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说,有一些众生在修行外道法的时候,因为他过去生有熏习过佛法,虽然有隔阴之迷,一时还没有办法相应;但因为已经具足了对大乘佛法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所以当看到或者听到外道典籍当中的说法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和事实颠倒的邪说;因此,就会心中不乐,知道这些邪说会误导众生;有的人就因为这样,发起了菩提心,希望能够以正法来摄受众生,想要让大家都能够住在如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不是为了比较高下,而是为了得到殊胜的超胜于一切人天、一切二乘出世圣人的果报而发菩提心,以此心态来学大乘佛法。另外两件事是大家应该知道的:第一是发心为求成佛者,应该愿意受大苦恼;第二是为求得无量的大利益事而求佛菩提果。有人发心时,愿意为了求菩提之道而受大苦恼,因此而发起菩提心。众生在世间轮转,根本不知道有佛菩提、二乘菩提,但是菩萨为什么发四宏誓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莫要轻视自己,以为力小微轻,莫要以法运兴衰揣测自己今生将来可得的果位,要相信如是接触大乘佛法,能够安住熏习大乘了义,跟随大善知识的书籍,听其循循善诱,心中虔诚恭敬,义理如是胜解,都很容易在此生悟道,不可思议!证取菩提是很容易得到的,这明白实相心绝对一点也不困难,开悟就是如此容易!《优婆塞戒经》上佛陀亲自说: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那时说到明心开悟时,就不会再排斥了。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其实明心时还不算具足,见性了也还不算具足,还得要十行位满心以后才算是具足菩萨性。所以十行位满心之前都还有可能上心作中、中心作下啊!从这里就知道佛菩提道不是那么容易修的法,因此假使有人明心之后退转到声闻法中只求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并非要装成偶像才是!也非神怪莫测才是!明白点说:凡是明解大乘佛法,发了上求佛觉心愿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不论是和尚、居士、贫、富、贵、贱的人,能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的,都是菩萨。人人能这样学,人人都名菩萨。法界一切优劣不等诸有情,要算人类有情最有作菩萨的资格。要之,求佛菩提的有情叫菩萨;智慧觉悟成菩提,慈悲勇猛救有情的叫菩萨。二菩萨的成立已说菩萨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不是为了比较高下,而是为了得到殊胜的超胜于一切人天、一切二乘出世圣人的果报而发菩提心,以此心态来学大乘佛法。另外两件事是大家应该知道的:第一是发心为求成佛者,应该愿意受大苦恼;第二是为求得无量的大利益事而求佛菩提果。有人发心时,愿意为了求菩提之道而受大苦恼,因此而发起菩提心。众生在世间轮转,根本不知道有佛菩提、二乘菩提,但是菩萨为什么发四宏誓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在我们北传的大乘佛教里面,有非常多的所谓大乘的道场;因为我们北传是以大乘佛法为主,所以有非常多的佛教的大乘团体。可是对于佛法的核心的内涵,彼此的见解就不一定相同了。譬如说,真正的佛法是八识论,是要有永恒存在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够真正来作四加行的修行,而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可是如果没有承认八识的法,而想要来作四加行的话,那也是不能够成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离如来藏之亲证而说有般若智慧可证者,都属谬说。这里导师明白的开示:首先要确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一贯道中修学佛法而阅读平实著作的道亲们,都必须特别注意的一点,毕竟解脱道实证比眼前的世间利益来得重要;若是想要实证大乘佛法,则未来无量世的菩萨道实证果实,更是远比眼前短短一世的世间利益重要。有智慧的道亲们!不论您是天才或点传师、经理,请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免修学佛法时自损、损人。若是以盗法心态而修习佛法,心中不肯归命佛门三宝,仍然维持原来一贯道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您会疑善知识,您甚至会疑佛,您甚至会相唿应于那一些诽谤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说的法;因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所住,因为您没有真实断我见,您更没有具足断我见所需要的未到地定。而这样子的定慧不足,这样的福德不具足,一定会让您在所谓的,或说自认了明心之后会导致退转于生灭法,因为您没有让自己破釜沉舟,你让自己有路可退,退回到生灭法、生死流转法、五蕴十八界当中。