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摩地或是三昧,大致上可以分成:一、世间三昧,二、出世间三昧,三、世出世间三昧,这三个层面来作说明。第一、世间三昧:一般是指四禅八定的修证,是佛弟子所修,但也通于外道修。在四禅八定的修证过程中,意识所缘的定境法尘是没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符号等,是无相的;甚至 三摩地

2018-07-22

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 三摩地

2018-07-22

利益众生以后,那世间福很大,佛在《优婆塞戒经》讲过了:你买个包子布施给一条狗,来世还得百倍报;布施给破戒人,来世还得千倍之报;布施给一个外道的离欲者,那可就是百万报。如果是佛法中不破戒的人,你布施了一家持戒很清净的寺庙里的向道师父,来世可得千亿报。那你想想看,这福德真的很大嘛!如果你去布施给初果以上的圣者,那可是无量报。你把这一生实现的那一部分足够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其心 三摩地

2018-07-22

尤其像某个附佛法外道,以古代邪师所编纂的《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作为教材,号称是引用佛经以及诸大菩萨的论典所编辑而成的;但是他们否定了佛菩提的核心第八识如来藏是真实法,那么他们所说的菩提以及菩提心,早就已经成为空无实义的戏论了。他们的作为都是要把学佛人转入欲界五欲法当中,让人永远在三界火宅之中流转的邪法。古德有说:“邪人说正法,正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借着一世又一世的三归依,并从外相上去了解佛法僧的意涵,终于有一世所修的信心具足了,让这一位菩萨心得决定,发起了成就佛菩提道的心念,然后就进入初住位;所以清净三归依的福,就使得菩萨可以进一步向亲证佛菩提道迈进,而不是退回外道法之中。第一世进入初住位,又称为初发心住,因为已经住于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了;此后虽然每一世都有隔阴之迷,但一遇到佛法以后,发 三摩地

2018-07-22

然六卷第二十六曰:『月称胜比丘,广集中论义,唯增上信解空性之正见,最为希有』!于此待研讨者:一、如月称意,龙猛之外,有否胜于龙猛──二地以上,等于龙猛──初地,近于龙猛──地前加行之菩萨,亦曾能造论显扬六地以上菩萨所见之诸法真实性者?若有、则不应言:『若离于本论,余论无此法』;若无、则龙猛外诸圣贤论皆应废弃!二、佛及初地以上或六地以上菩萨能证说真实 admin

2018-07-22

晚年于南印度功卡那(梵Koṅkaṇa)大破外道,入莫奴畔葛山(梵Manubhaṅga)修密道,后入寂。著作除上述外,另有西藏大藏经所收录之《六支瑜伽注》、《金刚萨埵成就法》、《入中观慧》等约十部。(东北帝国大学西藏大藏经总目录、般若思想史、L.A.Waddell:TheBuddhismofTibet;E.Obermiller:HistoryofBuddhismbyBu-ston;Th.Scherbatsky:TheConceptionofBuddhistNirva^N!a;N.D admin

2018-07-22

这部邪论在中国民国时期,刚翻译过来,就被太虚大师批判的体无完肤!现在却到处有佛弟子不明真相,而盲目信受!喇嘛教正是在曲解佛法的基础上,将密教的喝酒吃肉、男女双修等等外道法当作佛法来修行的!佛弟子不可不慎!他发挥了中观无自性学说,反对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不同意立自证分。承认有离心的名言外境,但认为无论是世俗谛、胜义谛外境都无自性,反对清辨的世俗谛有自 admin

