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在佛门有法师、居士们主张有念灵知心就是真心,或者主张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那都是不正确的说法,佛说那是常见外道法,不是佛法。接下来谈不增不减:真心从本以来没有增加过,未来也不会减少,能够符合这个体性,也只有空性心了。为什么呢?因为诸法空相从来有增、有减。譬如定力与意识心相应,如果透过打坐的方式将意识心专注于一境,这时定力增加了;于下座时,因为有 admin

2020-02-18

你一定很清楚知道,这些法师、居士们说法与佛颠倒,不仅错得离谱,而且还误导众生走向常见外道中。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就是佛在经中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如来藏。既然有所怀疑,当然要解释清楚,以免质问者自己没有弄清楚经中所说的真实理,却来质问提出正确说法的人颠倒,那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佛在《央掘魔罗经》卷4曾开示:复次,文 admin

2020-02-18

由于他们不相信经中开示真心清净,所以不承认真心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一切都是性空唯名,成为佛所说的断见外道;可是他们怕被别人评论为断见外道,反执意识心为常,认为意识心是一切染净法之根本,所以成为佛所说的常见外道,具足常见与断见二见。第二个重点,心王菩萨说:真心的体性是没有间杂,衪言语道断,本身离见闻觉知,名非有;却藉种种缘出生有见闻觉知的七转 admin

2020-02-18

菩萨在十行位,一者、开始荷担如来家业,出来摧邪显正及救护众生,避免众生被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被邪淫外道所误导;二者、于十行位快圆满时,观察七识心的现行与微细的心行,渐渐伏除所知障所相应的异生性,成就阳焰观,因而圆满十行位转入十回向位中。转入十回向位继续圆满五件事,最后得以转入初地修行。哪五件事?一者、福德。也就是继续摧邪显正及救护众生,使得心渐渐 admin

2020-02-18

)的烦恼断了,都不贪著了,也只是外道法中的圣人,如同外教的德蕾沙修女一般,只是断我所烦恼而已,我见烦恼还是没有断,不但证不了初果,尚且不是二乘菩提道中的凡夫,只是一般的无明烦恼外道众生,仍然要在三界中不停地轮转生死。如果是单把我所烦恼、我见、我执烦恼断了,但是不能明心,就如阿罗汉一样,还是不知实相心是什么,不能成为实义菩萨,也永远不能成佛。......当 admin

2020-02-18

所以,意识虽然是虚妄法,是我见中的我,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但是修学佛法却也离不开意识,要用我们的觉知心来修学佛法,来体验自己的虚妄,来证得无我性,来证得实相法界。第六识的意识有这个功能差别,有这个体性,所以说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与什么相应呢?与意识相应;五遍行与此意识心相应,也是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是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 admin

2020-02-18

接着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 admin

2020-02-18

因为在阿含四大部经典中已经说:灭尽定中的倶解脱阿罗汉们,或是无想定中的外道与凡夫,虽然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意识也断灭而无见闻觉知,看起来似乎是死亡了,但是因为还有命根,故不等于死亡,只是入了甚深定中而已。由阿含所说的灭尽定及无想定中仍有命根,而说识、寿、暖三法仍然继续存在,可是那时的识阴已经全部灭尽了,连意识心都已经不存在了,却仍然不会死亡,而仍然 admin

2020-02-18

当时仙尼外道获得允许出家以后,独自一人在安静处所专修不放逸行,住于佛所说的这些法义中深入思惟。这就是名门望族中的男子们剃除须发,以真正清净信,不乐在家,出家学道,修行梵行,不久之后他看见了出离三界生死的法性,自己清楚地知道已经证得了我的未来生已经终尽,清净行已经建立,为解脱生死所应该作的事,都已经作完了,自己心中已经知道不会再有后有,已经证得阿罗汉 admin

2020-02-18

事实上,世界上有种种错误的外道知见,我们都可以把它概括为六十二种外道见,这些外道见都是以身见为本,身见就是说对真我跟假我他没办法正确的认知,因此落入虚妄想之中,这个也就是圣教中开示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也就是说,如果在因地的时候,把假我当作真实我来修行,想要以这样的知见来成就果地无上正等正觉,那他的修行过程就会很曲折,会走很多的冤枉路。有关这一部分 admin

2020-02-18

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摩地或是三昧,大致上可以分成:一、世间三昧,二、出世间三昧,三、世出世间三昧,这三个层面来作说明。第一、世间三昧:一般是指四禅八定的修证,是佛弟子所修,但也通于外道修。在四禅八定的修证过程中,意识所缘的定境法尘是没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符号等,是无相的;甚至 admin

2020-02-18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admin

2020-02-18

同样的,在人间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也是一样,以这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死人的状态,以为是入涅槃,然而实际上同样是无想定。世尊开示说,在此无想定中,仍然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所以身不烂坏;因此说无想定中仍然有七、八二识存在。然而这种无想定的境界,仍然不是涅槃境界,因为在入定三个月、五个月以后,仍将因为忽然生起一念,想要了知色身坏了没有,而再度现起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对于欲界身及欲界心的虚幻不能证解,因此而执着欲界中的色身为常不坏我,或者是执着欲界中的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这个见闻觉知心可在死后重新去受生,以为未来世的与这一世仍然是同一个见闻觉知心,这就是欲界有情的身见、我见,也是常见外道所主张的常不坏我。总而言之,一切的邪见都是依于这个我见而起惑造业,因而导致无量无边的生死轮回。第二种是边见。边 admin

2020-02-18

此八大随烦恼是与七识心相应的,一切凡夫、外道、二乘人均不能免之。各位菩萨,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二十随烦恼我们无法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明,留待《正觉总持咒》专书出版,书中我们将详述百法明门的内涵,敬请菩萨们期待。------《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2-18

外道以及未悟得三乘菩提之一切佛门凡夫,顶多只能不起身之恶业,而无法制止口、意之恶业,这都是由于未能与择灭无为相应的缘故。以上所介绍的是择灭无为。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第三种:非择灭无为。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 admin

2020-02-18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admin

2020-02-18

外道以及未悟得三乘菩提之一切佛门凡夫,顶多只能不起身之恶业,而无法制止口、意之恶业,这都是由于未能与择灭无为相应的缘故。以上所介绍的是择灭无为。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 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2-18

所以,意识虽然是虚妄法,是我见中的我,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但是修学佛法却也离不开意识,要用我们的觉知心来修学佛法,来体验自己的虚妄,来证得无我性,来证得实相法界。第六识的意识有这个功能差别,有这个体性,所以说“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与什么相应呢?与意识相应;五遍行与此意识心相应,也是与阿赖耶识相应。但是六个根本烦恼&mda admin

2020-02-18

如果错把观想当作最后结果,误以为观想自身为何人,自己便可以变成何人,误以为观想心中出现广大天色身,便是已经成就广大天色身,那都只是脑海中所显现的影像而已,不是事实!学佛人千万不可以为:观想完成之后,这些神识会转变成阿弥陀佛!千万要小心!以免戕害自己和众生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一》 <第091集观行、观想> 刘正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