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在我们北传的大乘佛教里面,有非常多的所谓大乘的道场;因为我们北传是以大乘佛法为主,所以有非常多的佛教的大乘团体。可是对于佛法的核心的内涵,彼此的见解就不一定相同了。譬如说,真正的佛法是八识论,是要有永恒存在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够真正来作四加行的修行,而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可是如果没有承认八识的法,而想要来作四加行的话,那也是不能够成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只有远离见闻觉知的知,确实现观见闻觉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才有可能摆脱恶法习气的制约,渐渐迈向成佛境界;这是一切大乘佛法修行人的首要之务,所以在《楞严经》中佛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正是此意。而在意根末那与意识觉知心互动的过程中,如来藏的配合是不能缺席的,也是必备的,而且如来藏才是储存所有档案的海底深处,也是让一切运作的根源。祂虽储存了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那时说到明心开悟时,就不会再排斥了。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其实明心时还不算具足,见性了也还不算具足,还得要十行位满心以后才算是具足菩萨性。所以十行位满心之前都还有可能上心作中、中心作下啊!从这里就知道佛菩提道不是那么容易修的法,因此假使有人明心之后退转到声闻法中只求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发心菩萨修习大乘佛法,有八种根本性的错误会使以前所修积的所有善根付之一炬,导致堕落到三恶道,远离人天等善道因缘,也会丧失大乘的境界,生死轮回,远离明师。是那八种呢?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总愿人人都要发的,再说到个人的别愿是怎样?我从今生起乃至尽未来际生,愿大地众生,个个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然后普令信受三皈五戒,至于善根成熟了,再以大乘佛法引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同登佛果而后已。这是个人的愿心如此,不知各位的大愿以为怎样?五、行菩萨道愿海虽然广大深远,若不是行山来填塞他,就成了空腹高心,空中楼阁,毫无受用!比况我念之心想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亲菩萨的兄长无着菩萨,看见弟弟识解深广,神才朗俊,如果长此下去,恐怕他会造论来破坏大乘佛法,于是有一天他就派遣侍者去告诉世亲菩萨说:“你哥哥病得很严重,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你赶快去见他最后一面。”于是世亲菩萨就跟随侍者,连忙赶到兄长住处来探病。来到兄长住处,无着菩萨就说:“我的病是心病,这个病是因你而起,由于你不信大乘,而且常常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归依僧宝,就是归依那些信受大乘佛法,信受一乘佛道,信受将来一定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具有这样知见的僧宝。而不是那些在许许多多的法里懵懵懂懂,怀疑佛是否真的存在或是佛应该是个人吧?祂应该是个宗教家。对佛产生怀疑,因此导致于对法产生怀疑,认为:大乘佛法是后来思想的改造,和发展。甚至认为:证悟者他如果证悟,那我也可以赶快来宣称自己证悟。也就是说,对于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际上,南洋地区它原本也是大乘佛法流行的区域,但是在西元十二世纪以后就只剩下上座部佛法,一直到现在。二乘佛法由于它们依止的是阿含时期的教法,所以南传佛法它们是重在断结证果,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证得声闻初果、二果,乃至于三、四果。本来二乘教法的这个部分,就是整个佛法的基础,在《法华经》里面把它叫作化城,它却是每一个佛都必须要修习的基础。可是,现在南洋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五戒,不管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五戒被叫作诸戒之本;因为能够持守五戒,来世就能够保住人身,人身是三界当中最好的修道之器。譬如说比人身高的天界,他们忙着享福,没有时间修佛法;比人身低的境界——三恶道,他们忙着受恶报,也没有时间修佛法;所以学佛最起码的事,就是要保住人身。因此,只要是佛弟子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都要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