2018-07-22

基本上来说,民间烧纸钱的习俗可能是源于古印度时代的事火外道,他们烧种种的物品,想要以此来供养他所谓的火神;因此烧纸钱以及火供之类的作法是很类似,就是这样延续下来而流传于民间之间成为一种习俗。有的宗教它专门是收集各种的习俗,统摄到它的宗教当中而吸收而沿用之;例如天竺的密宗外道,他们就是沿用这个习俗。所以这类烧纸钱的思想起源,其实这样去推究的话,是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破彼执示现入胎……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这里面对于菩萨的种种示现,有作了一些开示,包括为了破除诸天人,计著寿命长久,而示现舍天寿之后降神人间入于母胎,让诸天人知道生命无常,寿命实非久远常住,应该心离放逸,依止菩萨赶快精进修学;同时也示现非常艰难的苦行,而摄受那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自己所学的"佛法"经不起别人的考验,经不起别人的法义辨正,而自己闭车造车、一厢情愿的去“学佛”,那岂能有所长进呢?有人说:“不要作法义辨正,佛教就可以呈现一片祥和之气,不是更好吗?”如果为了维持祥和之气,就不破邪显正,就让众生祥和的修学邪法邪见,走入歧路;让佛教祥和的转变成外道法,如此则佛法失去了三乘菩提的真义,如此而失去了亲 三摩地

2018-07-22

然此诽谤者,乃谓诽谤出家二众之身口意行;平实出道多年,不会作此诽谤,绝口不提比丘二众之三业,何来诽谤之说,显系强加之罪也!设使平实确曾对出家众有所诽谤,若自身确实有犯者,理当自省,岂应公开指责对方?何况平实未曾有根诽谤出家众,无根诽谤更无论矣!如是罗织他人入罪,意欲何为?若比丘二众说法无误,平实唯有随喜、护持及赞叹,何敢诽谤?若比丘二众说法乖谬、误 三摩地

2018-07-22

一 世尊不承认外道法比丘是佛弟子。然后来世诸学四辈。闻菩萨法知之为快。不能讽诵抱着心怀。喜杂句说。不志深妙空法之义。闻至深慧亘然无际。又兴所习以为第一。有闻大道谓不绪听。欲得易解说其罪福。攀缘称说倚俗神仙世典杂言。谓之至妙咸共学听。欢喜无量以自忻庆。荷宿功福闻讲深法反复解义。名言复重而不可知。便睡眠寐或卧不听。正法灭尽皆由是矣《贤劫经》舍利弗, 三摩地

2018-07-22

如彼外道旃陀罗辈毕竟不入二生众中。汝亦如是。是正法外旃陀罗也。汝小蚊蚋默然无声。(原标题:央掘魔罗经卷第一) 三摩地

2018-07-22

染诸外道不正之说以宿习故今犹不舍。彼诸众生亦复如是。久习无我隐覆之教。如彼凡愚染诸邪说。去来现在不解密教。闻如来藏不生信乐非余众生。若人过去曾值诸佛。供养奉事闻如来藏。于弹指顷蹔得听受。缘是善业诸根纯熟。所生殊胜富贵自在。是诸众生今犹纯熟。所生殊胜富贵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诸佛蹔得听闻如来藏故。于未来世闻如来藏。当复信乐如说修行。诸根纯熟富贵自在。色力 三摩地

2018-07-22

汝欲闻世间建立外道因不。当为汝说。文殊师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文殊师利。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名拘孙陀跋陀罗。出兴于世在此城中。时彼世界无诸沙砾。无外道名唯一大乘。彼诸众生一向快乐。尔时如来久住于世乃般涅槃。般涅槃后正法久住。法欲灭时持戒者减。非法者增。有一阿兰若比丘名曰佛慧。有一善人施无价衣。比丘愍彼即为受之。比丘受已示诸猎师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 三摩地

2018-07-22

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经中说这时大梵天王就起身合掌,恭敬地请求观世音菩萨开示这广大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形貌状相。陀罗尼如果就只是咒语文字,怎么会有形 三摩地

2018-07-22

也有的人认为,这是现代许多的寺院已经不单纯清净的修行,因为这些寺院他们混杂举办了种种的很多外道法在当中,举办了很多的所谓的改运、制煞乃至消灾祈福、点光明灯、安太岁种种这些神道教的种种的仪轨。这也就是说,这些寺院已经不是在修行的道场而是在做买卖了,而是以举办这些收钱买卖为主的道场,因此这些人甚至有的常常跟那些鬼神来通灵打交道,这样的寺院已经是与神道教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