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一切有情众生本自平等具有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如来藏心他虽然含藏有烦恼种子,但是却不妨碍他的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他也具备有无量无数的微妙功德,所以能够出生万法,而在一切万法的上面显现出他的真如体性,而与一切万法不一不异。每一位有情众 | admin 2020-02-19 |
![]() |
北传之大乘佛法更不应于大乘菩提中分宗立派,大乘菩提函盖二果故:一者、通教之解脱果,二者、别教之佛菩提果。理虽如是,然自古以来仍常见有分宗、分派的事相出现;举要言之,譬如分为天台宗、俱舍宗、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唯识宗等,将原本整体性之佛法分宗、分派而割裂成东一块、西一块,导致完整的佛法被切割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真是令人扼腕、 | admin 2020-02-18 |
![]() |
由是缘故,一切学佛人不论修学的是南传佛法(解脱道)或北传佛法中的二乘阿含解脱道,乃至北传的大乘佛法,都必须确实理解五阴的内容,要了解五阴─特别是意识─都只能存在一世,不能去到后世,确实是有生有灭之法;并且还要信受有贯通三世的本住法第八识涅槃本际存在,我见才有可能确实断除。如若不然,则我见难断;若始终断不了认取识阴是常住法的邪见,则二乘解脱道的初果尚 | admin 2020-02-18 |
![]() |
他于《我之宗教观》:意根也是这样,源于过去的认识,过去了,消失了,却转化为潜在于内的「细意识」在大乘佛法中,更分别为末那识与阿赖耶识。过去意识(总括六识)所转化的,统一的,微细潜在的意根,在「人心」的了解中,极为重要!「人心」,不只是一般的五识与意识而已。(p154)印顺法师就是《八识规矩颂》所说:「愚者难分识与根」。也可从此知道,印顺法师是六识论的支持 | admin 2020-02-18 |
![]() |
大乘佛法的修行极漫长,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丶十住丶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地圆满佛道的修证。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 | admin 2020-02-18 |
![]() |
依这一心而说一切心----一切众生心----所含摄的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就把大乘佛法的真正义理显现出来了。所以马鸣菩萨说这个有法的第八识心体,就是一切众生心;又说这个众生心摄尽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又说依此第八识心就能够显示出大乘佛法的真实义理。因为依着心真如这一种法相,就可以显示出大乘法的本体所在。换一句话说,大乘法的本体就是依于心真如----一切众生心----所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却又归结于第八识如来藏,或称阿赖耶识,因为前面七个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法所能运用的、每天都在受用领纳的一切法,统统是由这八识心王辗转而出生的。八识心王在一切法中最殊胜,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您能够把这个颂记住,并且如实地了解,对于大乘佛法,你就能够大概知道一个架构了。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却又归结于第八识如来藏,或称阿赖耶识,因为前面七个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法所能运用的、每天都在受用领纳的一切法,统统是由这八识心王辗转而出生的。八识心王在一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本来真实自有,所显现于外的蕴处界分别是他空,不是真实的自我;也就是依本体如来藏而说为真实自我,五蕴等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性空,这就是觉囊派所弘传的他空见中观,完全符合大乘佛法的真实义。觉囊派于两位祖师笃补巴以及多罗那他时期,在西藏曾经盛极一时,可惜后来被达赖五世利用政治势力彻底消灭。......《大庄严论经》卷6开示说:世尊唯说三归,不说四归。(《大庄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修行的目标约略来讲,我们就可以分成两大目标:从事相上来看的话,我们说在佛教里面有所谓的三乘佛教,前面的两个就是所谓的声闻跟缘觉,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二乘的佛法,那么第三个就是所谓的大乘佛法。在二乘佛法里面讲的,主要是如何能解脱于烦恼;也就是说,佛在二乘佛法里面告诉我们说:烦恼它的根本是什么?它的来源是什么?它的表现是什么?它的样貌是什么?以及我们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成佛的正理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义理,也是修学唯一佛乘的正法;这当中包含了实相般若智慧〔编案:总相智、别相智。〕,以及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编案:道种智、一切种智。〕,这就是佛世尊在第二转及第三转法轮所教授的成佛之法。所以,成佛之道必须具足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并不是单修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解脱道就可以说它是成佛之道 | admin 2020-02-18 |
