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四禅第四天无想天是由证得四禅的外道所入,因外道他不知道色界天身是不能常住的,所以他就依止于以为色界天身能够不灭的身见来灭了觉知,觉知灭了意识心就灭了,所以意识心灭了、觉知灭了就入了无想定。而舍报以后就会入无想天,无想天的果报就是没有意识。因为当初修无想定的时候就是把意识灭了,所以生于无想天中的天人是没有意识的。色究竟天以上复有四天:外道修定之人若证 三摩地

2018-07-22

断戒禁取见,是指对于外道所施设戒法及禁忌,及所取种种法,皆能了知其为妄想所设,由此不能得解脱。断三缚结,即成初果,名须陀洹。2.初果由三缚结永断之见地上进修,努力除断五欲(一般指色、声、香、味、触,也指财、色、名、食、睡)之贪爱,虽犹不能即断,而能使令五欲之贪爱转为淡薄,不复转盛,如是名为斯陀含,成二果圣人,是名薄地,薄贪瞋痴。3.三果所断五下分结者, 三摩地

2018-07-22

同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成就佛道的时候,也有外道质疑:释迦牟尼佛!你如何可以说是成就佛道呢?在《阿含经》中有一部《梵动经》,《梵动经》里叙说,在当时古印度有沙门、婆罗门,修学四禅八定,乃至五神通,他们可以看到自己在前一世,再往前推,一直推,可以推到多劫之前,跟很多众生一起生、一起死,常常聚会在一起;这个沙门、婆罗门,就产生一种邪见,就 三摩地

2018-07-22

复令参遍行外道。〔二十参〕,善财承教,至都萨罗城,参遍行外道。为说至一切处菩萨行已。乃云:如诸菩萨,身与一切众生数等,乃至以无我智,周遍照耀,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鬻香长者。〔二十一参〕,善财承教,至广大国,参鬻(音育,卖也)香长者,名优钵罗华。为说调和一切香法已,乃云:如诸菩萨远离一切诸恶习气,不染世欲,断烦恼等,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说其功德。复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于小乘经典中,就已经明说有三乘法,所谓的三乘法并非是少数的凡夫法师以为菩萨因缘就是不断地于三界中出生,不舍于三界,不舍于众生,这样继续方便度化众生就是菩萨法道,而其并无有别于二乘菩提之法,如是观念就是外道印顺凡夫以为的「无有真实的菩萨法」可说,这样的错谬!以为离开了「不断地出生于三界」,这样就是大乘佛法,以为如是之外,无有其它诸法可说可道,以为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乘经典之中,即使是外道,即使是想杀佛之人,即使是大力鬼王,即使是示现姣好身相以欲勾牵众生者,许多人都可能是不可思议的大菩萨,因此这些大菩萨修行的行径都是和二乘人所执取的修行正道大相径庭,或说是表相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既然和二乘声闻行事风格在在不同,请问二乘人如何理解,如何叙说此中真义呢?12.所以总上所说,对于大乘法义所说之真正佛、法、僧都无法出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亦如是,后说之法究竟于先说之法,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诸法是母,是根本;除去母法,则余般若法空及二乘我空等法,皆无所附丽,同于外道断灭论者。故不应因自身未能证得如来藏,便学一神教学者之思想,否定佛晚期及于诸天所说诸如来藏系唯识经典。若予否定,佛教不久即灭,沦为哲学或日本道元禅学流类。则月光菩萨尚未出世,佛法已先灭尽矣!吾人因此获罪,为大为小?未来无量 三摩地

2018-07-22

      小乘因果轮回之说以「因果互生」而流转,如果此说成理,则「因」与「果」到底其中是谁可以接续承接其中业因实际而到未来世?此业种今生或可存之,然未来生之业种何处可以存之?有些业种尚且必须过百千万劫而后实现,于此中间,业种都不为流转轮回众生之五蕴所知,乃至和合生起;离此五蕴而存在又实际不灭,又可储存业种的,必有其体,真不 三摩地

2018-07-22

外道的实体论,也提到了实相,不过其所谓的实相,都是架构于不可知的冥性,因为不可知,所以也不可证,这些佛陀时代的许多外道根本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实相存在,不过因为这世间实在是有太多凡夫不可以解释的神奇之处,因此可以归之于「不可知」,由是不可知,当然无有下手之处,只能够相信这「不可知」,因此这就是「迷信」,因为没有的方法来知道,这样的理论是否为真实 三摩地

