提智所破之无始无明,彼等云何能知?今时台湾及南洋地区之所谓证得初果乃至四果之人,悉皆未断我见,执着于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亦不知意根相应之我见、我痴、我慢、我爱,皆在意识心之不贪外境五尘上着眼。彼等诸人皆不知应断觉知心对自己之贪…等,皆不在断除我见 admin

2019-04-24

除了前面所说的声闻、缘觉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明之外,还有大乘佛菩提道中所说的无明。所以无明有二种:一是二乘菩提的阿含解脱道所说的无明,二是大乘菩提成佛之道所说的无明。二乘菩提的无明在大乘法中被称为“一念无明”;而大乘法中所说的无明,则是再加上“无始无明”,这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与众生心不相应的,直到起心动念想要证解法界的实相时,方才会 admin

2019-04-24

第五、已入地菩萨都知道应修除意识及意根的一切执著性,也了知二乘菩提及大乘佛菩提道都依如来藏心而实修亲证,也开始触及如来藏的种子—如来藏的功能差别—而实证无生法忍。了知这些道理而真修实证的人,才是懂得“如来密因之修”的菩萨摩诃萨。(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88-89。)佛菩 admin

2018-12-27

小乘法中如此,大乘佛菩提也一样不许外于如来藏而说、而证。佛在这部经中也告诉我们,有情身中与身外的一切四大,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中的大种性自性所变生的,也会由如来藏来变灭。(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7月初版首刷,页137。)涅槃不是了义法 三界世俗所有的法,没有一法能够超过涅槃,而涅槃依旧不是了义法,因为不 admin

2018-12-27

[4]二乘法与大乘佛菩提法,以如来藏贯穿而一脉相承。如来藏与涅槃的关系何为涅槃?涅者不生丶槃者不灭;涅者不常丶槃者不断;涅者不垢丶槃者不净;涅者不来丶槃者不去;涅者不取丶槃者不舍;涅者不增丶槃者不减;涅者不一丶槃者不异,这就是涅槃。[7]涅槃,即如来藏自住的境界。无余涅槃是阿罗汉灭掉五阴十八界之后,自心如来藏所住的无境界之境界。因为阿罗汉连同自己的五阴我 admin

2018-12-27

但绝大多数的人从未思惟,也从来不会提出疑问来:“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打坐?这些与学佛有何相干?要一直念佛到什么时候啊?”甚至大多数的人,多年在佛门中行走,但连解脱智慧知见的闻熏,印象都还很模糊,而且大多数的内容都是误解的,当然更不会有道场能够教导解脱智慧的实证——断我见、断我执,更不用说对大乘佛菩提智慧的实证,自古以来更是寥若星辰,至于对于佛菩提 三摩地

2018-08-10

这是佛子们修学佛法时所最期盼的,但是,往往却没有信心去实证;这个开悟明心的境界,就是大乘佛菩提的见道。能证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实相智慧的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只是知道第八识真心许多表面中的一面,至于从别的方向观察时有什么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见的状况,就得进修别相智,发起后得无分别智,这就是相见道位的修行。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观 admin

2018-08-07

二乘解脱道的法只是法界实相法里面很小的局部而已;大乘佛菩提的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才是圆满的修多罗,才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接著说大乘菩萨僧,什么是僧?僧的定义是什么呢?这是很严肃的问题。自古禅门的宗风是: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证悟了才是黑衣,还没有开悟或悟错了,就是白衣。所以在大乘法中,不论出家身或在家身,只要已经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 三摩地

2018-07-23

从人天善法的修集,到动中定力的修持,再到对于解脱道的了解,对大乘佛菩提道的涉略等等;从理智上的判断,到逻辑上的分析,再到佛菩萨经典圣教的验证,加上自己亲身实际体证,我完全无法找到任何理由可以说服自己,不去信受萧平实导师以及正觉同修会的亲教师所讲的佛法义理;不但如此,经过末学自己亲自检验、分析、判断以及体证后就只有信受奉行,更无他念。也祈愿萧平实导师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佛菩提道,是依万法的本源—本心如来藏—为根本的,而一切众生的如来藏心,本是寂灭性、清净性、涅槃性,是出三界法,本无一法可得;真实证悟这个出离三界之家的本心的话,就已经是心出家的大菩萨了,这才是真实的出家,当然就不会再着相,在世间法的分别、比较上来用心;所以说大乘的法道,是不在表相上来分出家和在家的。只要有佛教的实证,能够为别人解说,让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佛菩提道,是依万法的本源—本心如来藏—为根本的,而一切众生的如来藏心,本是寂灭性、清净性、涅槃性,是出三界法,本无一法可得;真实证悟这个出离三界之家的本心的话,就已经是心出家的大菩萨了,这才是真实的出家,当然就不会再着相,在世间法的分别、比较上来用心;所以说大乘的法道,是不在表相上来分出家和在家的。只要有佛教的实证,能够为别人解说,让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断我见在佛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那一个菩萨断我见之后,他的烦恼会越来越少!当然因为初果人还是会有贪嗔痴,所以难免还像一般人一样,但如果他确实有未到地定,加上又有薄贪嗔痴的功德,那他就进入二果,如此他就会比一般人更加的调柔!也会更少烦恼!也许他跟老婆讲完情话隔天就忘记了,也许他跟老婆吵架完隔天也就忘记了!或者他根本就不想跟老婆吵架!那老婆一哭 三摩地

2018-07-23

如圣教所言,成佛之道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为因,《华严经》亦说证得阿赖耶识者获得本觉智,则可证实:证得阿赖耶识者方是大乘宗门之开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见道者。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 三摩地

2018-07-23

以上所说,解脱果的四种圆寂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无住处涅槃,唯在大乘佛菩提智中方能证得,无余涅槃和有余涅槃则通三乘;如是异同,学人应知。声闻和缘觉在证得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之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仍然不证不知佛菩提的内涵,仍然不能晓了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真如与佛性的内涵。但是,大乘菩萨却一样可以证得声闻、缘觉菩提而出三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成佛,就是为了将来成就究竟佛果而学佛;然后以这个究竟长远的目标,来看待所面对事物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在短暂的生命中一时出现的名利财富上计较。就像是大人去看三、五岁的小孩,因为自己喜欢吃的一颗糖果掉到水沟里而大哭大闹,或小孩为了自己包子被狗咬去而追着狗跑,其实是一样的,大人一般是不会像 三摩地

2018-07-23

如圣教所言,成佛之道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为因,《华严经》亦说证得阿赖耶识者获得本觉智,则可证实:证得阿赖耶识者方是大乘宗门之开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见道者。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3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