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众生因此见了四真谛、了达诸法、得法真际,也就是不只证得解脱道,同时也证得大乘佛法的四圣谛,并且在菩萨道上证得诸法的真实边际,那就是出生万法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谓堪任法器是指能够修学佛法的众生。在《大宝积经》卷38中圣教开示:【若诸有情无堪任根、无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无堪任,非法器已,而便舍置;若诸有情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有堪任,是法器者, | admin 2020-02-18 |
![]() |
------------------------------------------------------自序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 | 三摩地 2019-11-22 |
![]() |
“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础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乃至未来世都能有好的福报;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也是要靠这些福德,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这些次法福德之修集作为基础。 事实上,正确地修学佛法是可以让人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解脱,福报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的。而佛法的主要内涵就是宇宙实相的 | admin 2019-09-02 |
![]() |
但二乘化城的声闻法则是从大乘佛法中析出,后来却因误会大乘经教及误会二乘法、律,故渐次分部。佛又说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这也表示声闻、缘觉所证之解脱道,是以大乘法中菩萨所亲证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根本、基础;声闻、缘觉所证之有余、无余涅槃,即是因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施设。 菩 | admin 2019-07-29 |
![]() |
本书则是从佛教的经藏法义实质及实证的现量内涵本质立论,证明大乘佛法本是佛说,是从《阿含正义》尚未说过的不同面向来讨论“人间佛教”的议题,证明“大乘真佛说”。阅读本书可以断除六识论邪见,回入三乘菩提正道发起实证的因缘;也能断除禅宗学人学禅时普遍存在之错误知见,对于建立参禅时的正知见有很深的著墨。平实导师述,定价400元。 阅读本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已证阿罗汉果以后,初闻大乘佛法而证得地上果位的菩萨们,都不可能是初学佛法不久的人。佛世初学佛法而证得大乘贤位第七住般若根本智的阿罗汉们,也都不是修学佛法短短数劫的新学菩萨,而是已经修学大乘佛法很多劫的菩萨了!只是由于胎昧及尚无福德或因缘证悟般若(无生法忍)罢了!当他们悟入般若的因缘成熟了,感得佛陀降生人间而初转法轮时,当然都会先亲证阿罗汉果, | 三摩地 2019-06-25 |
![]() |
意根在大乘佛法里又叫第七识末那识。六识中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六识能见闻觉知却不做主,处处做主的是意根。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 | admin 2019-04-24 |
![]() |
世俗谛的二乘法就已经是背俗的了,更何况大乘佛法的甚深般若妙义,当知更加背俗,更不是世间人意识思惟所能了知的;所以,佛门内外真悟者少、错悟者多是古今不变的定律;所以现代佛教界的大师与诸学人,对极为粗浅的二乘菩提的断我见的智慧境界尚且都已经误会了,都落在意识心上而自以为已经证得解脱境界;若是胜妙于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那就更没有修证的可能了;更何 | admin 2019-04-24 |
![]() |
大乘佛法之证悟般若,绝对不许外于大乘圣典法教;若有人外于大乘圣教之开示,言其所悟“虽异于教门,然亦是大乘证悟”,当知其人即是佛门中之外道,所悟必定已经异于宗门之悟,同于常见外道法,然不能自觉而误以为悟。所以者何?谓宗不离教、教不离宗:先有宗门之证悟然后有所说法而集为经,或造诸论,即是圣教;故依圣教所说而悟入者,必定同于宗门所悟;故宗 | admin 2019-03-04 |
![]() |
而萧平实导师,弘扬的正是玄奘大师的大乘佛法----如来藏----第一义谛正法;试看,萧平实导师的百余本著作《真实如来藏》、《心经宗通》、《禅-悟前与悟后》、《禅净圆融》等等,无一不是依着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唯一的真实法而说。 大乘经典中也处处说八识,如《入楞伽经》卷8: “复次,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 | admin 2019-02-14 |
![]() |
从初地开始才算是修道位,七住位是般若正观现前——明心而证得心真如,但见地仍未满足,还得要把见地修证满足(具足后得无分别智)之后才算是进入初地;要从初地的入地心开始继续修学十度波罗蜜,这时才算是大乘佛法中真正的修道。由此可知三乘佛法的修证,特别是佛菩提道,必定都有次第性;例如从七住位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初地入地心开始内门广修十度波罗蜜,这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空相 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包括声闻解脱道,以及佛法─世出世间无上法的大乘佛法─都叫作空相,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一切法的空相。(节录自平实导师著《胜鬘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1月初版二刷,页55-56。)外道误认的空性 有一 | admin 2018-12-27 |
![]() |
)如来藏又名涅槃本际 第八识如来藏又名入胎识、住胎识、取阴俱识、有分识、穷生死蕴、正住者、如、涅槃本际,在我们大乘佛法中,叫作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心、所知依、真如、如来藏……等很多名称;在大乘“阿含”(阿含亦名阿笈摩,原意为成佛之道)中,也就是《杂阿含经》的《央掘魔罗经》中,则说祂叫作“如来藏”。(节录自平 | admin 2018-12-27 |
![]() |
这是八识论的中观见,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中观,却已被达赖五世消灭而不复存在了。他空见的八识论中观是主张意根与意识并行存在的,当意识中断时意根仍然存在,因此不同意应成派与自续派所说意根为意识的种子。由于觉囊巴主张佛法的修行应实证如来藏真我,有真我不空,而他法蕴处界都空;这与四大派落入意识境界中的说法不同,让四大派法王们无法应对而觉得很难堪,所以黄教首领 | admin 2018-12-27 |
![]() |
他于《我之宗教观》:“意根也是这样,源于过去的认识,过去了,消失了,却转化为潜在于内的「细意识」在大乘佛法中,更分别为末那识与阿赖耶识。过去意识(总括六识)所转化的,统一的,微细潜在的意根,在「人心」的了解中,极为重要!「人心」,不只是一般的五识与意识而已。”(p154)印顺法师就是《八识规矩颂》所说:「愚者难分识与根」。也可从此知道,印顺法师 | admin 2018-12-27 |
![]() |
大乘佛法的修行极漫长,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丶十住丶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地圆满佛道的修证。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 | admin 2018-12-27 |
![]() |
因为左道密法的修习,稀奇古怪、荒诞不经,是污秽行淫的邪道,本与大乘佛法不能相容,但阿底峡却很巧妙的用佛法的名相来包装淫秽的左道密法,给藏地密教披上大乘佛教的外衣。 12~13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面对密教化的佛教,这个对性很严格的宗教信仰群体,决定摧毁“佛教”,那烂陀寺和超戒寺被彻底毁灭,从此佛教在印度几乎灭亡。可谓:“密教兴、佛教亡 | 三摩地 2018-08-16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admin 2018-08-16 |
![]() |
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三摩地 2018-08-10 |
![]() |
除了声闻乘的一切智,缘觉辟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他还想要求取佛陀的佛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并且因为愍念无量的众生,所以想要利益人天,度脱一切的有情,像这样求取无上菩提的众生,就称为求取大乘佛法的菩萨。也就是说,菩萨除了为自己求得解脱之外,还想要求得无上的佛菩提智,并且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这就像是“大白牛车”一般 | admin 2018-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