2018-07-22

精进的功能义理就是要断除恶业、修集善业,而明心亲证如来藏之功德,正是大善业,不单能够令人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解脱的功德;同时能够令人生起般若实相智慧,非凡夫、声闻罗汉所能够了知和想像,依止此般若实相智慧可进修而成就佛道;也能够依于亲证如来藏的智慧而救度众生一起修行此大乘胜妙法,住持佛陀之而不被佛门凡夫、外道所破坏,由是之故,必须精进求证如来藏之明心功 三摩地

2018-07-22

佛子以具足定力故,而与慧根相应,起于慧力,能知他心——知三界九地一切有情众生、其心所住境界,是名知他心智,一切外道、凡夫、二乘无学,皆所不知,是名慧力。如是依大乘菩萨而略说五根、五力。七觉支——又名七等觉支、七觉分、七菩提分,谓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支。此七觉支乃佛子修学佛法过程中之用功方法,佛子当以此自验。念觉支谓佛 三摩地

2018-07-22

共说外道所立五种因缘。五因缘者。如彼偈说。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思择此五处。分成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这两种说法的微妙差别在于——锡兰《》以第一次结集既确立为上座部,而百年后的大众部是新起另立的一支;中文文献记载却是第一次结集百余年后分化而成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换句话说,自第一次结集而后的百余年中,佛教并不存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接着,当有人(不论他是佛门中的大师,或者是外道的大师)施设错误的戒禁,禁制你说:“你必须要依照我的规定,每天得泡水三个小时才可以解脱。”你一听就知道他这个戒禁是胡乱施设的,因为泡水不能断我见与我执,当然不得解脱,泡到皮肤烂了也没有作用。有人告诉你说:“你要每天行善,欢喜的行善,终其一生都不休止,快快乐乐、欢欢喜喜不断的行善,你就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上面这些疑惑,我曾经请问了许多的外道,但是都得不到要领,直到听闻了世尊的教导才明了。这个疑惑已经困扰我很久了,就像一支箭插在我的身上一样令我不安;今天,世尊已经为我拔除了这支疑惑之箭。最后天帝释在佛陀面前说:我今天已经证得了初果,希望也能很快的证得三果阿那含。而同行的诸天众,也有许多像天帝释一样远离尘垢,得法眼净,证得了初果。我们由上面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类是佛所破斥的「我」--常见外道的我佛门错悟凡夫的我,譬如:有大禅师说:「什么法都不要执着,把一切都放下,放下了,你就可以开悟。」当您把一切都放下了,您开悟了没有啊?没有啊!三界中最能放下的人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了,可是阿罗汉和辟支佛悟了没有啊?没有。那些错悟的人被「我」所繫缚了,并不是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执着就是开悟了,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觉 三摩地

2018-07-22

更可笑的是,这些推翻《心经》说法的法师、居士们每天早上都还课诵《心经》,这不是很奇怪、很颠倒吗?可是他们都没有警觉到,反而将宣说《心经》真实内涵的真善知识说之为邪魔外道,其法义有毒!其心颠倒无以复加,真的让人感慨万千!既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乃至有人误解《心经》所说的真实义,今天刚好藉这个机会来说明:《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弟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外道亦言得离生死,永恒不灭,而实未解出世间智。世间智者举凡资生护生、严持五戒、修十善业、证知四禅八定等,皆名世间智;及与外道所言涅槃及其衍论,悉名世间智。藏密四大派古今诸祖所言涅槃心,悉堕五现涅槃之中,佛于《楞严经》中说为外道;不论其定境及神通境如何高强微妙,悉名世间智,不离三界有为生死法故。出世间智者广有多种,略说有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那些错悟的人,还是被我所系缚了,不是我们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去执着,那我们就是可以开悟了,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个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的时候,我们就悟不了大乘菩提;觉知心的我见没有断除的时候,我们就被我见所系缚;觉知心就是我,觉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见外道我。大家想想看,这个意识觉知心,有没有被归纳在五蕴里面呢?当然有啊!他还是包含在五蕴中里面的识蕴 三摩地

2018-07-22

假设我们自己有过失,我们过去的【不贤】,让众生有所警惕那也是很好的!在佛世的时候也有【逆行菩萨】,他们犯错了乃至犯很严重的过失,因此惨遭恶报或现世报,那大家就会有所警惕!从此当个乖宝宝!在佛世的时候,佛陀制戒也是因为发生了很多事情才制定那些戒律,每发生了一件不如法的事情就制定一条戒律,所以声闻戒中比丘戒假设有250条,比丘尼戒假设有三百多条,那就代表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