![]() |
由于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胸襟,深受民间喜爱,因此就有句俗谚流传: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等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唐代以来诗词书画中就可以看到这个迹象,譬如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苏东坡,他们的诗词中禅趣盎然,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学。世尊以禅作为宗门的 | admin 2020-02-18 |
![]() |
由此可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位对大乘佛法有相当研究的菩萨。接着我们要说这八个心的现行,以及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 | admin 2020-02-18 |
![]() |
举凡时间闲暇的足缺、性障伏断的多寡、良师善友缘的具欠、恶友邪师的离近、情执牵绊的多少、对因果正理信受的深浅、事障性障影响的差别…等,皆是修学大乘佛法见道该有的福德因缘。因此,您所举的例子属事障的范围,然而事障亦能障碍佛道的成就,但是性障、恶友、邪见…等的阻碍更甚于事障,因为佛道的修证乃是以大乘心地法门为主,多在心地下功夫;世俗人则多以财 | admin 2020-02-18 |
![]() |
那什么是真实的佛法,佛法可以皮、肉、筋、骨、髓为喻(后三者才是真实佛法):一者:如不皈依三宝而言修学佛法之外道者,空有佛法名相;或不修三乘菩提,专修人天善法之人间菩萨;或不信受大乘佛法之声闻、缘觉行者或藏密六识论,应成中观之行者,此等皆名佛法之表皮。二者:信受大乘,认可如来藏法(真心、本际、真如、实相、空性、有分识、穷生死蕴),且已皈依三宝,受持律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祂必须先把比较简单的二乘法拿出来说,因为二乘法只要一辈子努力去做就可以修成,但是大乘佛法,他必须走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佛为了要让大家信受祂所说的法的缘故,必须把二乘法先提出来说。那当祂把二乘法提出来讲的时候,这些外道他听了佛所说的法以后,他可以实证;因为他可以实证的关系,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这个法,确实是真实的,是可以亲证的,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 | admin 2020-02-18 |
![]() |
再来说,如果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他的第八识,除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以外——八地以上的菩萨祂的第八识就不能称作阿赖耶识,祂能称作异熟识——八地以下的菩萨的第八识都称作阿赖耶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七地以下的菩萨还有三果以下的菩萨以及凡夫众生的第八识,都叫作阿赖耶识。接下来说什么叫异熟识。异熟识就是有异熟性,因为这个识里面含有异熟性。那异熟 | admin 2020-02-18 |
![]() |
由这个缘故,证悟如来藏者能真实了知般若诸经的意旨,也能渐渐深入进修唯识种智中的胜妙不可思议的无上佛法,心中极为踏实的了知,自己真的进入大乘佛法了,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可知也可亲证的,除非还没有悟入真正的佛法,还在外门修学。所以学佛的您,是应该信受可知可证的法,还是信受不可知的臆想之法呢?相信您一定能有智慧来抉择。 这位女众否定了佛说可知也可证的业果 | admin 2020-02-18 |
![]() |
各位菩萨!以上这则佛典故事内容,看起来好像容易修学、容易了解,但是从学习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真的只是讲述人身难得今已得的教义而已吗?若是对于初机学佛人,或许仅能以劝善学佛的教导来看待这则佛典故事。实际上,我们再带领诸位菩萨,对于佛教真实义理更深一层思惟探讨。想想看,当盲龟在大海中漂浮、寻寻觅觅,不就像今日许多普罗大众,在找寻真正能够成佛之道的真实义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说临济禅宗之开悟,乃是修学大乘佛法,一切宗派行者之首要目标;所以舍此破参开悟的亲证,则不能真入佛教内门修学佛法,一切佛教法师所言,若非佛教正法正理者,我们都应当摒弃之。所以《楞伽经》当中,佛也曾作这样子的开示:我诸弟子应如是自行,身自不随恶知识,亦当劝人勿随恶知识。所以我们身为三宝弟子,则当依从佛语如是自行,亦当勉励他人如是同行,共为众生之证悟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